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中:紮實推進殘疾人福利事業 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徐建中:紮實推進殘疾人福利事業 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成都報道

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追求。

“殘疾人是人類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奮鬥目標。”11月30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徐建中在第十三屆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論壇上表示,此論壇把“新時代與殘疾人美好生活”作為主題,重點圍繞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路徑策略展開研討交流,既體現了時代特色,又契合了時代要求,同時也遵循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對謀劃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發展戰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據記者瞭解,民政部是國務院殘工委副主任單位之一,是主管殘疾人事務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緊緊圍繞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時代主題,在做好傳統殘疾人福利工作的基礎上,聚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民政部門牽頭的四項工作任務和黨中央關於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發展殘疾人福利事業,提升殘疾人基本服務水平,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權益。

積極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

相比健康人群,廣大殘疾人不僅因為殘疾導致就業困難、經濟貧困,而且因為殘疾缺乏自立信心、難以融入社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迫切。

就此,民政部在推動建立並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加快發展、加快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加強殘疾人服務機構監督管理以及著力打贏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攻堅戰等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們與中國殘聯共同推動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也是緩解殘疾人基本生活困難和護理困難的重要制度安排,對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在全面推進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的過程中,建設了全國統一信息平臺,建立了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明確了相關政策的銜接原則與辦法,開展了重點督查和全面自查。”徐建中稱。

目前,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了制度、人群全覆蓋;多地已明確了補貼發放定期複核和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不同程度的擴大補貼覆蓋對象範圍或提高補助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全國信息系統已完成全國上線,實現了與全國殘疾人口數據庫、全國低保數據庫的共享對接,並納入了國務院辦公廳的中國政務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底,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惠及困難殘疾人1005萬人,重度殘疾人1193萬人。

此外,康復輔助器具是改善、補償、替代人體功能和實施輔助性治療以及預防殘疾的產品。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是包括產品製造、配置服務、研發設計等業態門類的新興產業。我國是世界上康復輔助器具需求人數最多的國家。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對滿足各類肢體及盲聾啞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顯著作用。

“我們推動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牽頭建立了由22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全力抓好政策創制、業務指導和督促落實,形成了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徐建中表示,目前,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支持體系初步建立,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集聚態勢逐步形成。

據記者瞭解,民政部還會同財政部、衛健委和中國殘聯印發了《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意見》,為解決精神障礙“三高兩低”(即:“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肇事率”和“低治療率”、“低康復率”)問題提供了基本路徑。目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已在全國各地逐步推開。同時,民政部會同人社部、衛健委和中國殘聯印發了《殘疾人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明確了殘疾人服務機構對象範圍、相關部門和單位管理責任,以及殘疾人服務機構服務提供、內部管理和監督管理的要求。這個管理《辦法》,不僅為殘疾人服務機構提供了工作遵循,也為廣大殘疾人在服務機構獲得專業、優質、規範的供養、託養、照料、康復、輔助性就業服務提供了法律依據,是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規章。

同時,貧困重度殘疾人精準脫貧,是整個脫貧攻堅戰最難打的硬仗。為此,民政部會同財政部、衛健委、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殘聯印發了《關於在脫貧攻堅中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精準確定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依託和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集中照護和社會化照護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加大貧困重度殘疾人康復工作力度。

增加制度供給和服務供給

今年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民政部門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

同時,結束不久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殘疾人幫扶制度。

就此,下一步,民政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殘疾人事業各項決策部署,繼續聚集不斷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增加制度供給和服務供給,促進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讓殘疾人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具體而言,徐建中從三方面進行了解讀: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會同有關部門,通過研究和探索創新制度設計、建立資金投入和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提高補貼發放信息化水平等方式,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切實解決貧困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的問題,逐步增強殘疾人兩項補貼在殘疾人民生保障方面“兜底線”的能力和作用。探索研究國家殘疾人監護制度和殘疾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全方位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權益。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協調加快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深化行業放管服改革,開展好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和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研製生產出更多方便殘疾人使用的輔助器具,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輔助器具支付體系。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推進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促進精神殘疾人擺脫疾病、迴歸社會。加強殘疾人服務機構監督管理,形成法律制度和標準規範相銜接的監管框架,不斷提高殘疾人服務規範化水平。

最後,進一步服務好脫貧攻堅大局。貫徹落實好《關於在脫貧攻堅中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努力為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或社會化照護服務。實施好新的“福康工程”項目,指導深度貧困地區省級民政部門嚴格按照實施管理辦法,做好相關工作,全力為殘疾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應有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