“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现在农村人尤其是青年也显得少了,农村少子化严重。说直白点,就是缺人。年轻的、有点本事的,都出去了,留下的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以前的农村孩童满街跑的情况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孤零零的老房。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当年最初的外出务工的一代人,现在也渐渐走进了夕阳红。那一批每家都有六七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也都已经成家立业,甚至已经结婚生子。他们年轻时候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在已经实现了。而这些年过去了,他们也从当打之年渐渐到了知天命的岁数。农村有老话说“五十不治财,六十不治棺”,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养老做一些打算。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在农村,虽然新兴起的养老模式不少,养老院也建起来了,不过传统观念里的养儿防老依旧是占了主导。毕竟自己一辈子有子女那么多,养老需要照料,也是当子女应尽的责任嘛。尤其是在农村,如果谁家的子女说不愿意赡养老人,那是真的要落下一个不孝的名声。但是孩子多也有孩子多的苦恼,去谁家养老呢?于是“按月轮饭”养老也成了农村的普遍现象。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按月轮饭”养老,根源还是来自“养儿防老”。其实即便是现在的农村老人,也是愿意自己做饭自己生活的,不愿意麻烦子女,他们觉得虽然自己老了,但是也不至于去惹人嫌,还不如自己过得舒坦点。可身体好的时候还说得过去,如果岁数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了,老人的好心就只能是好心了,还得子女来照料。对孩子多的大家庭来讲,“平均”养老最公平,“按月轮饭”养老也就应运而生了。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相对来讲,儿子管的多一些,像是日常起居,吃饭穿衣等等,作为女儿多是串串门,帮忙做顿饭。如果出现老人生病的情况,就轮流照顾,医药费平摊。不过,毕竟子女也都各有家庭,有些子女因为生活压力,会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到家庭中去,给老人脸色看。有了摩擦,老人就需要在几个孩子的家庭中做出选择,甚至来回搬家,搬上一回两回,老人会觉得有点新鲜感,可时候久了,难免会有一种“过客”“想家”的感觉。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和“按月轮饭”养老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分别”养老,就是老两口两个人,被两个子女或者多个子女分别“养老”。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但在一些地方却很流行。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趁着很多的老人身体还硬朗,子女就想把父母接到自己家久住。可一对子女或者多个子女,就一对父母,咋办呢?于是“平分”一下吧,父亲跟着老大,母亲跟着老二,硬是把好好的老两口给拆散了,伤了多少父母的心。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可看似公平的处理背后,又有多少子女真的去征询过父母的意见呢?怕是很少。

“按月轮饭”养老,对父母真的公平吗?老人的心里话让人心疼

这种看似公平的“分别”养老,让一些老人说了一句心里话:我的儿女很孝顺,但我更想回家住。伤了多少人的心啊。

虽然农村养老的新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前进,也不断取得进步,养老院、敬老院也建了不少,但今后的三五年里,农村的养老还会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救助为辅。“按月轮饭”养老的市场依旧很大。真的希望老人们的养老真的是能够“老有所养”更应“老有所依”!作为子女,别计较太多的公平,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