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依託產業優勢 促脫貧穩奔康

四川新聞網廣元4月18日訊(向凌峰 胡忠文 青婧)

近年來,蒼溪縣龍山鎮加大產業扶貧力度,以專業合作為支撐,讓所有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上走出了一條快速脫貧、致富奔康的新路子。

該鎮桑林村劉驛科告訴記者自己脫貧了,他高興地說:“感謝苗木專合社,他們優先收購我種的苗木,聘請我幹活,賣的苗木錢和工資,每年收入2萬多元。”

劉驛科口中的苗木專合社是指龍山鎮桑林村國超苗木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租賃了200多畝土地發展各類苗木,聘請園區產業工人優先考慮貧困家庭的勞力。專合社管理人員唐正偉說,“從2012年建起,專合社優先租賃貧困戶土地,優先聘請貧困戶來社務工,優先收購貧困戶自產苗木,一年到頭,貧困戶個人收入最高達到3萬元,最少的也在2萬元以上,專合社帶動了附近十餘戶貧困戶脫貧。”

龍山鎮茨林村有89%的農戶從事各類苗木種植,其中貧困戶43戶,種植面積達600多畝。2018年,光苗木種植這一項,全村戶均收入上萬元,貧困戶收入達6000多元,當年全村順利實現脫貧。村黨支部書記向文楷表示:“有了苗木專業合作社的帶動,全村258戶群眾全部投身苗木產業發展中,貧困戶脫了貧,老百姓致了富,我這個村支書也更好當了。”

該鎮寶寧村二組的貧困戶向志友,先天性殘疾並患肺氣腫,妻子患間歇性智障,多年來他身殘志堅辛勤勞作,也只能維持最基本生存需要,自精準扶貧建了產業,向志友感嘆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幫扶組來了,幫我勞動,送我化肥、農藥和生活用品,給我5萬無息貸款,搞了3畝獼猴桃已經投產,又給我3000元週轉金建立銀杏園,現在銀杏也開始賣了,脫了貧,致富奔康的勁頭更大了。”收入有了來源,生活有了保障,向志友對未來美好生活很是憧憬。

苗木、藥材、獼猴桃等產業一直是龍山鎮群眾致富奔康的主產業。大部分農民依靠產業走上了富裕道路,但一部分群眾因病、殘、缺乏勞動和資金等因素導致家庭貧困,在脫貧攻堅中,龍山鎮黨委政府為他們他們尋找資金、探索出路、提供技術,讓他們搭上了各類產業脫貧致富的順風車,實現脫貧夢。

該鎮黨委書記陶書華說:“我們堅持把做強優勢苗木藥材產業作為脫貧之要,富民之本,‘戶均一畝園脫貧 人均一畝園奔康’,高質量實現188戶620人脫貧,2個貧困村退出,脫貧攻堅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我們信心滿滿,不獲全勝決不收兵。”2019年,龍山鎮最後兩個村將實現全面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