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對中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華夏文明的歷史,有上下五千年,而這五千年的歷史,"洛陽"一個城市,光是做都城的時間,就高達一千八百年。如今,人們在提起"洛陽"的時候,只是記住了它的古都之名,常常忽視了它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洛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一城定乾坤

"洛陽",作為中國著名的古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在中國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洛陽的地位其實只需要一個都城,就可以奠定,那就是夏都——斟鄩。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有上下五千年,朝代歌就有"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漢"。

然而,在"斟璕"沒有被真正發掘出來之前,西方學者不承認夏的歷史不說,中國人即便見到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中有:"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清楚地解釋了夏朝的帝王太康居住的地方是都城斟璕,後來還相繼被后羿、夏桀居住,卻沒有實質性的文物,可以證明夏朝的歷史。

而,在1959年,考古學家徐旭先生在洛陽市的地級市偃師,發現了夏都斟璕的遺址——二里頭文化遺址後,不僅證明了夏朝是真正存在過的,並非歷史傳說,也將之前確定被發現的僅僅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期的中國歷史,直接往前推進到了公元前1730年~前1720年。夏都斟璕重見天日,也證明了洛陽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斟璕城一城一出,直接定下了華夏文明的乾坤!洛陽對中國如此的歷史影響,還不算大嗎?

"洛陽"對社會禮制的影響

除了歷史方面,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建立,也與洛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以周公設立的宗法制為源頭,用嫡長子繼承製,直接將天子的超然地位確立起來,這個制度後來也一直被封建統治者沿用,極大的穩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秩序。為了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他還借鑑前人的經驗,規定了諸侯國要向天子進貢、朝覲,而周天子則負責分封諸侯,定期組織狩獵、巡狩,表示自己天子的至高地位,有力的加強了周天子的統治,對當時來說是極大的社會進步。

不僅如此,周公還在洛陽制禮制樂,除了帶有封建色彩的定尊卑之外,他還使人分了親疏,教化人們的德行,對中國人的倫理道德、社會制度,提出了標準和規範,一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中國大地上的人們。

賈誼評價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 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認為周公的功績甚至可以說是超越了周文王、周武王,炎帝、黃帝之後,就屬他最厲害。而這些都是他在洛陽的土地上完成的。

"洛陽"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論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如何,首先要看那個地方的文化名人,以及這個名人在當地生活的時候,可有什麼貢獻。洛陽的名人太多了,文人墨客,劍客梟雄,美人美男,中國歷史上的太多熠熠生輝的名字,曾閃爍在洛陽的大地上,發光發熱,讓洛陽亦榮。

比如,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李聃,就生活在洛陽的大地上,他在當時東周的王城擔任東周的圖書館館長,博學多聞,後來以自己對天地的了悟,洋洋灑灑的寫下道家的經典《道德經》。這樣光輝燦爛的經典著作,在洛陽誕生,然後隨著歷史的足跡在中國發光發熱。

而老子的博文多才,在當時甚至,引來了中國的另一位大聖人的注意——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曾帶著自己的學生南宮敬叔,特意從今天的山東遠赴山水而來,只為向老子問禮,《論語》記載: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這是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滿含著一個年輕人對當時大牛的敬仰。

孔子問禮於老子後,受到很大的啟發,為他後來創立儒家學派的思想提供了基礎,在結束問禮回到魯國的時候,孔子的弟子問他有什麼體會,他說他讓我懂得了虛懷若谷,君子要有德行,不可驕傲,重色、玩物喪志都對一個的身心發展沒好處,這些觀點在孔子後來的額儒家思想中都有體現,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就提出要有寬容別人的雅量。

《史記》中對孔子的話有這樣的記載:"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關於這件事,現在洛陽還有一個"孔子問禮碑",專門來記載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思想家之一,是怎樣來進行精神交流,澤被後世的,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洛陽,洛陽亦榮。

"洛陽"對佛教的影響

洛陽是一座頗有佛緣的城市,中國的佛教自西方傳來時,是東漢時期,隨之而來的還有中國第一座官方寺廟的建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馬寺,它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建成距今已經有1900多年。除了它開天下先的身份,更多的是它的建立代表著西方傳來的佛教在洛陽臨胎下凡,完成了它中國化的進程,自此在中國大地上開枝散葉,對中國的歷史、文化、語言文字、文學形象的豐富,都產生了影響,讓中國的文化再歷史深度的縱橫兩方面的發展都得到了加強。

比如:讓文學作品中出現如來、觀音、十八羅漢,四大金剛,這樣的形象。梁啟超先生說:沒有博大精深,燦爛繽紛的佛教詞彙充實,就沒有中國漢語文化的成熟。另外,如今名震天下,聲名遠播於世界的少林寺也建在洛陽嵩山上,洛陽與佛教的緣分實在是源遠流長。

除了上述的人物和事蹟,另外影響中國封建王朝最後八百年時間的,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程頤程顥,也是洛陽人,他們生於洛陽,學在洛陽,聞名於洛陽,最後葬在了洛陽。他們的思想為後來程朱理學的發展點定下堅實的基礎,誕生後,對君權加以限制,讓為君者有了敬畏之心,讓中國人的氣節油然而生,為後世讀書人的品格立下標準和規範,讓人們知人之精神美醜,明人倫之親疏,這樣的大儒與洛陽息息相關,讓洛陽亦榮。

除此以外,洛陽還建立了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漢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闢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讓學在官府,變為學在民間,使得百姓有機會讀書、接受教育,讓辟雍講學成為萬千學子的嚮往之地,千古學術昌盛的代表。更有《三體石經》:用甲骨文、小篆、隸書三種字體,為後世甲骨文字義的對照做出巨大貢獻,讓中國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活了起來。

洛陽,一座城市,承載了太多中國的故事,中華民族的過去,人民提起它就有一股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重視古都的價值,認清古都的偉大之處.一個洛陽城,可以知中國的來處,就已經是極大的了不起!"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