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父親位享太廟,母親是誥命夫人,自己更是官眷,最終卻在一團忙亂中,被草草了結一生,王家的這位嫡長女,死的乾脆,卻悲涼了些。

她,就是大家都恨的牙癢癢的康姨母,王若與。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一、

時間往回倒,劇中的數十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可對於角色人物來講,那就是現實的一生。作為王家的第一個女兒,王若與的出生,自然是受到了許多的期待,也得到了王家老太爺夫妻兩最多的陪伴和呵護,可以說,她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可這蜜糖般的寵愛,往往淬了毒。

小時候的王若與,跟著父母親顛沛流離,雖說極盡疼寵,但難免受了不少的苦,王家老太爺和老太太看在眼裡,也是疼在心裡。

儘管後來又生了小女兒,但長女王若與依然是夫妻兩的心尖上的第一名。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也許是虧欠吧,她要月亮,王家夫婦絕不會用星星充數,對她的寵愛和縱容,用王家老太太的話說,那就是:從小到大,但凡你哥哥嫂嫂,妹妹妹夫,旁的親戚但凡有一丁半點的不順你意,你就懷恨在心……

由此可見康姨母不僅霸道自私,心性狠毒,張揚跋扈,甚至缺乏為人最基本的自省的能力。

她理所當然地佔據著全家最多的疼愛,理所當然地將進不了自己眼的人視如敝履。

而和她同期長大的,當然還有豪門貴胄裡不知名的子弟包括自己的妹妹王若弗,商賈出身的盛紘,尚未被抄家的林家女兒林噙霜以及東昌府的秦家女兒大小秦氏。

之所以列舉這幾個,當然是因為這幾個人,跟康姨母的一生,密切相關。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且不說其他的,隨著她們的年齡漸長,幾位女子自然也是到了及笄婚配的年紀了。

此時,盛家的老太太領著自己剛剛高中及第的養子盛紘登門求親於王家,對於王家而言,盛家不過是商賈出身,盛紘更是前“短命”探花郎的一個庶子而已,低賤的很,盛老太爺早早去世,也沒給自己的兒子們留下多少官場人脈,盛紘即便有了進士的出身,左不過也成不了多大的氣候。

但礙於盛老太太的影響力,王家應允了這場婚事,卻是讓一文不名的小女兒王若弗出嫁,讓一向驕縱金貴的長女嫁到了也許家世背景尚能與王家匹配的康家。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與其說,康家是王家為長女選的,不如說是她自己的選擇。

依照原著和劇中猜測,康姨母的出嫁,那也是十里紅妝,風頭一時無兩。

只是,大概康家沒有王家,更沒有康姨母以為的這麼好。

嫁過去不過須臾,康家的主君,花著妻子的嫁妝,妾侍一個接一個地娶,庶子女一個接一個地生,家暴的行為,更是一次接一次地來。尤其是家暴,康家主君對康姨母的家暴,絕不會是偶爾為之。

劇中也曾出現康家主君聽聞康兆兒被送到外地之後,對康姨母大打出手的畫面,可見這樣的家暴,他們夫妻兩也是早就習以為常的了。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更為諷刺的是,這個時候的王家早已經沒有了當年老太爺在世時的氣象,康家人花著王家給的嫁妝,明面上忌憚著王家,實際上卻當王家放屁。

在康家坐吃山空,找不著平衡感的康姨母,於是轉而到盛家找平衡。

身在東京城,卻時不時地跑去妹妹妹夫家溜達,想也知道,她是抱著什麼心態,雖然當時她還只是活在臺詞中,但顯而易見,康姨母對王若弗並沒有太多的姐妹情,能勞動她不遠千里探望,自然是她抱著去盛家看戲,到盛家撈錢的心思了。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二、

撿漏的王若弗,成了康姨母嫉恨的對象,而不再是看不起的胞妹。

康姨母不要的夫婿,最終卻和自己瞧不起的妹妹相敬如賓,甚至不動用妻子孃家的陪嫁,不隨意納妾,不會家暴,更不會無視王若弗的一切需求,光是這些,就夠康姨母嫉恨老半天了。

所以,當她看著自己的妹妹屢屢在林噙霜面前吃癟,她始終都沒有出頭說什麼。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而盛紘順利升遷到東京城述職後,隨著幾個兒女的年歲漸長,康姨母對王若弗的嫉妒,對王家的怨恨,開始變得不可控制了。

尤其是當康家的家財和她的嫁妝,已經徹底無法滿足康家的花銷,當她的表面風光已經沒有金錢可維持的時候,她開始唆使自己的妹妹在京郊外放印子錢,而她從中抽成。

可惜,這個方式,在盛紘被扣留皇宮出來後發現並截斷。

緊接著,盛家長子長柏科考一次即中,順利踏入官場,成為盛家,王家,康家這三家幾乎連體的姻親家族裡,唯一最有出息的孩子。

早在科考之前,眼見著長柏前途可期,尚未婚配,,康姨母人是沒出現,但騷動的心卻沒停,她攛掇著王若弗去當說客,讓長柏迎娶自己的女兒為妻。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美其名曰兩姐妹親上加親,但實際上,是她的小算盤打的精。

雖說此時的盛家尚不是什麼高官顯貴,但沒落的康家女兒已經是高攀人家一進士了,何況,誰不知道盛家是商賈出身,家財豐厚,嫁入盛家,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扶持。

只可惜,老太太和盛紘這裡,直接給了個軟釘子碰的她臉生疼。

眼見盛家風生水起,自己的女兒嫁入無望,王若弗的小女兒又沒多大出息,於是她趕緊調轉方向,上趕子地讓自己兒子拿下孃家哥哥的女兒。

也就是說,不管出發點為何,康姨母此時所有的舉動都還圍繞著康家的利益和自己個人的利益轉。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至於她屢屢碰釘子的盛家,她暫時是使不上勁了。

而且,沒啥事,她也樂得看林小娘將王若弗玩的團團轉。

當然,這個時候,她對盛家,對胞妹的影響,仍舊是停留在臺詞中,敏感的觀眾在這些時候,想必早已經猜到,盛家大娘子的這位姐姐,遲早要搞事情。

果不其然,林小娘死了,盛家大娘子成為唯一而不受寵妾欺負的當家主母,生活恣意舒爽, 不像她,處處與小妾為難鬥法,因而她心裡頭的嫉恨叫囂著,推著她往盛家走。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三、

林噙霜的死,明蘭的出嫁這兩件事,是康姨母一生極為重要的轉折點和岔路點。

伴隨著林噙霜死亡的,是墨蘭高嫁到梁家這個事實,這個時候的盛家,除了因為墨蘭的一些不好名聲的折損之外,那是一派的祥和平靜。

大娘子此時,只怕也是閒來無事,妄圖親近姐姐來獲得一些孃家親人上的關注,於是兩姐妹的來往更加密切了些。

所謂無利不起早,大娘子是為情,而康姨母,當然是為利了。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只是,康姨母到底是眼淺了。

盛家的榮耀,遠超乎她的想象和預期,早期先是盛家長女華蘭嫁入了侯府袁家,接著長柏高中進士,迎娶清貴門庭裡的海朝雲,不久,是墨蘭嫁入侯府梁家,緊接著,皇帝換人做,皇帝面前的紅人,新貴寧遠侯顧廷燁娶了明蘭,然後是大家都以為沒啥出息的如蘭嫁給了新科進士,就連庶子長楓,也是迎娶了有些名望的柳家女兒。

盛家兒子都娶了望族女兒,女兒都高嫁入侯門,而她這個姨母此刻倒想著擺譜沾光了。

她原想把自己康家人塞到明蘭夫家,沒能成功,想要顧廷燁多加提攜康家人,被明蘭軟趴趴地釘子釘了回去,一向不入眼的盛家小小庶女,竟也“爬到了”她的頭上,她面子上掛不住,心裡更是憤憤不平。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而此時,馬上要搬回京城的王家也給了她十足的底氣。

於是,她一邊霍霍盛家的大娘子,打破盛家的平靜,給明蘭的“孃家”扯後腿,另一邊則是聯合明蘭的婆家小秦氏,努力給明蘭使絆子。

她一邊派人去打聽製毒的方法,一邊給自己的妹子洗腦:只有老太太倒下了,才有她的翻身之地。

但事實上,康姨母的心思昭然若揭,她無非是知道依靠聯姻的方式斂財不可能了,於是透過給自己的親妹妹下一個圈套,讓她有把柄抓在自己手中,以後方便自己對盛家予取予求。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但她也明白,明蘭對老太太的在乎和明蘭如今的聲名地位,有足夠的自保,甚至干涉孃家的能耐,因而她用小秦氏拖住明蘭,馬不停蹄地對勸說大娘子對老太太下手,甚至,還找好了替死鬼,讓王家給自己背黑鍋。

畢竟王家是盛家的岳家,真要是對峙起來,以盛紘的心思,也只能不了了之。

當然,以康姨母的一貫作風,如此一環扣一環的算計,怕是她想不出來的,否則她若是有這能耐和眼力見,也不會一次次錯失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了。

不必說,我們也明白,康姨母到最後的“多事”,不過是被小秦氏當槍手了,對比於林小娘,康姨母,小秦氏的段位可高太多了。

《知否》:可憐可悲可恨的王家嫡長女王若與

她禁不住攛掇,被小秦氏當槍使,最終親自去刺殺明蘭,草草了結了自己的性命,也算是因果循環了。堂堂一個位享太廟的功臣之嫡女,從小嬌生慣養,太精於算計,最終卻沒人能保下她,也算是她的悲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