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蒼溪—產業脫貧:二

歧坪鎮:找準“優勢”定位

推進“產城”融合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近年來,歧坪鎮突出“獼藥套作”特色產業和“有機樊獼”金字招牌,按“一核兩帶三區”產業佈局。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全鎮已建成獼猴桃產業園1.2萬畝,建成萬畝天新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和1500畝三井獼藥套作產業園區;已建成1000畝有機獼猴桃基地,樊家山有機獼猴桃享譽省內外,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全國獼猴桃研討會和中國紅心獼猴桃採摘節。成功提供全國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會、全國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利用技術現場會、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地理標誌商標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省政協副主席高峰親臨歧坪調研“獼藥”套作產業,全縣生態綠色獼猴桃發展現場會在歧坪召開。

高坡鎮:發展獼猴桃、羊肚菌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近期,高坡鎮以協會聯動、合作社大戶帶動、股份制經營等方式做強做大蒼溪獼猴桃、羊肚菌、花椒、肉兔等種養產業。我鎮獼猴桃為全縣生產基地之一。獼猴桃規劃種植面積萬畝以上,現全鎮種植6000畝投產2000畝,並建有獼猴桃冷儲庫;羊肚菌種植投產50畝,每畝最低可收穫500斤鮮菌,收入近7萬元,效益十分可觀,大大增強了當地集體經濟造血能力,促進脫貧奔康。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高坡鎮將奮力實現“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產量達到1萬噸,產值達到1.5億元”的目標,打造無公害純天然精品,依託境內資源環境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招引業主,鼓勵群眾發展羊肚菌產業,擴大種植規模。堅定走特色產業振興鄉村之路,有力助推脫貧攻堅,堅定創建中國獼猴桃、川東北羊肚菌第一鎮目標不動搖。

石馬鎮:踐行“三帶四聯”模式

做強“3+X”產業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近年來,石馬鎮始終堅持“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路,積極踐行“三帶四聯”模式,著力構建“軟、硬”環境(軟:投資環境,主要體現業務一條龍代辦,硬:主要體現基礎設施投入和生態環境),以回引在外優秀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為抓手,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為落腳點,大膽探索,積極調整思路,大打生態環保組合拳,以獼猴桃、中藥材、健康養殖為主導,青花椒、魔芋、竹筍、油桐、杏子等為補充的“3+X”產業發展模式已初見成效。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三大百億產業蓬勃發展。,石馬鎮現有獼猴桃5852畝,去冬今春新植520畝,其中標準化基地260畝,庭院獼猴桃260畝;建成4箇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華村向家灣基地180畝、安家村安家壩基地68.4畝、老木村文昌廟基地70畝、月沙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475畝。全年出欄生豬28636頭,出欄土雞15.29萬隻,稻漁養殖面積637畝,水面養殖面積2639畝。

新興特色產業百花齊放。,石馬鎮建成九葉青花椒基地1個,面積180畝;發展筍用竹120餘畝;建成跑山雞養殖場1個,出欄1.5萬餘隻;鞏固公主牧場生態野豬養殖基地1個,出欄野豬70餘頭;鞏固由它生養殖場新發展養殖天養蛇項目1個;鞏固魔芋加工廠1個;紅鳳機制木炭廠正常生產;打造紅鳳村休閒農業示範村1個,建民宿酒店1個;完成註冊家庭農場3個,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個,培育特色種養業大戶17個。

彭店鄉產業發展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彭店鄉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三大百億產業”發展部署,按照“兩個萬畝”目標(即:獼猴桃一萬畝,中藥材一萬畝),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實現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和全鄉經濟高質量發展。

乡村振兴!苍溪—产业脱贫:二

按照“一戶一園、一村一品”總體佈局,推動種養特色產業持續發展。一是以獼猴桃產業為領軍,庭園獼猴桃3200畝,創建有機獼猴桃基地600畝。二是以中藥材產業為特色,新植黃姜、桔梗、黃精等各類中藥材4100畝。三是以健康養殖為主導,累計年出欄生豬1.61萬頭,家禽10萬羽;培育千頭生豬以上大戶1戶,百頭肉牛養殖場2個。四是以特色園區為示範,新建小梁村果藥套作經濟園100畝,完善建設三根松種養循環產業園,促進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五是以浙川幫扶為帶動,新(改)建吳埡村獼猴桃基地530畝,新建東嶽水產養殖基地100畝,“產業庭園”400餘個,充分體現了浙川聯結幫扶助推脫貧攻堅成效。

責編:孫鵬淵 編審:向豔瓊 監審:楊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