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长,给你添麻烦了。”说完这句话,他就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科长,给你添麻烦了。”说完这句话,他就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人物简介】曲长春,1957年11月生,1997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任书记员,先后获得昌图县“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铁岭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2006年11月13日,因肝癌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2007年9月18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追授“全国模范检察干部”、被省委追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座右铭】位不在卑,忧国则名。年不在高,有志则灵。投身检察,更显豪情。

生命定格在49岁

2006年11月13日,是曲长春生命的最后一天。上午,他还在单位上班,下午,因胸腔门静脉破裂导致大量吐血,被家人送入医院。弥留之际,他要求家人不要把病危的消息告诉单位,别给领导和同事们添麻烦。面对闻讯赶来的科长,曲长春只说了一句话:“科长,给你添麻烦了。”接着,曲长春就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在清理遗物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5年10月22日出具的一张肝癌晚期报告单把人们惊呆了。

曲长春从被诊断为肝癌到病逝,在这388天中,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388天,他始终战斗在反贪第一线,没有请过一天假。从医保中心调取的曲长春医保档案显示,这388天中,竟没有一次用药记录,也没报销过一分钱的医药费,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检察事业。

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追授曲长春“全国模范检察干部”“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大会上指出,曲长春同志是新时期检察人员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于平凡中见可贵,于细微处见精神,体现了检察人员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职业操守。他要求广大检察人员认真学习曲长春同志的事迹,大力弘扬曲长春同志的精神。

为自己准备三盆水

昌图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员额检察官葛晓东告诉记者,他对曲长春报到时在欢迎会上说的话记忆犹新,“到检察院工作,我为自己准备了三盆水:第一盆水用来洗头,就是要洗去旧的思维模式,完成从部队到地方的转变,尽快适应和熟悉新的工作;第二盆水用来洗手,保证在利益面前不伸手,不吃不拿、不贪不占;第三盆水用来洗脚,洗去征尘与疲惫,保证腿脚勤快,多学多做”。

曲长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曲长春自费购买了大量法律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法律知识。他还拜科里同事为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求教。靠着一股钻劲儿,曲长春很快就由一名检察新兵成为侦查能手、办案骨干。

病情从未向人说起

昌图县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任翟家新(原昌图县检察院反贪局综合科科长)回忆说:“曲长春从沈阳看病回来后,仍然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内勤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癌症晚期,他双腿严重浮肿,走路一瘸一拐,同事问起,他轻描淡写地说,‘长骨刺,贴点风湿膏就好了’。一次领导听说他吐血了,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满不在乎地说,‘没事,我不小心把牙龈碰出血了。’就这样,他把自己的病情掩盖得严严实实,瞒过了领导,也瞒过了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家人。”

昌图县检察院党组成员王丽卉(原该院反贪局副局长)告诉记者,曲长春的妻子患有多种疾病,瘫痪在床多年。儿子要读书,妻子得治病,一家三口还得生活。没办法,曲长春只好向兄弟姐妹借钱来维持生活。院里干警两次自发为他捐款,都被他退了回来。相反,县里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赈灾捐款和扶贫献爱心活动,他都积极参加。

“曲长春在反贪局工作了近10年,接触的案件至少百余件,直接协助查办的案件也有四五十件,经他手管理的收缴款有数百万元。在外人看来,如果他心眼‘灵活’些,家境就会改善很多,但办案组将收缴款交到曲长春手里后,他总是当天就交给院财会上缴国库。”王丽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