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數據的“暖冬”

國海研究 · 靳毅團隊

金融数据的“暖冬”

點評

央行公佈2019年12月份金融數據:

(1)新增人民幣貸款11400億元,市場預期11375億元,前值13900億元。

(2)社會融資規模21030億元,前值19937億元(新口徑)。

(3)M2同比8.7%,市場預期8.4%,前值8.2%;M1同比4.4%,前值3.5%;M0同比5.4%。

1、信貸投放:一升兩降,伴有結構優化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多增543億元,主要源於居民貸款的大幅增加、企業貸款的小幅減少和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的明顯下滑。具體來看,居民貸款增加6,459億元,同比多增1,856億元;其中居民短貸增加1,635億元,同比多增111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4,824億元,同比多增1,745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其大幅增加與近期商品房銷售額回暖有關。

對於企業貸款而言,12月新增貸款4,244億元,同比少增489億元,但內部結構出現明顯優化。其中企業短期貸款增加35億元,同比多增825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3,978億元,同比多增2,002億元;而企業票據融資增加262億元,同比少增3,133億元。

自8月份以來,企業中長期貸款一直處於同比回升的態勢,與商業銀行大量開展基建貸款、政府隱性債務置換貸款有密切關係。同時,在LPR改革下,商業銀行對貸款利率下降有預期,進而加大了對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側面反映出了部分製造業貸款需求有所回暖。

金融数据的“暖冬”
金融数据的“暖冬”

2、社融規模:除了信貸改善還有兩大變化

12月份新增社融規模21030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多增1719億元,主要受益於信貸規模的同比增加。社融口徑下新增信貸融資10565億元,同比多增1985億元。除此之外,本月社融數據還有兩大變化是:

1) 社融統計口徑的調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再次發生改變,將“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納入統計,與原有“地方政府專項債”合併為“政府債券”指標。可比的新口徑下,12月份政府債券增加3738億元,同比多增286億元。

2) 非標融資規模壓降進一步趨緩:12月份表外非標融資減少1456億元,非標融資規模仍在收縮,但同比少減219億元,表明收縮幅度有所趨緩。其中委託貸款減少1316億元,同比少減895億元,主要系去年同期基數較低;而信託貸款減少1092億元,同比多減604億元,這與2018年同期信託公司因資管新規衝量,和19年12月底到期量較大有關。

金融数据的“暖冬”

3、未來社融增速怎麼看?

12月末,M2同比增長8.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4.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2.9個百分點,這表明企業的流動性在進一步改善。

M1-M2剪刀差的擴大,一方面,與近期地產市場邊際回暖有關(居民部門的儲蓄M2逐步向開發商轉移M1);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企業流動性環境的改善。這些,也與政府持續進行逆週期調節有關。

1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51.31萬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10.69%,略微高於11月份數據(10.67%),其中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改善功不可沒。但是,房地產銷售回暖能否持續,以及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是否真正地改善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伴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疊加逆週期政策的推進,數據改善的趨勢仍在持續。下階段,應重點關注政府逆週期政策的節奏和力度。同時,也應警惕,未來數據持續改善後,央行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

金融数据的“暖冬”

風險提示: 1)經濟下行超預期;2)貨幣政策邊際收緊。

1.靳毅:大時代的落幕

2.靳毅:金融的潮汐

4.新資管時代的三大戰役(靳毅)

5.當棚改漸成往事(靳毅)

7.我們或將經歷的幾個變化

9.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1.銀行興衰--另一家被託管的商業銀行

2.銀行興衰!亞洲巨人的急速隕落!

3.銀行興衰--美國百年老店的坍塌

4.銀行興衰!被1英鎊收購的英國銀行業巨頭!

5.銀行興衰--利率市場化下的美國銀行業倒閉潮!

1.區塊鏈 + 數字貨幣

2.靳毅:數字貨幣30年!

3.靳毅:私人數字貨幣的本質與規律

1.【深度】從國內首隻違約債券說起(溫故知新系列之一)

2.【深度】擔而不保,壓倒私募債的最後一根稻草(溫故知新系列之二)

3.【深度】警惕企業盲目轉型——來自湘鄂情的啟示!(溫故知新系列之三)

4.【深度】從特殊收付款模式,看企業違約端倪

5.【深度】過度投資之殤

6.【深度】慎辨實控人風險

7.【深度】股權紛爭,蕭牆之禍

8.【深度】過度股權質押,飲鴆止渴?

9.【深度】揭秘技術性違約

10.【深度】存貸雙高難自洽

11.【深度】再談存貸雙高

1.房地產行業及企業信用分析框架

2.房地產債投資價值研究初探

3.房地產行業政策梳理

4.房地產企業資金鍊風險分析

5.房地產融資政策視角下的融資現狀

6.房地產企業“雷”怎麼排?

8.尋找優質區域型房企(華東地區I上篇 、II下篇 )

4. 從風險事件看城投違約博弈及信仰擾動因素

5. 城投業務模式變化及風險識別

7. 從兵團債違約看新疆城投區域風險

8. 城投債策略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