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導讀: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7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2018年末至今,幻速、比速、長安鈴木、昌河鈴木、華泰、力帆,短短一多年時間,先後“倒下”了至少6個汽車品牌,還不包括“胎死腹中”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在2018年遭遇三十年不遇的車市大滑坡後,2019年更是迎來了“車市隆冬”,很多車企主銷車型大幅降價也救不了車市,無奈停產停工,甚至關門大吉。大品牌吃不上肉,小品牌湯也沒了!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國內汽車行業洗牌已經開始,大浪淘沙,看誰能笑到最後!這幾年車市太亂,不管原來是玩啥的統統上馬造汽車,都想分一杯羹,但市場的確是“無情”的。優勝劣汰,必然趨勢。倒下的某些國產車品牌,除了整體車市不景氣以外的客觀原因,更重要的本質是國產品牌已經整體提升到新階段,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之前可以隨便亂造車的國產車企確實會被市場洗禮,留下的都是不錯的國產品牌。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說實話,很多國產車都基本沒多少利潤的,怎麼再降價呀?又不是合資車,打個5折他們都能有利潤。很多國產車自身沒有核心技術,什麼都是買的,就是個組裝廠,怎麼能降低成本?關鍵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很理性,除去剛需不會盲目買車,市場優勝劣汰,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必然會倒下,明年將會倒閉更多。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近兩年,仔細看看豐田、本田、大眾的營銷戰略,不得不讓人欽佩!在車市下行初期的時候,密集發佈了幾款新款換代車,還都是高配低價,有效提高了產品競爭力,迅速霸佔了國內主要市場,同時也加速了其他車企的死亡,自己活的很滋潤。車企活下來,終究是要靠自身實力的!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說實話,個別不重視產品質量的車企早該倒下了,汽車雖然是一個交通代步工具,但是性能和安全係數一定要有100%的保障,如果把安全當兒戲,不好好提高整體質量,最後只有倒閉關門,優勝劣汰本來就是自然規律。

降價也救不了車市,一年時間倒下6家車企,國產車突然不香了?

汽車行業洗牌其實也很正常,回想一下國內手機市場的發展歷史:夏新、波導、摩托羅拉、諾基亞、TCL、愛立信!這些都是手機剛在中國普及時候的市場主機,經過幾年洗牌!華為、蘋果等已經佔領市場了,其他的基本上找不到了!洗車行業洗牌,適者生存,很正常!

小編總結:如今的國產車企,必須要加大主要部件的研發,走一條真正的國產車路,徹底推翻“簡配降本增效”的理念,企業管理就應該“精益求精、精工細作”,真正的發展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踏踏實實搞研發創新才是王道。您怎麼看呢?歡迎回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