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楚國枳地,位於今重慶市涪陵區,即使放在今天,涪陵也算不上是一個重要的城市。可是,在《戰國策 燕策》中卻有非常突兀的一句話:“楚得枳而國亡”。那麼,在春秋戰國時期,枳地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以至於成為楚國被滅國的導火索呢?

我們都知道,楚亡於秦。楚國被滅亡之前,秦楚兩國之間經歷了幾百年的血腥廝殺,尤其是公元前279年,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焚燬了楚國王族的墓地。楚頃襄王率餘部逃到陳(今河南淮陽),從此一蹶不振,直至被秦國徹底滅亡。那麼,由白起指揮的這次志在滅楚的戰役究竟是因何而起的呢?

讓我們把目光再轉向枳地。據《華陽國志 巴志》記載:“巴子時雖都江州(今重慶),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後為楚邑。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枳邑雖小,但卻是巴國先王陵墓所在之處,由此也可以證明,枳邑絕不是簡單的一個小邑,而是隱藏著極大的還沒有被世人發現的秘密。

上古時對鹽業的控制

據史書記載,“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坂(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其範圍都在今山西西南部,也就是歷史書中經常提到的河東一帶。這個地區在上古時期河道縱橫,水草豐美,確實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好地方。可是,除此之外,堯舜禹這三位上古帝王選擇居住在此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卻往往被大家忽視,那就是位於今山西運城縣的鹽池—解池。

解池,又稱為河東鹽池,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產鹽之地。在海鹽和井鹽技術還沒有發展成熟之前,河東鹽池所產之鹽就成為了當時統治者賴以控制各方諸侯的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鹽池所在地被列為永不分封之地。

上古時期的記載已經模糊不清了,我輩後人已無從得知圍繞著鹽池發生過什麼樣的爭鬥。但是,在周武王伐紂之前,周文王姬昌就在潛移默化的打鹽池的主意。

據《史記 周本紀》記載: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祇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

虞國和芮國在哪裡呢?正好處於鹽池附近。具體位置是:虞國位於今山西夏縣和平陸北一帶;芮國位於今山西芮城縣一帶。芮國的東部和虞國的南部都和鹽池接壤,這兩個國家有什麼事情決斷不了呢?除了鹽池利益的分配還能有什麼?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既然鹽池出產之鹽是一國重要的戰略物資,那麼,商紂王會眼睜睜地看著姬昌在那裡挖自己的牆角?

早在紂王父親帝乙在位的時期,商朝就開始了與東夷之間的戰爭。戰爭的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爭奪鹽的控制權。因為在此時,東夷已經發明瞭海水煮鹽法,並且價格遠低於鹽池出產的鹽。在東夷的大肆傾銷下,商王朝不僅喪失了大把的利潤,而且對位於西部各諸侯的控制力明顯減弱。因此,商王朝才開始了為期兩代,幾十年的討伐。

經過了兩代幾十年的討伐,紂王終於成功的在東夷打開了缺口,扶植了飛廉和惡來作為商朝利益的代言人來控制海鹽。為了反擊商朝的控制,東夷派出姜子牙作為聯絡人與周朝結盟,最後又利用幾十萬東夷俘虜在“牧野之戰”中反戈一擊,滅了商朝。

虞國和芮國對周朝的態度引起了紂王的警惕,因此,紂王下令鹽池北部的邘國(今河南沁陽)和黎(耆)國(今長治南部)進行干預。因此,姬昌才攻滅邘國和耆國,徹底穩固了對鹽池的佔有。也正是有了這個底氣,周武王才能在舉兵之初,就能匯聚八百諸侯觀兵於孟津。

西周對鹽業的控制

周滅商之後,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為了感謝泰伯、仲雍的讓位之恩,周武王決定在鹽池附近建立一個國家,來分封泰伯、仲雍的後人,封地就在今夏縣和平陸縣一帶。

據《史記 吳太伯世家》記載: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武王此舉,既有為了感謝泰伯、仲雍的讓位之恩的成分在內,又有把自己信任的人安排在鹽池附近代為管理的意思。

不過,有的歷史學者認為這個虞國不是泰伯、仲雍的後人所建,而是位於今陝西隴縣西周矢國的後裔東遷所建立的。筆者不同意這個觀點。虞字在上古時期有兩個讀音,一是ya;二是wu。ya音是雅言,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普通話,就像姜子牙,他的名字本來應該寫作姜子虞,按照雅言讀作ya。可是,孔子在著書立說的時候都是按照雅言編寫的,因此,姜子虞就寫成姜子牙了。

虞仲來自於吳國,這個虞字就是發的wu音,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吳仲才是,但是為了和吳國區別,才改成了虞仲,這也符合周武王想要在此分封虞仲感謝泰伯、仲雍的初衷,因此,虞國是由虞仲建立的無疑。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作為滅商的最大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在今山東的營丘。營丘故地筆者去過,三面環山,進出僅有一條通道,在軍事上確實易守難攻,但卻僅是自守之地。直到齊國不斷東擴,遷都臨淄之後,才利用魚鹽之利,一躍成為春秋大國。

燕國也是如此,在滅了薊國之後,其疆土已經擴張到了海邊,也有了魚鹽之利,也成為了春秋大國。魯國最初的封地在魯山縣一帶,後來為了進一步打擊東夷集團,所以又把魯國改封在了奄地,就是今曲阜。魯字的本意就是魚在擺尾的樣子,周王室的期望就是希望魯國像擺尾的魚那樣殺進東夷集團,控制鹽業。

所以說,周初分封的幾個大國,只要是有了鹽這項戰略物資,無一例外都是大國。像晉國、楚國、衛國等那時還只是一個小國而已,這也是周初分封諸侯時的偏心。至於秦國,那時候還不是諸侯,僅是周王室放在西邊的一個養馬的頭兒。

春秋時對鹽業的控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在這個時期,周王室雖然對諸侯們的控制能力下降,但是對鹽池的把控仍然是非常牢固。除了老牌親信虞國之外,早在周厲王時期,分封在今陝西寶雞附近的西虢已經東遷到了今河南三門峽附近,史稱南虢。

南虢地處黃河兩岸,北岸的部分與虞國牢牢把控鹽池,南岸部分控制周王朝進出關中的通道。南虢本是一小國,但是軍事能力很強大,其原因就是虢國是周王室的保鏢,其強大的軍力都是建立在鹽池豐厚的利益上的。

平王東遷之後,鄭國因為衛護有功,鄭武公被周平王封為卿士。鄭武公死後,其子鄭莊公接替了卿士的職位。如果鄭莊公能夠安於做個卿士,不過於擴張鄭國的地盤,相信周王室也不至於要把他卿士的職位拿掉,換上一向忠心於周王室的虢公。因為畢竟,上一代的虢公石父雖死於王事,但也是蠱惑周幽王亂政的奸臣之一。可是,鄭莊公的胃口太大了,他利用職權不僅侵吞其他國家,還利用分配鹽的權力來控制其他諸侯。

鄭莊公的心思周平王看得很清楚,於是,就利用共叔段反叛,鄭莊公回國處理內務的機會,重新徵召虢公入朝做卿士。這就激起了鄭莊公強烈的反彈,最終出現了“周鄭交質”這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荒唐鬧劇。以至於日後周桓王即位後,鄭國與周之間發生的繻葛之戰,皆是源於對解池鹽分配權地爭奪。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公元658年,晉獻公十九年,晉國滅掉了虢國;公元655年,晉國滅掉了虞國,終於佔領瞭解池。晉獻公是一位老成的權謀家。他很清楚,如果先滅掉虞國,那麼,晉國想要佔領解池的圖謀就會在第一時間暴露天下,勢必會引起包括周王室在內的各諸侯的反對。因此,晉獻公耍了個心眼,先滅掉了虢國。虢國平日依仗周王室的支持,不把其他諸侯放在眼裡,早就惹得諸侯們不滿。因此,先滅掉虢國,並沒有引起諸侯們的反對。待到時機成熟,晉國回軍又滅掉了虞國。這時候,諸侯們即使有心反對,可是,在連續吞併了兩個國家,實力急劇爆棚的晉國面前,也無能為力了。晉獻公連續滅掉虢國和虞國,就是假途伐虢的故事。

周王室在失去了解池和兩個強有力國家的護佑之後,徹底沒落了。其他諸侯見周王室服軟,也只能對晉國佔據解池一事表示歡迎。不歡迎也不行,除非你有能力把解池從晉國手中奪過來,不然,單純的抗議毫無用處,反而會激怒晉國,以後不賣鹽給你。晉國也因此,由一箇中等國家一躍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

戰國時期對鹽業的控制

公元前403年,我國進入了戰國時期。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就是發生在晉國的“三家分晉”事件。魏趙韓三家分晉之後,解池歸屬魏國。趙國、韓國還有其他小國都要依靠魏國的解鹽生存,這也是戰國初期魏國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解鹽,給魏國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使得魏國有財力支撐他的軍隊攻齊、滅中山。戰國初期,魏國幾乎稱霸。

可是好景不長,一直在鹽業上受到魏國控制的秦國在經過了商鞅變法之後,異軍突起,先是攻佔了魏國的西河,兵鋒直指魏國首都安邑,逼得魏國只得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後又不斷蠶食魏國疆域,直至公元前254年,魏國在河東地區最後一座城市吳城(今山西平陸縣北,即古虞國)陷落,魏國在河東所有城池全部被秦國佔領。解池,這座被諸侯們爭奪了幾百年的鹽池落入了秦國之手。魏國,這個曾經以鹽為手段來控制其他諸侯的大國,最終完成了由鹽的控制者到購買者的轉變,淪落到了需要仰仗購買齊國和楚國海鹽生存的地步。和韓國一樣,魏國失去了他重要的經濟支柱,也是一蹶不振,直至亡國。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單純從軍力來分析,趙國在當時的軍力是最強的。可是,由於鹽被魏國控制,使得趙國每年需要花費大量財力來購買,嚴重影響到趙國軍力的發展。此時,位於今河套地區的鹽池被發現,就是後世所稱的“花馬池”、“紅鹽池”,可是,河套地區卻被林胡、婁煩所佔據。為了佔領“花馬池”、“紅鹽池”,徹底解決本國的鹽荒,趙武靈王決定大力發展騎兵,以便於適應於林胡、婁煩等少數民族作戰,這就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根本目的。搶佔鹽池,才是“胡服騎射”真正的歷史作用,至於後世所說的“胡服騎射”起到了民族大融合的作用,那也只是間接的作用。

相對於趙國,韓國的命運就比較悲催。地盤最小不說,還被分割在黃河兩岸,境內又沒有鹽,始終處於魏國高價鹽的壓榨之下。並且還位於秦國出關的通道這個位置上,處於與秦國交戰的最前沿。

從人員素質上來說,韓國人在三晉中是最高的,史稱“地豐樂、人慧巧、兵甲犀利、文化優越”。可是,正是因為沒有鹽,韓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始終受到大國的操縱。

被逼無奈之下,韓國只得選擇自救,向東擴張。公元376年,韓滅鄭,雖然韓國始終沒有得到鹽池,但畢竟離鹽近了一步,可以吃上海鹽了。這對於始終受到魏國鹽控制的韓國而言,無疑在經濟上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但也始終沒有擺脫受別國鹽控制的局面。

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早滅亡的。韓國的滅亡雖然也有其他內外因素,但是其鹽業始終受到別國控制,缺少了一個立國的支柱性產業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韓國只能是被漸次削弱,直至滅亡。

相對於北方諸侯們對鹽的爭奪,楚國在建國之初,連爭奪的本錢都沒有。

楚國在建國之初,僅是一個封地為五十里的小國,楚國祖先篳路藍縷,立國不易。根據歷史記載,在楚國立國之初,疆域所在地的漢水流域稱霸的是位於巴地的巴國。巴國遠在長江流域,又怎麼會來到漢水流域呢?他們又怎麼有這麼強的實力呢?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楚國食鹽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從周王室控制的解鹽,二是巫縣的鹽泉。

巫縣鹽泉,是我國古代與解池齊名的鹽產地。在海鹽製作方法沒有被研究出來之前,巫縣鹽泉與解鹽堪稱我國鹽業史上的雙璧。

《山海經 大荒西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豊沮玉門。日月所入......有巫咸、巫彭......十巫從此升降。”

從銷售區域來看,解鹽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巫縣鹽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在上古時期,巫縣有個巫咸之國,這裡的人們不耕不織,卻能夠豐衣足食,被其他地區的人們視為樂土。其實,此地人主要是依靠鹽泉的產出來換取其他地區的物品,自然可以做到不耕不織,豐衣足食。

巫國人擅長製鹽,但卻不善於駕船,而巴人卻擅長於駕船和交易。因此,巫國人和巴人就聯合起來,一個負責製鹽,一個負責運輸和銷售。就這樣,巴人憑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反而吞併了巫國,建立了巴國。《史記》中記載的關於巴國廩君的傳說,其實就是一部巴人吞併巫國的歷史。

巴人憑藉著鹽業積累的大量財富,快速擴張,勢力從長江流域擴張到了漢水流域,楚國在立國之初,也需要仰巴國鼻息,成為巴國的屬國。直至楚國東擴,佔據了淮河流域,才算是解決了鹽荒,經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才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

位於西北的秦國,是受鹽壓榨最深的國家。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秦國用鹽成本都是最高的。要想徹底解決鹽荒,有兩條路徑可走,一是搶佔魏國的解鹽。可是,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國力孱弱,對此只能是有心無力;二是奪取巫縣的鹽泉。想要奪取巫縣的鹽泉,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是出函谷關,借道韓國,再通過楚國漢水流域的疆域才能到達巫縣,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秦國如果選擇這條道路,那麼,他的戰略目的就暴露無遺,勢必會引起包括韓國、楚國的瘋狂狙擊,即使最後成功,也會損失極大,得不償失;第二條道路就是翻越秦嶺,走漢中,通過蜀國疆域到達巫縣。可是蜀道艱難,攻取更是不易。好在當時蜀國國君(蜀國是從巴國分析出去的國家)比較蠢,相信了秦國要送給美女的鬼話,派人開山修路,自己給自己修出了一條亡國之路。這就是傳說中五丁開山的故事。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秦楚兩國對鹽業爭奪的焦點

公元316年,秦滅蜀。秦國滅蜀雖然有佔據天府之國富庶土地的目的,但最終要的原因還是要搶佔巴國的鹽泉。可是,秦國的這個目標卻被楚國提前洞悉了,因此,楚國幾乎與秦國同時起兵,在秦滅蜀的同時,滅掉了巴國,把國境擴張到枳邑,佔領了巴東地區全部的鹽泉,並在秦楚對立的情況下,全面禁止向秦國賣鹽。

楚國此舉,徹底激怒了秦國。據《六國表》、《史記 楚世家》記載:公元前308年,在對立了八年之後,秦國實在忍受不了缺鹽之苦,派十萬人馬與楚國爭奪巴東鹽泉,攻佔了位於安寧和鬱山的鹽泉,並在此地設置了黔中郡。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在秦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在設置之初,郡縣本沒有高低大小之分 ,只是功能不同。縣屬於民事管理區,而郡屬於軍事管理區,相當於後世的軍分區,由此可見,秦國對鹽泉的重視,專門設立了一個軍區來保護它的安全。

楚國當然也不能善罷甘休,於是集結重兵,從秦國手中奪回了鬱山鹽泉,秦國剛剛得到緩解的鹽荒又一次出現。這一次,秦國終於發了狠,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鹽泉問題,既然楚國屢次干擾秦國在巴東地區佔有鹽泉,那麼,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滅掉楚國。

公元前279年,秦國大舉伐楚。秦國的策略是:既然楚國屢次出兵救援黔中郡,那麼,我就直驅楚都,割裂楚國救援黔中的道路。所以,秦國此次兵分兩路,一路由白起率領,繞道韓國,直驅楚國郢都。此時的韓國在經過秦國的迭次打擊下,根本無力阻擋秦國借道。漢水一戰,楚軍大敗,郢都被攻破,楚國先王們的陵墓被秦軍焚燬。秦軍此舉,就是擺明了要滅楚。秦軍另一路在蜀守張若的率領下,沿江而下,攻佔了巫縣和黔中,全部佔據了巴東鹽泉。此役,秦國獲得了全勝。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楚頃襄王無奈之下,只得率與眾逃往陳地。但是,楚國並沒有放棄對巫縣鹽泉的爭奪。公元前278年,楚軍捲土重來,在大盜莊蹻的配合下,楚國又一次從秦國手中奪回了巴東鹽泉。可這一次,秦國的反應卻並不激烈,其原因就是秦國已經攻佔了原屬於魏國的解池,大大緩解了國內的鹽荒。同時,秦國此時的主要目標是關東諸國,也不想兩面作戰,又隨著李冰擔任蜀守,發明了井坑取鹽法,蜀地也可以製鹽了,並且鹽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極大地提升,這就使得困擾了秦國幾百年的鹽荒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

楚考烈王十二年,秦國再一次奪回了巫縣鹽泉。楚國在第三次失去了巴東鹽泉後,被迫再次東遷,遷到了原春申君的封地吳越之地,楚國由吃巫縣鹽變成了吃海鹽。莊蹻在配合楚國佔巴東鹽泉之後,被楚頃襄王委託負責治理這個地區作為獎勵。可是,秦國再一次攻佔了巫縣鹽泉後,阻斷了莊蹻迴歸楚國的道路,無奈之下,莊蹻只得率眾向西南退卻,在今雲南地區落腳,建立了古滇國。

鹽,看似是微小之物,但卻干係著一國的命脈,不可不察也!從有史記載以來,列國之間圍繞著鹽展開的爭鬥與廝殺尤以秦楚之間為甚。枳邑,正是因為有了鹽—這項極具戰略價值的物資而成為秦楚兩國反覆爭奪的焦點,也最終成為了楚國被秦國滅亡的導火索。

“楚得枳而國亡”,誠非虛言也!

“鹽殤”—楚國枳邑究竟有什麼戰略價值,成為了秦滅楚的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