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腰背痠疼,你以為是累了,“罪魁禍首”其實是骨質疏鬆

先來認識一下隱形的殺手——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發生和發展經常是無聲無息的。在疾病早期,雖然骨量在持續丟失,人們卻毫無察覺,完全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直到發生骨折。即便是出現了腰背痠痛等症狀,很多人往往會認為這是平時工作累的或者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現象而不加以重視,於是人體內的骨量丟失越來越多。

時常腰背痠疼,你以為是累了,“罪魁禍首”其實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①骨量丟失12%以下為正常;

②丟失13%~24%為骨量減少;

③丟失25%以上為骨質疏鬆症;

④丟失25%以上並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為嚴重骨質疏鬆;

⑤丟失37%以上無骨折,也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

臨床上,醫生杜宇骨質疏鬆的具體診斷思路:首先是根據症狀(主要是疼痛,其次是身高變矮、駝背、骨折及呼吸系統障礙等),再次,經過對患者進行拍攝X片(X線、骨礦密度檢測及磁共振等),以及化驗等輔助檢查,即可診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鬆,並最終診斷和評估是原發性骨質疏鬆還是伴發其他疾病的繼發性骨質疏鬆。

時常腰背痠疼,你以為是累了,“罪魁禍首”其實是骨質疏鬆

為什麼說腰背疼的“罪魁禍首”是骨質疏鬆?

根據近年來不完全統計,67%的骨質疏鬆患者出現腰背疼痛。

(1)正常人出現腰背痛

脊柱位於人體的軀幹中心,是之稱身體重力的重要支柱,是由上向下和由下向上傳遞力量的傳導樞紐,也是各種力量的平衡中心。脊柱產生腰背部的屈伸、側屈和旋轉運動,是日常生活中運動最大部位之一。其中,運動最多的是前屈和後伸活動。因此,腰背部的肌肉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就容易產生痠痛等症狀,這是因為疲勞的肌肉收縮時血流量相應減少,新陳代謝作用下降,軟組織中乳酸堆積,不能得到及時和充分的代謝分解,導致肌肉等軟組織出現痠痛。

時常腰背痠疼,你以為是累了,“罪魁禍首”其實是骨質疏鬆

(2)骨質疏鬆加重腰背痛

骨質疏鬆引起腰背部肌肉痛:由於骨質疏鬆發生骨量減少,尤其是骨松質骨量減少的部位多位於腰椎等處,因此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脊柱承重能力逐漸下降,使得腰背部肌肉等軟組織不能休息,長期處於收縮狀態。隨著這一改變,腰背部周圍肌肉等軟組織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更容易產生疼痛。同時,由於骨質疏鬆患者可能會發生血鈣低現象,這可在血流量減少的基礎上進一步造成肌肉等軟組織疼痛、抽搐等症狀。

骨質疏鬆導致腰背部骨痛:除了肌肉等軟組織疼痛症狀之外,骨質疏鬆症患者還可以因為骨轉換過快,骨破壞吸收增加導致骨量丟失及骨膜下皮質骨破壞等原因引起骨痛。骨痛症狀可能是全身性的,但因腰椎椎體骨松質豐富,所以上述因素更容易在腰背部導致疼痛症狀。另一個造成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骨質疏鬆椎體壓縮性骨折,這一疼痛的特點就是疼痛有後備放射至體側。反覆的脊柱椎體骨折柯因椎體壓縮導致慢性腰背痛,同時導致脊柱曲度和身高變矮。

時常腰背痠疼,你以為是累了,“罪魁禍首”其實是骨質疏鬆

所以,當你已經察覺自己經常性的腰背痠痛,千萬不要以為是正常現象,尤其是中老年人,更需要去醫院進行相關的骨密度檢查,來及時防治疾病的發生。

最後,楊護士長教你如何分辨骨質疏鬆性疼痛和平時腰部肌肉痛:

因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主要表現是胸、腰椎骨骼本身引起的額疼痛。這種疼痛一般侷限在胸腰背突起的較硬的脊柱棘突部位,局部按壓會有明顯的壓痛感;叩擊它們,有叩擊痛。而腰部肌肉疼痛多由腰扭傷、腰肌勞損引起,疼痛位置比較淺,在脊柱旁肌肉部位有壓痛感,兩者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