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其所有,他要造出中國的碳纖維

傾其所有,他要造出中國的碳纖維

張國良(右)在車間和工人交流。

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連雲港中復神鷹董事長張國良,苦修內功十三載,從無到有攻關碳纖維技術,以民營企業家的一腔“家國熱血”,拼殺出一條突破國際壟斷的新材料之路。2017年,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站上國家科技創新的最高領獎臺。

“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民營企業義不容辭。”張國良說,他立志傾其所有,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

多年從事紡織機械生產,讓張國良敏銳地發現,碳纖維的生產原理與腈綸的生產工藝有相通之處,只是技術要求更加苛刻。2005年9月,張國良將自己效益頗豐的鷹遊紡機集團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帶著7000多萬元現金,以門外漢的身份,一心撲在碳纖維事業上,在連雲港郊外一片長滿蘆葦的鹽鹼灘上開始了攻關。既沒有設備參考,也沒有相關資料,同時又面臨國外的技術封鎖……張國良找遍國內幾乎所有研究過、試驗過、接觸過碳纖維的人,認真調研、虛心求教,每天讀書十幾個小時,查遍有關碳纖維的所有信息,記下3000多個主要工藝數據。攻關關鍵期,張國良和技術人員、工人們一起在生產線旁連續吃住74天,終於生產出合格的原絲。隨著生產線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近5年來,T700、T800級碳纖維陸續規模生產,打破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

直徑不到幾微米的一根絲,拉動的是經濟發展的“大產業”。“大到飛機、火箭,小到一根魚竿,你別小看碳纖維這一細絲,是中國製造邁向高質量的關鍵一環。”張國良說,科技與產業結合,應該成為企業創新的最終落腳點,落實在具體的生產線上。近兩年來,中復神鷹持續加大碳纖維的後道製品研發力度,不斷延展碳纖維應用藍圖——自行車、小提琴、羽毛球拍、紡織機械零部件、空軌列車車廂、火箭衛星……碳纖維“連接”越來越多的製造場景,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

“企業發展的勇氣與機遇,是國家強大賦予的,企業的光榮與夢想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是我做企業的最大情懷。”張國良表示,中復神鷹碳纖維將立足於幹噴溼紡碳纖維技術,在“十三五”期間建成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隨著更高強度和模量的產品開發,性能的不斷提高和完善,生產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高性能碳纖維將進一步取代進口產品,在軍用、民用領域得到更廣泛應用,為中國製造的轉型加足馬力。

本報記者 王夢然 吳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