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迸發綠色力量,種好脫貧增收果

蒼溪縣地處秦巴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具備種植獼猴桃的先天條件,獼猴桃是當地脫貧的支柱產業,全縣89%貧困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依靠於種植獼猴桃,其中紅心獼猴桃是當地的特色品種,在消費市場上頗受歡迎。

蒼溪:迸發綠色力量,種好脫貧增收果

據悉,2018年,蒼溪縣依靠紅心獼猴桃種植帶動全縣貧困戶實現戶均產業與就業收入6360元,近2萬戶貧困戶因種植獼猴桃脫貧。


在蒼溪縣,一個特色產業可以讓一戶貧困戶徹底脫貧。馮明武家就是靠獼猴桃產業脫貧致富的眾多貧困戶之一。


馮明武,蒼溪縣五龍鎮雙樹村村民,全家5口人。幾年前,馮明武在一次機械事故中不幸失去左臂,2010年從親戚朋友處籌款10萬元,享受信用貸款5萬元,獲政府補助資金6000元,修建了自強農場,種植了獼猴桃45畝。馮明武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了這片獼猴桃園裡了。


澆水、施肥,修剪,管理……每一項工作馮明武都做得細緻入微,小心翼翼地呵護獼猴桃的生長,起早貪黑的照看獼猴桃,這些獼猴桃的生長情況成為馮明武時刻都在惦記的事情,每天馮明武都要去看看獼猴桃的生長情況,摸一摸獼猴桃的葉子,看著長勢喜人的獼猴桃,馮明武樂呵呵地笑了。


獼猴桃的成熟期集中在每年的8—10月,大批量的成熟果會遇到霜降,這是貧困戶們最為擔心的事情。看著堆積如山的獼猴桃,馮明武感到蒼茫無力。2015年,馮明武家獼猴桃大獲豐產,思考再三,為了不讓辛苦種植的獼猴桃成片地爛在地裡,減少損失,馮明武決定把苦心種植的獼猴桃從20元/斤降到7元/斤賣向市場。


這樣的情況困擾著當地獼猴桃種植戶,為減少損失,種植戶瞭解到凍庫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獼猴桃的儲存問題,讓獼猴桃得到很好的保鮮,以獲得市場需求,能賣個好價錢。於是選擇在旭光村修建凍庫,可是需要修建存儲量為200噸的獼猴桃凍庫,哪裡來的資金?這讓蒼溪縣的貧困戶陷入了難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國網蒼溪縣供電公司瞭解到旭光村的情況後,第一時間派遣片區供電服務經理,主動對接蒼溪縣旭光村村委,設立了“園區供電服務站”,對獼猴桃產業用電申請開闢專用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辦理,最大限度精簡辦電手續和等待時間。


凍庫建好後,獼猴桃可長時間保存在溫度0攝氏度,相對溼度保持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環境,保鮮期可從當年8月到次年2月。長達6個月的保鮮期,維持了獼猴桃價格的基本穩定,確保了貧困戶豐收。這激發了蒼溪縣獼猴桃種植戶的信心,也讓他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過去,獼猴桃收成不好時,犯愁沒果子賣,收成好時,犯愁果子怎麼賣。現在好了,凍庫建立起來了,再也不用為獼猴桃犯愁了。”馮明武高興地說。


今年,馮明武家的“自強家庭農場”裡大片的獼猴桃已採摘一空,馮明武家的獼猴桃純收入達到了10多萬元,果園空了,腰包鼓了,馮明武樂得合不攏嘴,滿身的幹勁更足了。


蒼溪:迸發綠色力量,種好脫貧增收果


馮明武家的增收致富得益於園區電網升級改造,目前通過新建凍庫,300多農戶每年可最大減少獼猴桃霜凍及低價賣出的損失大約有2000萬元,戶均減少損失約6.7萬元。


依靠產業致富,實現整村脫貧的旭光村只是蒼溪縣穩定脫貧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蒼溪縣種植獼猴桃產業的貧困戶有2萬餘戶,依靠獼猴桃種植帶動全縣貧困戶產業與就業收入約6000餘元,一顆顆不起眼的獼猴桃果子,竟成了蒼溪貧困群眾脫貧奔康的希望與勇氣。


產業是脫貧致富的引擎,蒼溪縣注重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特色產業獼猴桃的發展成為帶動蒼溪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力量。蒼溪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幹勁源於勤勞,脫貧不靠“等靠要”的志氣來自蒼溪貧困群眾骨子裡不服輸的決心,擼起袖子加油幹是蒼溪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