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就在福建平潭!一张假的“逮捕令”让女子被骗走300多万元

案例:就在福建平潭!一张假的“逮捕令”让女子被骗走300多万元

如果您接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通知说自己涉及了某些案件,可以帮助私了,您会相信吗?尽管警方三番五次提醒,但还是有人轻易上当。近日,福建平潭市民甘女士(化名)就因为一通电话,一步步被“骗子”牵着走,最后被骗走了300余万元。

骗子冒充“民警”设电信诈骗陷阱

7月12日下午,甘女士在家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工商银行福建总行”的电话,对方称甘女士名下的武汉工商银行信用卡,有一笔18650元账单需尽快还款。一听是中国工商银行福建总行的电话,甘女士立即和对方解释自己没有办理过这张信用卡。

听完甘女士的解释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总行”工作人员告诉甘女士,其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要她打电话至武汉公安局报警并帮甘女士转接至报警电话。电话接通后,一位自称是武汉公安局民警的“李警官”以做笔录为由,让甘女士添加了其QQ号,并通过视频展示了自己的工作环境。看见“李警官”穿着警服坐在办公室的样子,甘女士确认了其“警察”的身份,并对“李警官”之后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随后,“李警官” 给甘女士发送了一张“逮捕令”,告诉她其涉嫌参与一起金融诈骗案,所涉及诈骗案的金额达200余万元,同伙人“张勇”已被拘捕,现在“警方”怀疑这笔赃款在她身上。

甘女士这下慌了神,急忙向“李警官”解释,自己不认识“张勇”,也未曾去过武汉,和该起诈骗案没有关系。“李警官”表示理解甘女士,称其相信甘女士是信息泄露不是诈骗,还给甘女士找了个“法子”——添加“张总”的QQ,称这位“张总”可以帮助甘女士。

按对方指示操作被骗300余万元

在甘女士说明来意后,“张总”跟甘女士说,由于她是异地报案,需要申请资金优先调查,甘女士要在QQ上向他告知其办理的所有银行卡及卡号,并将所下载的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全部卸载掉。

此外,“张总”还让甘女士办理了各银行的U盾与密码器,并给甘女士发送了一个网站链接,要其按照他的“指示”来操作。由于害怕被拘捕,甘女士不得不配合 “张总”,按他的要求来执行,并将银行密码器的动态密码及各类验证码透露给了对方。

后来,张总又以银行卡内资金未查询清楚为由,要求对甘女士进行二次查询。而这次,甘女士意外发现,自己该银行卡内的钱竟被转走了!当她向“张总”提出疑义时,“张总”却告诉她,这只是走下流水,并无大碍。并且,他还立马给甘女士发送了一张“取保候审”的文书,以此来稳住甘女士,这让甘女士再次轻信了“张总”的谎言。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张总”又以需要担保人为由,让甘女士找“李警官”做担保人,并要求甘女士往中国银行卡的账户里存入100万人民币,以此作为保证金。甘女士告知其没有这么多人民币,也没有地方能借。“张总”便向她提出去银行贷款的建议,还“热心”地教她如何办理,但遭到了甘女士的拒绝。

此后,“张总”便没了声响,直到甘女士再次向对方询问调查情况时,才发现所谓的 “李警官” 、“张总”等人的通讯信息全部无效,而银行卡里的3231099元人民币也不翼而飞,这才惊觉自己被骗了,连忙报警求助。

警方提醒

谨防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短信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办案,号码前面带有“+”或“00”,均是境外诈骗窝点的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呼入的网络电话。公检法等部门不会电话要求市民提供个人信息,也不可能要求市民以转账的方式,将钱打到某个安全账户。市民群众有任何疑问可随时拨打110核实。警官证是警察身份的证明,拘留证、逮捕证是法律文书,只有在现场执法中,民警当面向当事人出示,绝对不可能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当事人发送警官证、拘留证、逮捕证照片。

希望广大市民群众擦亮眼睛,学法懂法,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保护好银行卡号、密码、U盾等相关信息。只要是涉及金钱,都应再三确认,请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