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各位小主大家好,我是希夷你姨,一個沉迷於神話傳說不能自拔的大叔。

動物裡面特別是野獸裡面,黑色尾巴的我們見得多了,比如豬啊狗啊的,還有喵星人,全身黑色都不稀奇;黃色尾巴的也很常見,比如黃牛,還有黃鼠狼、松鼠都是黃色的。

但是有紅色尾巴的野獸實屬世間罕見,稀世少有。在《山海經》裡有六種奇禽怪獸,它們有的長著六隻腳,有的長著人臉豬身,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長著紅色的尾巴。


叢林歌王鹿蜀

出了鵲山不遠就是猿翼山,離開猿翼山再往東走三百七十里,就是杻陽山。這裡是一個風水寶地,礦產豐富,山的南坡有很多赤金礦,陰坡有很多白金礦。生長著一種野獸,樣子像馬但是白頭,身上的花色就像老虎一樣威風,長著一條紅色的尾巴,叫聲非常悅耳動聽,就像是有人在唱起一首民謠。

它的名字叫做鹿蜀,據說只要佩戴它的毛髮或者蹄子等物在身邊,就能多子多福,兒孫滿堂。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山海經·南山經》:“猨翼之山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鹿蜀就是杻陽山上的駐唱歌手,也是怪獸中最有音樂天賦的一個,山間之明月,水中的游魚,天空中偶爾劃過的一朵白雲,都有可能誘發它的靈感,立刻計上心頭,隨性作曲填詞,進而引吭高歌,聲振林樾。

所以在南山一帶,鹿蜀就是怪獸曲藝界的無冕之王,雖然從來沒有人給它頒獎,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實力。

六足赤尾的怪鳥

古之知己,有人鳴琴,自有人以歌聲相和。今有怪獸,有人高歌一曲,自有人以舞姿相迎。

鹿蜀擅長唱歌,就有動物善於跳舞,載歌載舞才算是狂歡。雖然遠在太行山,但是有一隻怪獸依然能夠憑藉心靈感應感受到鹿蜀的心聲,在遠處與它神交。這位就是太行山上的怪物(huán)。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北山的首山曰太行山,太行山的首山叫做歸山。歸山之上富有金玉,山麓多青玉。有一種叫野獸生活在這裡,樣子像羚羊,但有四隻角,馬尾鳥蹄,善於跳舞。它的名字叫做。

和在同一座山上的有一隻同樣長著紅色尾巴的怪鳥,它全身都是白色的,卻

有一條鮮豔的紅色的尾巴,足足長著六隻腳爪,經常大驚小怪一驚一乍的。它叫起來就像是在自責一般。它的名字叫做(fén)。

《山海經·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麢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善還,其鳴自。有鳥焉,其狀如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是善驚,其鳴自詨。

大脖子怪獸和人面豬身怪物

在舊社會,因為很多山區的水土中缺乏碘元素,人們生大脖子病的概率非常高。以前的老人開玩笑,有人的大脖子又大又長,軟軟的,晚上睡覺可以當枕頭。其實怪獸裡,也有生大脖子的。它就是陽山上的領胡

《山海經·東山經》記載,天池山往東三百里,有山名叫陽山,山上多玉石,山下多銅礦。有一種上古怪獸,樣子長得有些牛的神采,長著一條赤紅色的尾巴,它的脖子上有一大團贅肉,就像以前人們長的大脖子。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它的名字叫做領胡,其名自叫,據說吃了它的肉,可以預防癲狂症。

《山海經·東山經》:“天池之山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尾,其頸贅,其狀如勾瞿,其名曰領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人面豬身食人獸合窳

子桐山往東北走,穿過二百里,就來到了剡山。這裡有很多金銀玉石的礦藏。有一種蠻荒怪獸,人面豬身,黃色的身子,紅色的尾巴,叫聲很像嬰兒哭泣的聲音。它是一種吃人的異獸,有時候碰不到人,也會用蛇蟲充飢,當成自己的食物。

它的名字叫做合窳,只要是它出現,當地準會爆發特大洪水。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山海經·東山經》:“又東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滅蒙鳥和赤尾鳥怪

敖岸之山往東十里,就是青要之山,這裡本來是天地在人間的秘密城堡,有武羅神鎮守。這裡生活著一種怪鳥,名字叫做(yāo),大體上看起來跟野鴨有幾分相像,一身青色的羽毛,眼睛和尾巴都是紅色的

《山海經》中六種怪物,上古時期的奇禽怪獸,一個特徵世間少有


佩戴它的羽毛和鱗爪在身上,據說對待子孫有好處。

《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大荒海外,有怪獸滅蒙鳥,在結匈國北,其為鳥,青色赤尾。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