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鋼鐵業迎股市期市雙漲“暖冬”

從上週(11月18日~11月22日)開始,鋼鐵股一掃年初以來的頹勢,一度成為A股領漲先鋒。

截至11月27日收盤,Wind鋼鐵指數報1753.02點,最近10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達6.84%,大幅跑贏大盤。最近10個交易日韶鋼松山(000717.SZ)累計上揚37.97%,領漲鋼鐵板塊。八一鋼鐵(600581.SH)與安陽鋼鐵(600569.SH)緊隨其後,分別錄得16.11%和15.14%的累計漲幅。

期貨市場上,上期所螺紋鋼主力合約已連續4週上漲,從10月中旬的3260元/噸上漲至11月27日收盤的3596元/噸,月漲幅超過10%。

現貨市場上,進入11月以來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止跌回升,中旬以後大幅反彈。以螺紋鋼為主的多個品種價格拉漲,一舉扭轉市場頹勢。

根據鋼之家統計數據,目前國內華東、中南和西南市場20mmHRB400螺紋鋼普遍在4000元/噸以上,華北市場3800元/噸左右,東北市場保持3650元/噸左右。目前,全國螺紋鋼最高價格是廣州市場4850元噸,遠高於熱卷、普通冷軋、鍍鋅市場價格。

鋼鐵板塊之所以在年終歲末之際迎來一波上漲行情的原因是:國內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託底效應明顯。國家加大逆週期政策調節,基建項目加速落地,同時環保呈階段性趨嚴態勢。受北方環保限產的影響,鋼材供應縮量,但同時國內建築鋼材市場庫存下降,遇上年底基建趕工期,房地產投資韌性仍在,導致鋼材市場供需弱平衡狀態。

鋼之家網站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劉文魯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國內建築鋼材市場存在供需錯配現象,導致螺紋鋼市場價格反彈。進入10月份以後,市場各方一致看空後市,加快去庫存,導致當前國內市場螺紋鋼庫存處於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加上暖冬的因素,北方地區建築工程項目加快施工進度,趕工期,從而形成建築鋼材市場供需錯配。據鋼之家網站調查統計,11月21日,國內主要市場螺紋鋼庫存294.86萬噸,較國慶節後減少208.38萬噸,是螺紋鋼在歷史同期的最低庫存量。

供給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0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同比分別下降0.6%、下降2.66%和增長3.51%,日均產量與9月份相比分別下降4.69%、下降5.7%和下降4.83%。10月份我國棒材鋼筋產量雖同比保持較快增長,但環比產量增長已基本停滯;盤條線材產量環比明顯回落,拉低了建築鋼材市場總體供應。

下游需求端,國信證券認為,行業雖即將進入淡季,但當前需求仍保持較高水平,庫存下降至較理想水平。短期來看鋼價有支撐,特別是長材價格優勢相對板材更加明顯。尤其從A股鋼鐵板塊來看,三季度因為高原料價格,普鋼盈利大幅回落,四季度隨著鐵礦石價格迴歸,普鋼廠盈利或有所改善,特鋼企業盈利或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財務資產部副主任刁力指出,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粗鋼產量保持增長、進出口均有所下降、鋼材價格窄幅波動、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節能減排指標持續改善,但同時面臨產能釋放較快、企業效益明顯下滑和環保壓力加大等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普遍認為,後期建築鋼材市場需求轉弱是大概率。

據世界鋼鐵協會預測,2019年中國的鋼鐵需求將增長7.8%,達到9億噸,2020年中國的鋼鐵需求預計增長1.0%,達到9.09億噸,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年關將近,季節性建築鋼材需求淡季即將到來。預計國內鋼鐵需求提升幅度較為有限,不過低收益時期將有利於行業淘汰落後產能,提升行業整合佈局與結構優化。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衛日前表示,鋼鐵產業需要轉型升級,不僅包括環保、裝備及產品質量的升級,更多的是體現在鋼鐵產業生態圈的升級,而產融結合是鋼鐵產業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加大推動產融結合,加快產融結合創新。

目前已經上市了螺紋鋼、鐵礦石、硅鐵、錳鐵、不鏽鋼等10個期貨品種,廢鋼、烙鐵等品種也在積極籌劃中,大商所鐵礦石期權上市的步伐也越來越近。

展望2020年,刁力表示,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鋼鐵有效需求總體偏弱,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面臨較多障礙,鐵礦石、廢鋼及煤焦價格以及環保運行成本和物流成本仍將處於高位,提高鋼鐵行業經濟效益難度很大。目前,在下游鋼鐵需求不旺的背景下,鋼鐵生產原料端和鋼材銷售端價格的大幅波動已經對企業利潤產生很大影響,是生產經營中關鍵的風險之一,因此有必要採取措施控制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而利用期貨市場是鋼鐵企業有效管理價格風險的重要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