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忽悠遭打臉!吉藥控股及董事長孫軍吃罰單

11月25日,吉林證監局對吉藥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吉藥控股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吉藥控股董事長、總經理孫軍,董秘張亮,財務總監張忠偉給予警告,分別處以30萬元、30萬元及10萬元罰款。

信披忽悠遭打臉!吉藥控股及董事長孫軍吃罰單

受罰原因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事情要從今年7月份一起震驚醫藥界的收購案說起。7月11日,吉藥控股(300108,SZ)發佈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等方式購買修正藥業100%股權。因該交易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吉藥控股此後停牌10個工作日。

消息一經發出,業內一片驚愕。根據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的最新排名,修正藥業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排在第四位,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600億元,而吉藥控股不僅榜上無名,2018年營業收入還不到10億元。因此,這起收購案也被業界比為“蛇吞象”。

有意思的是,短短13天時間後,事情就逆轉了。7月24日,吉藥控股發佈公告稱,經各方充分論證,目前重組方案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面臨較大不確定因素。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但這並不代表這起收購案就沒下文了。在公告中,吉藥控股表示,待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具體實施細則出臺條件成熟後,再繼續推進謀劃上市公司控股權轉讓、籌劃發行股份等方式購買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事宜。

吉藥控股這一通操作,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7月25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發出關注函,詢問吉藥控股在申請停牌時是否對此次重組可能構成重組上市、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公司是否存在支付能力等情形予以考慮,公司在停牌期間具體論證事項,是否存在故意停牌、停牌不審慎、炒作股價等情形。

與此同時,吉藥控股也遭到了修正藥業的公開打臉。7月26日,修正藥業發佈聲明稱,其7月24日與吉藥控股簽署的“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之中並無後續再推進收購案的相關約定。也就是說,這起收購案到此結束,目前並無下文。

7月28日,吉藥控股在回覆關注函中承認,因經辦人員失誤,引用了《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修訂稿中的內容,導致信息披露錯誤。

而這一“失誤”,對吉藥控股來說“效果”不錯。因主動透露收購修正藥業這一利好消息,7月25日、26日,吉藥控股股票連續2日漲停。

不過吉藥控股未能以“失誤”為託詞矇混過關。8月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吉藥控股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並在11月25日收到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

值得一提的是,吉藥控股過去一年併購動作頻繁。公開信息顯示,其至少完成了6家公司併購,包括6.18億元收購普華製藥99.68%股權,2.3億元收購亞利大膠丸100%股權,此外,還將美羅藥業70%股權、海通製藥10%股權、亳州醫藥70%股權以及遠大康華70%收入囊中。

但大肆併購並未換來業績大幅提升。吉藥控股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淨利潤21.6億元,同比增長7.01%,扣非淨利潤卻只有4.5億元,同比大幅下跌54.49%,顯示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嚴重不濟。

而今年前三季度,情況進一步惡化:淨利潤為1.2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2.6億元,同比跌幅近1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