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眾所周知,中國經歷千百年的傳承後,老祖宗們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奇珍異寶。它們不僅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也承載了中國的記憶。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不過,這些國寶有的在朝代的更迭中遺失,有的還深埋在地下還未被挖掘,有幸出世的,不是家傳之物,就是被盜墓者沾手之物。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在元朝時,忽必烈曾命玉石工匠製作了一個十分龐大的玉器,即便放在今日,也十分的罕見,當屬國寶。不過這件國寶過得可有些憋屈,在數百年間,它居然被當做了醃菜缸。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瀆山大玉海,中國元代玉器。又名玉甕、玉缽。器體呈橢圓形,高0.7米,口徑1.35~1.82米,最大周圍4.93米,約重3500公斤。當年忽必烈定都大都時,繳獲了無數的稀世珍寶。在這些珍寶中,有一塊重達5噸的天賜奇石。忽必烈認為這是祥瑞之兆,便讓能工巧匠用了長達五年的時間,把這塊特大的玉石雕刻成一個巨大的盛酒器皿。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瀆山大玉海原來被放置在廣寒殿中,元世祖忽必烈大宴群臣時所使用的酒器經常是它。隨著朝代的交替,瀆山大玉海的主人也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明朝萬曆七年端午前一天的一場大火,使廣寒殿突然倒塌,“瀆山大玉海”及其底座才被迫運走。“瀆山大玉海”被緊急轉運了出去後,世事變遷,此後又不知經歷了幾番周折,最後才流落到北京西華門外的真武廟中。

不知觀裡的道士是不知其來歷,還是其它原因,這個名噪一時的瀆山大玉海竟然被他們用來醃鹹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近一百年,直到康熙的時候,真武廟重修,才有人發現這醃鹹菜的“缸子”為玉製,道觀改名為“石缽庵”。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萬幸沒流失海外

直到乾隆年間,輔臣高士奇看到了大玉海絕非凡品,隨後查閱了資料,驚喜的發現此物正是丟失數百年的瀆山大玉海!他立馬將這件事上報給了乾隆,乾隆喜出望外,賜下千金贖回了大玉海,但其底座並沒有一同移回,而是又讓人用漢白玉重新做了一個底座,放在承光殿前。萬幸沒流失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