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大家好,欢迎关注“谈谈侃三农”文章,每天从不同角度分享农村新鲜事,探讨农村种植和养殖项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农之事,请点击上方两字“关注”,谢谢!今天分享的主题: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冬季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一年中难得休息的时候,五谷杂粮在冬天到来前都已晒干入仓了,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农活要干,外面寒风呼啸,温度降到零下,一出门就打哆嗦,三五农友围着火炉打打牌,聊聊天,喝喝酒,顺便计划一下明年的种植任务,然后坐等新年的到来,这是很多地方农民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地区的农民,越是到冬季就越忙,因为种植的很多水果需要采摘,像柑橘、苹果、冬枣等水果,这些水果只有等到冬季的时候才进行大规模采摘,除了这些水果之外,还有一种只有在南方地区种植的,这种水果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这种水果就是荸荠,有些地方又称为马蹄,荸荠是一种生活在水田里的植物,其茎秆有点像水稻茎秆,它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所以我们看到的荸荠并不是长在地表上面的,而是长在泥土里的。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荸荠这种水果,表皮是紫黑色,肉质洁白,味甜多汁,被人们誉为地下雪梨,它也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粗纤维,人们一般用来鲜食,也有将其做成罐头,在市场上很受人们欢迎。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据了解荸荠采摘期在冬季,亩产能达到3000斤,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往往供不应求,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虽然销量不错,但是种植的积极性却不高,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1、虽然荸荠的亩产能达到3000斤,但是其收购价却只有2块钱一斤,一亩地收益6000元,除去种植成本和人工成本之外,一亩地也就能赚个3000元,这样的纯利润对于农民来说,吸引力不高,影响了其积极性,很多其他种植项目的亩产纯利润都要超过3000元。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2、由于荸荠是生长在水田里的,需要将泥土翻起来,所以采摘起来非常的困难,往往采摘一亩地需要好几天,费时又费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很容易得风湿和关节炎,所以很多农民嫌荸荠采摘麻烦,都不太愿意种植。

采摘期是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

你喜欢吃荸荠吗?采摘期在冬季,亩产3000斤,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种植积极性却不高,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