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為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昨日對外發布《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貿易效益顯著提升,貿易實力進一步增強,建立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標、政策、統計、績效評價體系。

從9大方面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

11月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發布《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我國未來3年的貿易發展進行部署。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9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導意見》已被審議通過。

該會議指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要強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大力優化貿易結構,推動進口與出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貿易與雙向投資、貿易與產業協調發展,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在《指導意見》中對上述內容進行了更為具體的闡釋,並提出“到2022年,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貿易效益顯著提升,貿易實力進一步增強,建立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標、政策、統計、績效評價體系”。

為達到這一總體目標,《指導意見》從加快創新驅動,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優化貿易結構,提高貿易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均衡協調,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培育新業態,增添貿易發展新動能;建設平臺體系,發揮對貿易的支撐作用;深化改革開放,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貿易環境;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堅持互利共贏,拓展貿易發展新空間和加強組織實施,健全保障體系等9個方面對貿易高質量發展進行要求與部署。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引領推動區域間融通聯動

在國內區域佈局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重大戰略為引領,推動區域間融通聯動。

東部地區要推動其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貿易高質量發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要支持其加快發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比重;對於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要提升其發展水平。

不僅是要提高區域發展水平,推動區域間融通聯動,《指導意見》還表示要推進貿易促進平臺建設,即: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斷提升其吸引力和國際影響力。拓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等綜合性展會功能,培育若干國際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境內外展會。培育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創新監管制度、服務功能、交易模式,帶動周邊地區增強進口能力。

探索在自貿區實施國際通行管理制度

2013年我國開始設立自貿試驗區,到今年8月再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後,我國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並實現沿海省份自貿區的全覆蓋。

對於這18個自貿試驗區,《指導意見》也有明確要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探索實施國際通行的貨物、資金、人員出入境等管理制度。積極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不僅如此,《指導意見》還要求優化國際市場佈局。繼續深耕發達經濟體等傳統市場。著力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合作,拓展亞洲、非洲、拉美等市場。逐步提高自貿夥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佔比,擴大與周邊國家貿易規模。綜合考慮市場規模、貿易潛力、消費結構、產業互補、國別風險等因素,引導企業開拓一批重點市場。

為保障貿易合作,《指導意見》明確要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構建。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推進商務、知識產權、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信息共享、協同執法的監管體系建設。建立經營主體信用記錄,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徵,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為支持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指導意見》表示中小企業要聚焦主業,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

對於行業龍頭企業,則鼓勵它們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逐步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要素資源、佈局市場網絡的能力。

在發展過程中,也要加快品牌培育。《指導意見》強調,要大力培育行業性、區域性品牌。在重點市場舉辦品牌展覽推介,推動品牌產品走向世界。加強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假冒偽劣工作,鼓勵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境外註冊。強化品牌研究、品牌設計、品牌定位和品牌交流,完善品牌管理體系。加強商標、地理標誌品牌建設,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

擴大中間品貿易規模

南都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在優化商品結構方面提出“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貿易。不斷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優化資本品、消費品貿易結構,擴大中間品貿易規模,發展和保護全球產業鏈”。

社科院亞太研究院研究員、亞太經濟組織與東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沈銘輝近日指出,數據顯示,中國從全球進口的產品中百分之四五十都是半成品,出口則以最終產品為主。但這一情況正在變化,中國越來越傾向於出口半成品和零部件,進口半成品的比重在穩步下降。

針對這一現象,《指導意見》也表示,加快推動智能製造發展,逐步從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品牌經營等環節攀升,穩步提高出口附加值。

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1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印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關鍵是發現各類市場準入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發現一起,推動解決一起。圍繞國家重大戰略,以服務業為重點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多措並舉推動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放寬。

在《指導意見》中,對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也有所關注,並表示要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不僅如此,還要深化服務貿易領域改革和開放,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完善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數字貿易發展。推進文化、數字服務、中醫藥服務等領域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完善技術進出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術貿易促進體系。加強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前提下,《指導意見》表示要發揮財政資金對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結合增值稅改革和立法,逐步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有序開展金融創新,提供多樣化、綜合化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穩步提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比例,擴大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拓寬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

採寫:南都記者 卜羽勤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