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晚年丁玲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作家。提起她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她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写作

2005年,燕山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由众多评论家和出版家组成评委,推出了"世纪文学60家评选"活动。不出所料鲁迅排名第一,张爱玲第二,其后是沈从文、老舍、茅盾、贾平凹、巴金、曹禺、钱钟书、余华等人。丁玲位列第39位,综合评分为62.5分。其中专家给出的评分为78分,读者给出的评分只有47分!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在当代的文学排位

文学成就自古以来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单纯以评分排列作家的成绩,肯定不是最好办法。因为每位作家的风格不同,很难"捏合"到一起进行对比。但毋庸置疑,作家的创作能力不同,又的确会有一个水平"高低"的区分,正如同蹩脚的诗人,进不了荣誉殿堂一样。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琳与母亲

丁玲最著名的作品是《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是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前者创作于"上海时期",后者创作于"延安时期"。前者属于青年的苦闷内心独白,后者则是描写土地改革的现实主义作品。前者在上海为丁玲赢得了很大声誉,后者则在国际上——尤其是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丁玲赢得了巨大声誉。丁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作家。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1950年代,丁玲在乡下

1936年,苦闷的丁玲几经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丁玲的到来在延安引起"轰动",很多人都知道丁玲是上海的"著名女作家",都来一睹"女作家"风采。丁玲不负众望,很快与延安各界人士搭成一片。她主动要求到前线去,学会了骑马。当年11月文艺协会在保安成立,丁玲担任协会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后,丁玲又担任团长,在陕西、山西两省展开文艺服务活动。延安时期也是丁玲文学创作的转折期,她写了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故事》、《在医院中》、《夜》等名篇,主编了《保安集》等文学作品集,受到当时文艺界的高度肯定。这其中丁玲最大的成绩是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创作完成。小说历时两年写作,1948年由光华出版社出版。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延安时期的丁玲

1952年2月,丁玲与曹禺一起到苏联参加果戈里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这已经是丁玲第4次访问苏联了。1948年底,丁玲去苏联参加第2届妇联大会;1949年4月去苏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当年冬天又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节。与前几次不同,这次丁玲没有了对苏联作家的那种仰望,更多的是平视。她与爱伦堡成了朋友,多次到爱伦堡家里做客。按照苏联方面的安排,丁玲等人还要到列宁格勒去参观,但丁玲提出要访问高加索地区,在等待批准期间,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从天降临: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了1951年度的斯大林文艺奖金,同时获奖的还有贺敬之的《白毛女》,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当然抑制不住地高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光荣是属于所有中国作家的,是对全体中国人民和作家的鼓励。"斯大林文艺奖金有50000元卢布,在后来召开的庆祝会上,丁玲宣布把全部奖金捐给全国儿童福利部!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在苏联参加会议,欣闻自己获得奖金

《太阳照在桑干河》为丁玲赢得了巨大声誉。前后在苏联印刷了50万册。随后又被翻译成乌克兰、立陶宛、罗马尼亚、捷克、波兰、蒙古、日本、匈牙利、德国等12种外国语言。斯大林文艺奖是苏联的最高文学奖,获奖作家可以不用排队购买商品,苏联人都会很高兴地让行。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的俄文作品

推广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到苏联去,主要负责人是周扬。当时周扬最欣赏的作品是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在很多场合都极力推荐。但在介绍《李有才板话》时,苏联人不太感兴趣。觉得写作风格过于"中国化",相反,他们对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西化"写法,更有兴趣。这多少让周扬感到意外。因为丁玲的获奖,苏联人更加熟知丁玲。丁玲前后5次访问苏联,苏联人对中国作家知道最多的就是丁玲,至于周扬和老舍等人,则知道地并不多。有一次,爱伦堡悄悄问丁玲周扬是做什么的,丁玲道:他是负责搞文学评论的!爱伦堡道:评论家都是寄生在我们这些作家身上的。明显没有把周扬看在眼里。还有一次,法捷耶夫宴请到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当介绍到丁玲时,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可见丁玲受苏联人欢迎的程度。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率领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在苏联参加会议

丁玲在朝鲜也很知名,第一次去苏联参加妇女代表大会时,就不断有朝鲜朋友询问:丁玲来了吗?事后丁玲回忆道:朝鲜来的作家很活泼,中国作家则相对严肃些。面对朝鲜朋友的询问,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插图

她的照片被苏联人挂在斯大林格勒文学馆里,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并列在一起。这曾让丁玲感到不合适,嘱咐工作人员把她的照片取下来但,但没有被接受。1953年,民主德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文学研究所,诗人田间提议挂一些中国作家的照片,其中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和丁玲4人,丁玲听说后要求把她的照片取下来,只能挂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的。这说明,那时候达到"国际声誉"的作家丁玲,在当时文学成就上的"排位"已经是第4名了!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丁玲在桑干河畔

丁玲的文学成就是公认的。她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任何作品都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名噪一时的作品,可能被渐渐淹没;不被看好的作品,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发现它的价值。这是艺术史上一个很独特、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在今天看丁玲的作品,可能比以前看得更加清楚:丁玲有她的局限性,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她的文学成就排位由最高时的第4,下降到现在的第39名,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都是很不错的作品。但能从这些作品里看出,丁玲长于心理描写,不擅长对现实生活的描摹。

丁玲文学地位为何下降35位?最高时排第4,仅次于鲁迅郭沫若茅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