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主脉恒山

山则城西北十二里曰恒山,崒嵂南向,为州主山。——《睢州志》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中国山脉自西向东有昆仑山、祁连山、秦岭、伏牛山、嵩山,号称“中国龙脉”,睢州山脉从西北而来,地接杞县的一溜十八岗,杞县岗岭多沿惠济河两侧分布,这估计也是惠济河形成的原因。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 盂夷的故事

商朝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盂”和“盂方”。郭沫若考证,“所谓盂方者,乃殷东方之国也……地在河南睢县。”在恒山西侧周龙岗、鹿台岗等文化遗址中发现“盂国”的蛛丝马迹。春秋战国时期,在宋国有“盂亭”,址在涧岗恒山寺一带。

  • 汉朝的墓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涧岗三子庙王庄等地的村民在耕种期间经常发现汉朝墓地,墓群南北长一里,东西宽一百五十米,出土以陶器为多,另有空心砖、玉带钩、玉璧、铁剪、铁剑等。其文化层可上至龙山文化时期,恒山汉墓群被公布为睢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今恒山旧址

  • 李密的传说

据传说春秋时,宋襄公曾在此设立西行宫,隋末时期瓦岗军首领李密、王伯党、谢映登三人在此屯兵征战并埋葬于此,在恒山上还有三子庙。李密曾投靠济阳王伯当,在睢县民间还有李密坐景阳的传说故事。但据史书记载,李密、王伯当死后葬于浚县,此墓应该是其衣冠冢。

  • 恒山的秋猎

据《睢州志》记载,恒山在城北十里,林木蒙密,鸟兽居之,州人之猎者多往焉。恒山秋猎为睢州八景之一,有诗曰:“禾黍离离雉兔肥,恒阳鹰犬兢驰飞。秋高风翮随抟搏,尘净霜眸任指挥。自古居乡尤猎较,何人从此肯忘机。于今王道平如砥,显比三驱不合围。”目前睢县的恒山湖便是由此而来。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鸟瞰恒山湖

丘壑土岭

吾睢虽多平衍,然一丘一壑,饶有风流。——《睢州志》

  • 凤凰岭

今天的建设路古称鞍子岭,解放路古称凤凰岭,构成东西向主大街,长四公里,因有“凤凰城”、“扁担城”之称。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黄河在杞县决口,城中居民纷纷迁至城南凤凰岭高地上,几年时间迁居上千家。河南巡抚章焕来睢州巡视,下令在城南再筑一座新城,因新城位于凤凰岭上,城门命名皆与凤凰有关,民间俗称睢州为“凤凰城”。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 襄台

旧有睢州八景之襄台夕照,襄台为宋襄公望母台,为宋襄公所建行宫,泓水之战后,宋襄公病逝,死后葬于此,今开发有襄园,不再赘述。

  • 驼岗

旧有睢州八景之驼岗僧罄,驼岗在北湖东北角水中,南与襄园相望。形似驼峰得名,岗高数米,峰峦挺秀,绿水环绕。岗北原有桃花洞,岗南有甘菊泉,清冽宜茗。传说宋襄公曾在此游览,明朝时,这里由尼姑庵改建为锦襄书院,一时称盛。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 金锁岭

旧有睢州八景之金锁钟声,金锁岭本恒山余脉,地势窿起,因形似锁而得名,恒山演迤,隆然而高,北城枕其巅,衙署据其前。址在今睢县北湖公园北。

  • 袁山

旧睢州城南部一土岗,明末兵部尚书袁可立在此建陆园,亦名袁家山,明清以来,无数才子在此把酒问月,驻足感怀,乃睢州之灵山。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 吴公台

俗称凤凰蛋,在城北2公里处,城隍乡老北关村西北角,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九月,河南巡按御史吴悌下令修筑,供水灾时避难使用,所以被称为“吴公台”。上世纪被砖瓦窑厂烧砖所用,今已寻不到遗迹。

  • 涧岗

因村建于恒山支脉土岗上,河深若涧,临河险峻故名涧岗。魏晋南北朝时,这里发生了东涧大战,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先祖慕容垂在此建功立业,由于涧深土高,便于设伏,大败恒温。

  • 帝丘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在睢县城东北10公里,帝丘支渠东岸,沙河西岸,帝丘村所在。帝丘世传为帝喾之墓,一说是颛顼孙敬康王墓,大抵皆附会之说,不可信,为古时一土丘。

  • 厚台岗

又名后台岗,睢县城西南21公里,蒋河西岸,后台岗十字街西北角有襄王墓,明嘉靖《睢州志·山川》记载:“后台岗上有大冢,冢东南有一庙,塑像其中,盖宋襄公以下诸君后妃茔葬之所”,又说是楚襄王之冢。明清时期,厚台岗王行村王氏家族在睢州极为显赫,一门七进士,21名举人,据说粘了夏陵风水。

襄山毓秀

恒山之昆仑磅礴,驼峰之葱倩玲珑,土脉融结,人才辈出。——《睢州志》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驼岗携昆仑山龙脉磅礴之势,前有甘菊泉,乃灵秀之地,土脉融结,水脉外溢。明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学肖凤鸣在驼岗建锦襄书院。锦襄书院是明朝豫东第一所影响较大的书院,开启豫东数百年之风流,据说沈阁老(沈鲤)、吕夫子(吕坤)等在此求学,明朝状元吕楠等在此讲学,明末仅睢州一地中进士35人,出现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袁可立等达官贵人,崇祯十五年没于水,清康熙九年,郡人吴淇重建锦襄书院。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锦水襄山之间的锦襄书院首开先河,自此后睢州书院林立,科甲不断。锦襄书院后,睢州有正学、道存、绘川和洛学等书院,清朝前期(顺治、康熙、雍正)睢州出进士47人,而省会开封仅有28人,冠绝中州。

位于袁山之侧的洛学书院亦影响颇大,这里也是襄山土脉融结之地,洛学书院在睢州却不在其发源地洛阳,足见睢州洛学之盛。直至清末,黄舒昺讲学睢阳洛学书院,仍风靡一时,影响颇大,遗风直至今天。另外柘城亦有襄山,清末柘城建有襄山书院,不知柘城襄山与睢县襄山是否有关系。

睢县竟然还有“山”,说说睢县的“山”

小结

睢县位于平原,以“水”闻名,独缺山之气势,然丘壑土岭为睢县增添些许景致,古代风水上讲“恒山之昆仑磅礴,土脉融结,人才辈出”,山清水秀之地,往往激发人的灵感,意常在山水之间。今睢县北湖存有驼岗、襄台等岛屿,土脉融结之地,为北湖增添了一些灵气。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