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本文大概1300字,读完约3分钟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出口都难以贡献更大力量,在此情况下,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就亟须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目前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才刚刚达到60%左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文章来源于《时代周报》。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6.2%,进一步放缓。从三大需求来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0.5%,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当前,在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专项债使用殆尽,第四季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放缓压力;而在净出口方面,受全球经济形势整体低迷以及美国贸易战等外部负面影响,将持续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所以,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出口都难以贡献更大力量,在此情况下,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就亟须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目前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才刚刚达到60%左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最近两年下沉市场的爆发,证明了我国消费升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众可支配收入的上涨,一二线城市居民大体上已经处于从质的消费向感性消费过渡的阶段,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居民,虽然消费升级的进程来得晚一些,但终究没有缺席,如今正快速地从量的消费阶段向质的消费阶段过渡。


近年,来自各大电商渠道的数据显示,消费分期支付的占比日益增长,某些时段甚至增长超过50%。由此可见,像消费信贷产品,将很多三线以下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释放了出来。


推而广之,很多人因当下面临着资金约束而无法消费,如果要实现当下和未来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信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平衡满足现有的生活需求和未来的人生规划。


但是,消费信贷固然很好,而资金去向也一直备受关注。


过去一段时间,有一些不法平台披着消费金融的外衣,行高利贷之实,不仅不能跟踪资金的流向,出现了个人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情况,而且利率过高,造成一些社会问题,显然违背了发放个人消费信贷的初衷。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场景类消费信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消费信贷确实用于消费。


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国人借贷观点已经发生转变,但是从借贷去向看,用于消费的比例仍然很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六成的成年人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消费信贷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消费信贷的可获得率实际上很低。西南财经大学报告则显示,中国人借贷,多数都是因为购房,而不是消费,其中更有六成流向多套房市场。


消费信贷已经被证明,切实有助于激活消费潜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更是有效地覆盖了以往一直被传统信贷忽略的长尾客户群体,可以定向解决我国数亿消费信贷不足人群的普惠性贷款难题。


这样做不仅可以推动消费下沉,全方位地促进消费升级进程,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也会进一步加强消费,对提升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注意区别“真假”消费金融平台,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影响整个内需大计。

「观点」盘和林:别让不法现金贷坏了内需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