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1994年10月,荊州地區、沙市合併成立荊沙市。並以析出原江陵縣的7個鎮、2個鄉以及2個農場及江北監獄,合併組建江陵區。

2年後,荊沙市改荊州市,原荊沙市江陵區更名荊州市江陵區。

4年後,即1998年,荊州市江陵區,撤區設縣,改成江陵縣。

而19年後,2017年12月,江陵又決定啟動撤縣設區申報。


為什麼江陵,先是區,後又改為縣,現在又要撤縣設區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1994年荊沙合併後為什麼設立江陵區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1994年,新設立的荊沙市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區3個區,松滋、公安、監利、京山4個縣,代管鍾祥、石首、洪湖3市。全市國土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788萬。

沙市是荊沙市裡最耀眼的一顆工業明星,早在1981年沙市就是全國第一個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城市,“全國明星城市”稱號自此給沙市烙上了輝煌的印記。80年代的沙市,隨著眾多企業的建立,大量人才的引進,沙市的城市GDP僅次於武漢。而每晚沒響徹千家萬戶家庭電視機的“活力28,沙市日化”的廣告,更讓全國記住了這個地方,成了沙市榮耀的頂點。

90年代初,沙市市區人口就已經達到30萬,成為繼武漢之外第二個通航的城市。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而合併時的荊州地區,雖然天門、仙桃、潛江三個工業強市已經從荊州地區析出成立直管市,但荊州地區仍是一個統轄七百多人人口的大地區,體量大、經濟總量高。

荊沙合併之後,設立江陵區,本來是為了強強聯合,做大荊沙市城區的。所以當時沙市日報的頭版就以“荊州沙市合併,向大城市邁進”。放眼當時的湖北,除了武漢,在所有地級市裡還沒有三個區的。

存在4年後江陵區為什麼撤銷了

荊沙合併之後,沙市的工業經濟也盛極而衰。由於沙市的支撐工業主要為輕紡,產業比較單一。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從90年代開始,全國的紡織產業產能過剩,對沙市的工業造成了一定了衝擊。再加上荊沙合併的影響,很多企業錯過了轉型的關鍵期,只得破產關閉。

荊州市自此落寞。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而江陵區,是由幾個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的鄉鎮組合而成。市轄區是發展城市和工業的,荊州市的工業衰退,財政收入降低,自然無法扶持這個剛成立的區。再加上江陵區有沒有自身的造血功能,財政無法維繫。

對於以農業為主的縣,國家對縣是有很多扶持政策的。比如財政補貼、農業扶持等。而一無所有的江陵區,既無法享受國家政策,又得不到荊州市的照顧,發展之艱難可以想象。

於是,江陵區改為江陵縣就成了必然。

未來荊州工業的主戰場,江陵再改區勢在必行

通過近20年的努力,荊州的工業結構終於得到改善。傳統的輕紡工業已經不復存在,轉而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化工等各行業協同發展的局面。荊州的GDP已經穩居湖北第四位,而江陵縣的GDP也從剛成立的6億增長為現在的93億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更可喜的,隨著蒙華鐵路開工,江陵成為蒙華鐵路沿線最重要的一個鐵水聯運基地和煤炭儲備基地。各大央企紛紛看中了江陵這一獨特的區位,準備在江陵佈局煤化工產業。

煤制氣、煤制甲醇、大型火電廠等眾多投資額超幾十億的大型項目紛紛簽約。江陵成了投資的熱土,成立未來荊州工業發展的主戰場。

2012年荊州開發區整體託管江陵縣灘橋鎮,2018年江陵開發區擴區調區,繼續向荊州開發區靠近。隨著荊江大道的建設以及荊監一級公路取消收費,江陵縣與荊州開發區融合已成必然,江陵改區勢在必行。

江陵撤縣設區何時能獲批

2017年12月,江陵縣正式啟動“撤縣設區”申報工作,而在今年的江陵兩會上,又再次提到撤縣設區。截止到現在,江陵的撤縣設區工作已經歷經2年

12月6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撤縣設區”獲得國家批准,湟中縣是在2017年1月啟動撤縣設區工作,比江陵縣整整早了一年。

比照湟中縣的標準,江陵改區會在明年底獲批。


湖北這地方真“奇怪”,成立4年就改區為縣,19年後又要撤縣設區

但目前江陵綠色煤化工產業園已經上升到了省級戰略了,國家能源集團、三峽集團等眾多央企紛紛投資江陵。江陵作為縣級建制,已經無法滿足大工業的發展。

未來江陵不僅會成為荊州市的增長極,還會帶動荊州市成為湖北的增長極。因此江陵撤縣設區,對湖北省都有重要意義,應該會提前獲批。具體時間不好預測,估計會在明年中吧!


江陵無論是當年的撤區設縣,還是如今的撤縣設區。

其實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江陵撤縣設區對荊州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是荊州復興的關鍵,希望這一天早日來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