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從來只聽過“戲中戲”,但你還見過更妙的操作嗎?《演技派》算是讓我見識了。


今年幾部演技類綜藝前後相繼開播,有經驗的觀眾難免對幾個節目有點一視同仁的意思。


看《演技派》我就覺得,《紫禁城裡的小食光》這個於正現寫的劇本,就是個綜藝節目裡的練手作品。


想不到,這是個“連續劇”。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看過1、2期的觀眾都知道,前面的演員選拔考核環節,其實都是為《小食光》做準備。經過正式的角色篩選之後,前幾期的節目內容就是呈現《小食光》的前期劇情和拍攝過程。


本來以為這是於正專門寫來給演員們的“練習作品”,沒想到從劇情上看,這個練習作品還是個“連續劇”。


第一二集交代清楚男主角張東官和女主角景嫻格格的前情往事,御膳房走火一事帶出宮女敏慧與姐姐的故事,一道炸芋頭糕交代清楚一個小故事。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今天新更的一期,則是侍衛春壽和宮女秀蘭一場騙局背後的故事,一道山海兜不僅連接了張東官和景嫻的往事,還承下了春壽和秀蘭的遺憾。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發現沒?這劇不僅有續集,還非常扣題。


一道菜講述一個故事,不僅說盡宮裡小人物的愛恨情仇,還非常巧妙地連接了男女主角的情感發展脈絡。


而且於正把自己拍《延禧攻略》的班底都搬了出來,演員服裝精細程度比肩《延禧攻略》,從光線到音樂到佈景,全部嚴陣以待。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因為題材涉及到美食,劇組甚至請到了《風味人間》的攝製組來專門拍攝美食製作環節。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在一部綜藝裡看到了一部如此完整又精巧的劇,觀眾真的是賺到了。


所以你現在要和我說,《演技派》和其他兩檔演技類節目相比,沒什麼兩樣,我是不同意的。


拋開“綜藝裡藏部劇”的設置來看,《演技派》從各方面來說和其他兩檔演技類節目都有質的差別。


先來說說觀眾認知裡,演技類節目的節目模式一般如何?


出演員劇本—後臺排練—棚內錄製現場舞臺表演—導師點評、大眾投票,不管幾檔節目怎麼變,基本形式和流程是不變的。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演技派》有什麼不同的呢?


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棚內觀眾的出現。


與其說它是一檔演技類節目,我倒想說它是一檔劇組工作實景再現的節目。


節目從第一期開始就是非常現實的“劇組演員面試環節”,幾位導師擔任的角色就是製片人、導演等角色。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順便誇一誇,節目組這種轉場動畫也做得非常有質感)



張頌文現場出題,直言就是想看演員現場發揮,看清他們的優缺點。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通過面試的演員選角色,角色相同的還要通過對同一個試題的演繹,才能最終拿到角色。


以上考驗環節都是棚拍,而到了《小食光》開機,就是真正的實景拍攝了。(一個拍攝週期實在說不上長的劇,居然也搞了個開機儀式)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而且從劇本來看,對比其他幾檔演技類節目,《演技派》啟用的這個劇本也是原創劇本,比起不斷地經典影視片段舞臺重現,很明顯這個形式更能激起觀眾的好奇心。


它還反映了,至少節目主創是在尋求創新和差異的,對於演員和觀眾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觀眾看演技類節目看的是什麼?不知道。


其實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定理給觀眾交待過。一檔節目為什麼而生,給觀眾看什麼,其實一直很模糊。


所以以往觀眾看其他演技類節目,只能隨節目內容發些感慨:


“某導演真會調教演員”。


“某演員原來演戲這麼好”。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而《演技派》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給觀眾看到底演員、演戲是什麼?


節目的舞臺感非常低甚至沒有,相反是一種劇組的雜亂感充斥其中。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第一期是演員面試環節,幾位導師的座位就是隨便拼湊的,攝製組的機位圍成一圈空出一塊地留給演員發揮,現場甚至還有劇組放道具雜亂的工具櫃。


進來面試的演員,甚至也透出些許“社畜感”。大多素顏,著裝隨意,爭取呈現一個最素的面貌給到製片人、導演來挑選。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實實在在的演員職場即視感。


張頌文的考題雖然出得隨意,但實際非常考驗演員表現力。一場哥哥\\姐姐去接偷東西之後被抓住的弟弟的戲,就能讓觀眾看到不同演員演繹對比的細微之處,至於哪一位動人,觀眾也在這個過程中看得清清楚楚。


這是在向觀眾展示,所謂演員演戲,考核的到底是什麼。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還有道考題我印象深刻。


為了讓一個沒經過系統訓練的新人明白什麼是演戲,張頌文藏了一個鈴鐺,分別讓他找了兩次。


一遍是知道鈴鐺在哪裡的找,一遍是懷疑鈴鐺還在上次位置的找,明顯就不一樣了。


張頌文非常生動地呈現給了觀眾,演員的表演就是知道答案的表演,而觀眾的觀看,是不知道答案的。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作為一個觀眾,我敢保證很多人都在此處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更別說接下來通過記錄《小食光》拍攝片場的點點滴滴了。


觀眾一直對演員這個身份抱有高度好奇甚至嚮往,但演員在劇組到底幹些什麼你知道嗎?


《演技派》告訴你。


主演早上5點到達片場開始化妝,戲份多的時候,一天裡轉場幾次,拍攝到次日清晨6點才能收工,睡不到4個小時,又要起床化妝迎接新一天的拍攝;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群演也不是好當的,一小時不到100塊的工資,需要配合主演不斷重來的場景,就要拿著道具一遍遍在背景裡經過。衣服不合身、需要隨時候場,那是常有的事。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原來演員和演戲的真實和本質,是這樣的。《演技派》給人一種解惑感,比起形式化的舞臺表演,這種節目形式呈現的新鮮感,對觀眾而言,是十分吸引人的。


而演員在這樣的節目形式裡能收穫什麼?


我一直對節目裡幾位演員反覆提及的一句話印象深刻:真聽真看真感受。


這樣的道理,可能作為一個表演系學生在入學初就被老師教導過,但對於大多數演員來說,能不能一直堅持這個基礎,是個問題。


不管演員們能不能做到,節目是徹底貫徹這個基礎,“逼迫”演員去做到的。


舞臺?不要。實景拍攝讓演員一遍遍踩點走位,感受角色情感。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主角?也不一定。於正堅持每個演員都應該演演配角的心理,我其實很認同。讓演員對角色和戲學會尊重的,從來不是在於戲多高貴,角色多出彩。


而是在於他們懂得去尊重每一個角色,能認真完成每一個角色拍攝現場的本分,這才是基礎。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演技派》在很大層面上就有別於一般演技類節目。比起消費年輕演員,讓年輕演員真實地經歷從劇組面試、角色選拔、劇組拍攝日常流程,更能教會他們何謂演戲,以及作為一個演員,經歷了那些最真實的東西,什麼是該堅持的。



對比其他演技類節目單調的評委指導和點評,《演技派》來得更真實用心。


《演技派》目前的豆瓣評分,我認為還是相當中肯的。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觀眾的評價,也是拋開偏見的中肯評價:


“不一定是非要神仙打架才是值得一看的”。


“選演員又不是選場景,最重要的難道不是演員有沒有認真演”?

“目前這幾個演員綜藝裡觀感最好的一部”。


演技類節目這麼拍,我舉雙手贊成


講句大實話,《演技派》是幾部演技類綜藝裡,我最後選擇觀看的。觀眾有的偏見,我一點不少。但等到真的看進去了,這檔節目總能給我“還可以這樣”的驚喜操作。


它隨時隨地透出的那點真,還真挺耐人尋味的,至少幾期看下來,讓人多了點對演員這個行業的感慨。


不信的,大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