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川渝邊界一處奇妙的連環飛地

在漫長的川渝邊界兩側,分佈著許多雙方的飛地,大則半個村,小則一兩分,飛來又飛去,屢見不新鮮。這些通常地圖都不會標註的飛地,要麼有故事、要麼有特點,而在四川安嶽與重慶潼南交界處,傳說中陳摶老祖出生地附近,就有這樣一處奇妙的存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川渝邊界一處奇妙的連環飛地

這塊連環飛地太小,通常上標準地圖都不夠格。底圖來源: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安嶽縣標準標準地圖基礎要素

這塊神奇的飛地在安嶽縣雲峰鄉與潼南區崇龕鎮之間(據宋《輿地紀勝》載,陳摶老祖出生地就在這一地域),位於川渝主邊界重慶一側,行政上隸屬於雲峰鄉凡橋村,是目前安嶽縣第二大飛出地。奇特的是在這塊四川飛入重慶的地塊中,居然還插有一塊重慶的宅基地(屬崇龕鎮橋溝村),更神奇的是,重慶包圍四川這塊飛地的區域,本身又被四川省管轄範圍從北、西、南三面半包圍著。於是形成了,四川省三面包圍著重慶市,重慶市地盤上有四川省,而四川省的飛地中,又含有重慶市這一奇妙的雙重連環飛地的人文地理現象。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川渝邊界一處奇妙的連環飛地

重慶市在四川省飛入重慶市的飛地中的飛出地? 真不好斷句

而在這環環相套的幾重飛地中,居住在最裡面的那戶重慶人家的體驗最為奇妙,可以試想一下,每天清早,這戶重慶人家起床,伸一伸懶腰,環顧一下自家宅基地四周,哇塞,全是四川省的土地耶,眼睛抬高一點,溝對面還有幾戶四川親戚在升煙煮早飯,打哈欠間,自家小白就跑到四川地界上撒尿去了,而再揉一揉眼睛,望遠一點,還好,包裹這片四川省土地的,又是隸屬於重慶潼南的自家生產隊上的承包責任地。當然受地形、視野的限制,這戶人家可能感知不到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外圍來自北、西、南三面的四川省地盤的反包圍,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每天出門即出省的奇特日常生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川渝邊界一處奇妙的連環飛地

雲峰凡林村-崇龕橋溝村 川渝連環飛地及周邊示意圖 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關於這塊奇妙的川渝連環飛地的來龍去脈,故事倒是平淡無奇,大約1953年左右,可能為了修龍橋溝水庫,將原屬於安嶽龍臺區的,龍橋溝周邊土地及農戶(其中就包括那戶奇妙的重慶人家)劃歸潼南縣,於是雲峰鄉凡林村下轄的,這塊原本縣內插花地就突然變成跨縣區了,而後來重慶市的直轄,最終成就了這塊川渝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特連環飛地。

當然,行政界線只是條虛擬線,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這片連環飛地群,無分川渝,地裡種著相同品種的檸檬,當地安嶽與潼南群眾(其實他們很多有親戚關係)快樂、祥和地共同耕耘勞作著,而在這片奇妙的土地南邊約半里,一條直接連接成都天府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的高速公路正熱火朝天修建著,也足以說明川渝的血乳交融吧。

番外:由於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一地區市及以上行政隸屬關糸變動頻繁,可堪稱川渝之最,這片連環飛地生活著的群眾,六十年來籍貫身份的變化,也蠻有趣味的。還是以飛地最中心的那戶奇妙的重慶農戶為假例。

1953年 該戶農戶的第一代和他們溝對面的親戚都是“遂寧人”;

1958年 這戶農戶成為“綿陽人”了,而他們對面的親戚變成了“內江人”;

1976年 這戶農戶及第二代變成了“江津人”;

1981年 這家人又成為了“永川人”;

1983年該戶農戶可以自稱“四川省重慶市”人了,洞門的親戚還是“內江人”;

1997年 本戶人及第三代成為“直轄市重慶人”;老親戚相對應的是“四川內江人”;

1998年 溝對面的親戚突然變成“資陽人”了;

2015年這年,重慶市潼南縣變成了潼南區,又過了一年,原資陽市代管的簡陽市劃歸成都市代管

……

人還是那戶人,對面親戚還是那些親戚,地還是那片空間的地,只是成渝更近了而已。

參考文獻:《安嶽土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川渝邊界一處奇妙的連環飛地

在更大的空間格局上,這段川渝邊界,隱隱覺得也有點奇妙,有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