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相互保」9天破千萬人,它會不會像餘額寶那樣,顛覆保險行業?

new2js


10月16日,螞蟻保險和信美相互聯合推出“相互保”,實現一人生病大家共擔賠付費用的功能,並且生病將可以一次性領取保障金。因為保費低、門檻低,且有支付寶背書,僅僅9天時間,用戶數就突破1000萬。但是,這樣一款保險產品對於支付寶和用戶來說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傳統保險行業又是如何看待這款被不少人捧為“革命性保險”的“相互保”的呢?

【9天1000萬用戶參與的“相互保”】

“相互保”是一款由螞蟻保險、芝麻信用、信美相互聯合發佈的互助共濟型的健康保障服務。根據官方的介紹,其保障服務覆蓋99種大病和惡性腫瘤,購買此“相互保”,39週歲以下的用戶如果不幸生了大病,將獲得最高30萬元的賠付,40-59週歲的用戶最高賠付金則只有10萬元。

加入“相互保”需要滿足四個條件,年齡在30天(你沒看錯)帶59週歲之間,滿18週歲的用戶可以自行購滿,未滿18週歲的用戶需要在父母購買後再申請,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螞蟻會員,還需要證明自己身體健康。但只要滿足這4個條件之後,就能享受0元加入“相互保”,且先享受保障,之後有出險案例了再分攤費用的服務。

至於每次分攤的金額,則是根據實際出險的情況而定的。支付寶承諾單一出險案件,每個用戶分攤不超過1毛錢。具體舉例來說的話,如果加入“相互保”的用戶達到500萬人,公示時有100個確診案例,那麼到了分攤日那天,依據每個確診案例最高30萬元的賠付金額,加上協議中規定的10%的管理費的總額分攤到500萬人的身上,每個人就只需要繳納6.6元。

【全新保險是一場“數字遊戲”?】

然而這樣一款聽上去“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版本的保險業務,莆一問世就遭到了社會各界的質疑。虎嗅網更是直言這種看似“全中國一人捐我一毛錢”的產品,實際上是一場披著“互助保險”外衣的“數字遊戲”。

文章中援引知乎網友分析,什麼情況下,參保人員的分攤費用恰好為1毛錢呢?假設每個分攤日賠付的案例數為N,參保總人數為y,那麼可以計算得出,y為330萬。而這一點在“相互保”的相關條款中也得到了證實——“相互保運行3個月以後成員少於330萬”將有權終止相互保。

(圖片來自知乎)

而在重疾患病率不變的情況下,也不存在網友們之間流傳的成員數目越多,分攤費用越低的情況——“假如330萬人有100個人患病,那麼660萬人就有200人患病,雖然單個案例的分攤費用降低了一半,但是案例數目同樣增加了一倍”。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不管是30天至39週歲的,賠付金額30萬元,還是40週歲至59週歲的,賠付金額10萬元,這些保障金在人們真出現重大疾病時,並不能起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

【貧窮,讓我們在相互保裡相遇】

與知乎用戶和媒體的質疑相反的是,這款“相互保”的產品在支付寶平臺的背書下很快在用戶群體中風靡開來。10月19日正式推出的“相互保”,在僅僅9天的時間裡用戶數就突破了1000萬。支付寶自己形容“相互保”為——又一個現象級爆款產品。

為什麼用戶們如此青睞“相互保”,首先我們需要分析一下活躍在支付寶上的究竟是那些用戶人群。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公佈了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調查報告顯示,移動支付用戶主要為中青年人群,40歲以下用戶佔比例93.2%,80後90後是移動支付的主力軍。這個年齡範圍的人群有一定的風險防範意識,但同時很難實現“保險自由”的,面對市面上傳統保單的價格又容易打退堂鼓。

而螞蟻保險的最新調研顯示,在參與調查的“相互保”用戶中,有62.5%的人表示此前沒買過商業健康保障。有38.34%的用戶表示,在社保之外,他們願意為商業保障年付費金額為300元左右,年付費金額300-1000元的用戶佔38.89%,也就是說逾七成用戶一年花在保險上的預期金額控制在三位數以內。

所以,不管這個“相互保”最終的效果是不是如宣傳一般盡如人意,它的價格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放低了門檻,甚至可以說是不少年輕人的“入門級保險”。

【保險行業從業者怎麼看“相互保”】

看到“相互保”如此火爆,又有不少聲音乾脆將其捧成“傳統保險行業的顛覆者”。然而“相互保”給傳統保險行業帶來的衝擊到底有多大?我們也採訪了一些保險業內的從業人士,看看他們對“相互保”這個新出現的競爭對手到底是什麼看法:

“相互保這個可以用,反正也沒什麼壞處,但是不能完全指望它”——來自泰康人壽員工。

“保險是用固定的方式解決固定的問題,但是這個不確定太高,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來自不願透露姓名的某保險員工。

“我們不歡迎,也不反對,同時覺得不能長久,因為漏洞太多,過程理賠不能把控,有很大風險”——來自太平洋保險員工。

“相互保,並不是一種保險。而是換個形式的‘輕鬆籌’‘眾籌’等。它沒有任何相關法律來約束它,新時代的‘捐款’及‘商保’結合的一個新產物。可以去投它,但是要想自己有保障,還是得為自己置辦一份壽險保單;它是和我們有國家法律監管的一個契約;它不會隨隨便便失效;它能讓我們看到絕對的保障。”

“新鮮事務,可以去嘗試它,它也會不斷更新。就像以前手機界接受不了喬布斯一個按鍵的說法,但是經過時間的洗禮,現在變成行業標準。當然蘋果手機剛出來的時候也並不是覺得的完美,後來慢慢發展,不斷完善,才有了今天的蘋果”——來自中國平安員工。


三易生活


剛才看了下,已經快突破1200萬人了。這才推出11天,相當於每天100萬人。

上圖是我10月17日加入時的數字,當時才剛推出2天,加入的人才140多萬。如今,已經快1200萬了,說明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產品,已經成為了爆款。


一般爆款,都是因為巔峰的傳統。相互保就是這樣自帶顛覆基因的產品。


相互保是阿里支付寶推出的一款產品,當然僅憑這款互助類保險是不足以顛覆保險行業的,就如同餘額寶也沒顛覆銀行業一樣。但是,這給我們一種期待,覺得阿里一直在顛覆,未來肯定還會推出顛覆類產品。


保險概念如今已經漸漸深入人心了,大家都認識到了保險的保障作用,但是,由於保費通常都會超出大家的支出預算,所以現在仍有好幾億人沒有商業保險。

上圖是日本,美國,中國家庭資產配置圖,日本保險比例是26.8%,美國是32.6%,而中國僅有2.1%,差距非常大。

市場空間很大,但是都太貴,導致加入人數增長並不多。如今,阿里強勢推出低成本保險,就像之前的餘額寶一樣受到熱捧。


我很樂意看到阿里繼續深耕保險行業,如果不以利潤為第一追求,而且產品做的又好,自然會受到大家的追捧。如果都是像平安這類的以追求利潤為第一目標的公司,那還是會有很多人無法獲得保險保障。

當然,相互保並非一款完美的產品,畢竟發病率高的60歲以上都無法獲得保障,希望以後還有更多好的,成本低的重疾險,讓更廣大的人受惠,真正的做到普惠保險。


趙冰峰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產品介紹

這是支付寶上線的一款重疾險產品,支付寶嘛,都是跟金融、理財、保險相關的產品,我每天用支付寶買東西,就給我返利什麼30元保險紅包。

這款產品也很簡單,只要芝麻分650以上,年齡30天到59歲,就可參加。保險產品嘛,40歲以下保額30萬,40-59歲10萬。參加時不用付錢,有人需要賠付時,均攤到每個人不超過1毛錢,看上去666非常划算啊,性價比秒殺市面上一干重疾險。


保險內幕

但只要是保險,就脫離不了本質,保險的本質就是花錢買個心安。比如ABC三人買了一款保險,A、B沒出事,C出事了,那麼可以將A、B買保險的錢賠付給C,不停運作下去。

傳統保險之所以能一直運作下去,那是因為它設定了較高的門檻,比如不低的保費,各項身體檢查,年齡限制,年齡越大的客戶購買保險費用越高。

相互保降低了這一門檻,現在參加人數已經超過一千萬。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後真的要賠付,錢還是要從參與者身上出。


保險創新

當然,相互保代表一種前進的、發展的保險創新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它將更多的受眾囊括進保險範圍內。

順勢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如同當年的支付寶引領無現金支付,餘額寶打響互聯網金融理財概念一般,相互保也代表著保險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它是專為年輕人定製的產品,收割的也是未來的紅利。

網購盛行時,喊著貨不對版的人不在少數,但是95、00後互聯網原住民一代如今已經變成網購主力軍。

互聯網金融盛行時,都說超前消費將毀掉這一代年輕人,但現在互聯網借貸消費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前後也不過幾年時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完善,新產品從推出到國民接受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相互保的模式,如今遠未完善,但是傳播速度已經十分驚人,相信不久的將來,它會成為一種不必可少的保險形式,保障我們的生活。


與傳統保險行業互相合作補充

傳統保險行業發展了幾十年,相互保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顛覆它,二者作為一個合作的關係,對大眾來說更為有利。

保險行業險種多樣,已經非常完善了,這幾年藉助互聯網的發展,也有許多保險公司特地設計了新型互聯網險種,低至幾千塊,覆蓋更多普通用戶。

互相保本質上也是一種較為普通、基本的保險,對於有不同需求的用戶而言,可以起到補充作用, 但是仍舊無法代替專業型險種。

不同用戶群體對保險保障範圍的需求也不同,簡單來說,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高端險種,自有其受眾,互相保的出現並不會衝擊它們的存在。


當然,與其寄希望於保險,不如好好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半年一次定期體檢,有助於及時發現身體問題,飲食健康、作息規律、多加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比什麼保險都靠譜。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支付寶的“相互保”,可以認為是支付寶對保險產品的一種大膽嘗試、大膽探索,而從9天破千萬人的參與度來看,受歡迎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受此影響,因其准入門檻不高,有利於普通人,或經濟能力不強的人參與其中,還是造福了不少的群體。但是,因相互保的保額不高、雖然門檻很低,但因涉及到費用分攤,幾個月下來,仍可能會牽涉到一筆費用,雖然是小數目,但長期下來還是需要好好盤算一下。此外,在實際情況下,相互保有著商業保險的部分作用,但未必可以取代商業保險,尤其是重疾險,而費用攤分模式以及參與者眾多,難免會存在渾水摸魚者,且保額不是特別高,對部分有需求的人群來說,還是不足以滿足相應的需求的。


郭施亮


餘額寶顛覆的是銀行的活期存款,讓大家的活期存款也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如今的“相互保”,肯定談不上顛覆整個保險行業,但它可能顛覆保險行業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險種——重疾險。


這些年重疾險是保險公司重點發力的業務。2010年~2016年,國內健康險保費收入從691.72億元迅速增長至4042.5億元,增長超過480%,而健康險當中,又有九成左右是重疾險。


“相互保”瞄準的就是重疾保障,相比保險公司賣的重疾險,“相互保”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收到的保費,大致分為三個部分:成本(比如真正的賠付、稅費等等),保險公司的利潤,保險經紀人的佣金。“相互保”只有10%的管理費,沒有保險公司的利潤+保險經紀人的佣金這兩部分,理論上是可以為投保人節約很多資金的。


二是,“相互保”是實際花了多少錢賠多少錢,真正做到了“零浪費”,而保險公司交的保費是固定的,不管你有沒有生病,都得交下去。


三是,“相互保”進入和退出都很靈活,保險公司想要買保險,流程比較長;如果要退出就更麻煩,之前投入的保費只有部分能收回來。


毫無疑問,相互保這種模式會搶走保險公司很大一部分重疾險的生意。試想一下,如果相互保最終人數突破5000萬,那麼就是保險公司少了這5000萬人的生意。


但是對小孩兒來說,仍然是現有重疾險划算,因為現有重疾險對小孩收取的保費是比較低的,而且保障的額度和期限都更長;對中年人來說,相互保只有10萬的保障額度,顯得並不是太充足。


孔方財經


相互保是個好東西,顛覆了一般人的認知。

加入相互保的人,都對風險有一定的認知,懂得當風險來臨時需要轉移。

僅有相互保,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四十週歲前岀險,獲得三十萬的保障;

四十週歲至五十九週歲岀險,獲得十萬的保障;

六十週歲或以上岀險,沒有保障。

自己評估,我將會在哪一年岀險?

四十多歲了,只有十萬的保障,有點低了,多買一份吧,怎麼保險公司要我這麼多的錢呢?還是馬雲實在;

五十多歲了,馬雲保不了我幾年了,我還應該不應該再買一份其它保險公司的保險呢?買!什麼,不賣給我?除非體檢完沒事才準買?你有病嗎?沒事我買什麼重疾險?

相互保不好嗎?好,當然好啦!只不過有侷限而已。

在配備了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的基礎上,本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岀發,加入相互保還是挺好的。


賴可儒13827574770


剛才才看到某保險公司保費收入4500億而賠付230億,其中有大部分因為全民看不懂的複雜條款拒絕賠付的,所以完全不得民心讓人反感。而相互保性質完全不同於傳統保險,雖然要收管理費但是省卻了巨大的代理費,所以如果要賠付230億的話收取的保費會遠遠遠遠遠遠低於4500億,這會讓曾經買保險的人覺得十公不划算而退保或者終止續保。然後相互保沒有必要故意設置那麼多的坑爹條款來拒絕賠付,會讓更多的人得到保障

所以,會不會顛覆是一目瞭然的事

當然了,利益牽扯太大,最終會不會因為動了別人的大蛋糕而發生變化就不好說了


物似人非73403251


有多少參加“相關保”的人真正瞭解“相互保”?

有多少沒有參加“相互保”的人真正瞭解“相互保”

簡單的說幾點

1、“相互保”不是保險,而是健康計劃。支付寶僅僅是一個類似基金管理公司的角色,說的再簡單點就是“中介”,無論是支付寶還是所有參保者都沒有強制賠付的責任。

2、既然不是保險,支付寶卻標榜自己是“保險”的顛覆者,魚目混珠。而大量的網絡水軍更是充斥在各種網絡媒體中當託,妄圖混淆視聽。在最重視信用的保險行業,這種行為讓人不恥。

3、最可怕的是什麼,是這些網絡水軍妄圖描黑社會醫保的地位!同志們,知道你們每年交的一二百元的醫保、工傷最高是可以報銷數十萬元的!!!當然,有些藥沒有在報銷目錄中,但是國家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計劃把防癌藥也加入進來!千萬不要小看防癌藥,這會大比例的增加國家醫保基金的支出和財政的撥款。

4、“相互保”預測每人每年需要承擔300元左右,這是根據商業保險的算法。因為商業保險的被保險人,在投保的時候都是身體健康沒有大病的,所以發病率自然會低。但是“相互保”呢,誰來監督呢?就像不少水滴互助、輕鬆籌的用戶,都是在發病後才來參加。

5、“相互保”每年300元,60歲以前給10萬。但是每年你交醫保一二百元,國家最高可以給你報銷數十萬元。“相互保”到了60歲的高危年齡自動退出,國家呢?有些省份年齡越大反而報銷比例越大,困難的、沒有人照顧的孤寡老人還會全額報銷!!!“相互保”賠付一次就自動退出,下次不保了。可是國家呢?你今年報銷,明天交一二百,繼續給你報銷!!!國家財政連年赤字,但是依然堅持大量的給醫保撥款,並且還計劃把昂貴的防癌藥加入醫保目錄!就這樣,被有些用心不純的人詆譭!就是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嗎?就是為了給日本股東、美國股東多掙幾個錢嗎?

6、你瞭解自己國家的醫保嗎?不要只會跟在別有用心的人後邊,說風就是雨,汙衊潑髒水!醫保養老,九年義務教育這才是國家的根、國家的本,其中的確有不足之處,但是國家一直在努力,遍眼世界,像中國這麼大的人口體量、這麼大的領土面積,我們的醫療、教育、糧食體系做到這樣已經是奇蹟!有時間去看看財政支出,每一項都和你我他有關,除了醫保基金,國家在衛生及相關領域的支出同樣是天文數字。

7、我質問一下,如果真的是做好事,為什麼要收10%的管理費呢?想過嗎,一個人在得大病的時候,那點錢根本是不夠的,為什麼還要在一個得大病的人身上吸血呢?如果按1億用戶參加,每人每年300元支出,就是30億的管理費,這是做好事還是賺錢?為了賺錢不惜去詆譭醫保?

8、請大家記住,無論你買不買這個“保”,那個“保”,醫保一定要堅持買,因為它才是真正的“相互保”


yg18071636


支付寶“相互保”9天破千萬人之說有一點誇張,它能不能顛覆保險行業還有待觀察。估計困難重重,否則保險公司都要倒閉,“銀-保-監-會”不會聽之任之。

最近支付寶推出了一款重大疾病保障產品相互保。只要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可以0元加入,先享受100種大病保障。他人生病時,再參與費用分攤;保戶自己生病時,也有眾人幫忙,一次性領取10萬或30萬的保障金。

然而,“ 互相保”只能是一個時尚,實際意義不大。 因為支付寶只是一個網絡賬戶,沒有任何擔保,網站登不上了,賬戶裡的一切也就受到限制。如果數據丟了,也沒有實體門店的售後給你找回。所以支付寶成不了銀行,“ 互相保”自然也成不了保險公司。

因為“互相保 ”的人數上限目前也是未知的,後面能否有足夠資金兌付也是未知的,支付寶的這個活動並沒有詳細計算。但是僅僅提供一個通道,就賺取10%佣金。這樣的錢來得太快,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對其兌付賠付能力表示懷疑。

傳統保險公司的每個險種都計算過,基本能保證賠付,不會出現無法理賠的現象,而支付寶的“互相保 ”,是沒有這種數據的,因為上不封頂,所以最多隻能算保險業的補充。

螞蟻金服前期推出的“好醫保住院保險”,由在香港上市的

眾安保險承辦。流程基本參照正規保險公司的規則,倒具有較強的可信度。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新朋友,感謝老朋友!


陸燕青


“相互寶”這種模式早在2016年,胡兄就曾接觸。那時候,恰逢在重慶參加微信公開課大會,認識了一些做互聯網的朋友,其中就有一位妹子,正在做一款新產品就是大病互助的公眾號平臺。


這種模式如下:每個人支付至少10塊錢,就可以參會,當然還有20、30等不同金額,額度越大,享受的保額就越大;若日後其中一名參保人員生重疾,就可以從參保總額中,獲得一定補償。當然作為參保人員,在首次支付金額,如10元,被某患病者消耗掉,有義務再補充10元,以確保資金池不枯竭。


這種商業模式,其實就是讓每個人交付小額金額,替遠在他方陌生人(參保人員兼患者雙重身份)付費;日後這個金額就是一個自己資金池,一旦金額被耗盡,有義務補足;這就是集齊全國人民力量,支援他人,一旦自己也患病,也將獲得類似的支援。


這種類型公司,在那段時間,冒出了很多。初聽起來,確實感覺這種模式厲害,以前總幻想,若全國人每人給我1塊錢,我就是億萬富翁;今天就被別人整出來了。


但細細想來,卻存在一個最大BUG:如何確保你不是圈錢?資金安全性誰來保障?這隻有背景、有實力公司有希望幹成,最好有國家的力量在裡面。


正是源於此疑問,我對這些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公司不感冒,甚至還對朋友圈一些朋友轉發相關鏈接,進行勸解。


這樣又過了兩年,以前類似公司,已經銷聲匿跡,當年認識互聯網朋友,也早沒有聯繫,直到上月清理關注的公眾號,才發現之前她所做的那個平臺早在2017年就改名,成為一家銷售化妝品平臺。


今天,阿里又開始推出“相互保”,基本和以前模式差不多,無非就是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可以0元加入,更重要是阿里,相比之前那些小公司,確是巨無霸。


此外,騰訊也推出一款微保互聯網產品,真心期望他們能夠成功,以互聯網思維,作為一條鰱魚,攪動傳統保險市場,讓生病不再是噩夢,那才是國家之幸,人們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