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今天上午,媒體突然爆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修訂2008版限塑令,不久後會公佈

,其中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被全部替代。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限塑令”範圍擴大,背後涉及千億市場

往前追溯,這份即將被修訂的“限塑令”即是指2007年12月31日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這份被群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

“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至今為止,“限塑令”已經發布1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5781元,而去年為36396元,漲幅高達230%,但塑料袋的價格卻與10年前持平;同時,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快遞外賣的興起,塑料垃圾還出現了增量。

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編織袋約53億條、塑料袋約245億個、封套約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國內使用的包裝膠帶一年可以纏繞地球1077圈。

網絡訂餐是另一大消耗源。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規模達3.58億人,2019年將超4億人,若4億人每人訂一次餐,一次需4個餐盒,一年就產生了16億的餐盒數量。而由於清洗難度大等原因,這些餐盒幾乎都與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很難回收。

數據顯示,中國塑料加工企業有10萬多家,從業人數約400萬人。中國每年的塑料消費超過1億噸,約佔全球消費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消費也達到了驚人的82公斤。

而根據業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改性塑料市場規模高達1335億元,按照年均增長率11.9%計算,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中美貿易摩擦、國內環保趨嚴、廢塑料進口禁止,同時受“限塑”新政即將出臺影響,對諸多改性塑料企業是挑戰也是機遇,近年來行業內也出現諸多大型併購案,國際巨頭在華投資也呈現不斷擴張的現象。

誰能吃上“新禁塑令”頒發後的第一塊蛋糕?

改性龍頭企業——金髮科技能否拔得頭籌?

金髮科技,第一家以改性塑料企業身份加入聚丙烯陣容,磁場強大;是否現有市場的玩法會被打亂呢?金髮科技的市場戰術是如何進攻的呢?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金髮科技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改性塑料龍頭,海內外合計產能超過200萬噸,技術能力和產品質量也均屬全球一流水平。

新材料業務步入收穫期


公司新材料品種分為四類: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和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全球禁塑令推行和國內垃圾分類試點的啟動點燃可降解塑料需求迎爆發期。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用於購物袋、廚餘垃圾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領域,是不可降解塑料的一種替代產品。

金髮科技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生物降解塑料供應商。

以上海、北京為試點城市,未來將在一線和二線城市全面推廣和要求垃圾分類,生物降解塑料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特種工塑的核心壁壘在於樹脂聚合技術,目前基本被海外大型公司所掌握,而國內生產水平較為落後,長期大量依賴進口,2018年國內總消費量超過了10萬噸,但產量不到2萬噸,自給率不足20%。

高溫尼龍主要應用於LED支架材料、連接器、汽車結構件、家電等領域,LCP主要應用於電子連接器,及5G通信中的天線、電路板基材等。金髮科技擁有5000噸級規模半芳香聚酰胺(10T和6T),另LCP產能3000噸。

寧波海越主要資產包括6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60萬噸異辛烷裝置和4萬噸甲乙酮裝置,以及配套的碼頭、儲罐、蒸汽和環保裝置。

丙烯產業鏈收入囊中

金髮科技於2019年完成對寧波海越的全資收購,將打通丙烯-聚丙烯-改性塑料全產業環節,既增加原料供應,同時節省丙烯高額的儲運費用,有利於發揮產業鏈協同優勢。

金髮擬在寧波海越(現已改名為寧波金髮)原生產規模基礎上新建“120萬噸/年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及改性新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主要建設60萬噸/年丙烷脫氫、80萬噸/年聚丙烯和40萬噸/年改性聚丙烯新材料生產線和配套設施,預計於2023年投產。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改性塑料穩紮穩打

金髮科技當前產銷量最大的業務板塊是改性塑料,佔2018年總銷量的比例超過90%;其中改性聚丙烯(包括車用和非車用兩大類)是最大的細分類別,佔比近50%。改性塑料下游多為汽車、家電等消費品,採購原材料是各種合成樹脂,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晴-丁二烯-苯 乙烯共聚物(ABS)和高抗衝聚苯乙烯(HIPS)等。

生物降解與改性塑料將迎來風口

國信證券:國內塑料改性率逐年提高,對改性塑料的需求也穩定增長。改性塑料的主要上游原材料是聚烯烴和聚苯乙烯樹脂,國內近年新增產能陸續投產,市場供給較為寬鬆,因此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行,有利於改性塑料行業恢復盈利空間。

中信建投:目前中國有上千家企業從事改性塑料生產,但產能非常分散,絕大部分為產能不足3000噸的小廠,萬噸以上生產企業只有不足70家,呈現典型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國內企業若想在技術、規模和產業鏈方面與國際化工巨頭抗衡,毫無疑問需要在龍頭企業中尋找機會。

今年5月,187國政府簽署協定,同意將限制塑料廢物貿易加入《巴塞爾公約》,以應對全球塑料汙染挑戰。全球很多國家或地區的禁塑令給出時間表,歐盟規定2021年起全面禁塑。中國也必將有所行動,因此,此次新版“限塑令”格外受業內關注。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根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EuropeanBioplastics的預測,到2023年生物降解塑料全球規模將由目前的91萬噸增長至130萬噸

,行業需求複合增速約為7%。部分知名企業已經開始研發生產一次性塑料的代替品。

生物基聚烯烴

利安德巴塞爾和Neste聯合宣佈生物基LDPE和生物基PP開始商業化生產

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化工和煉油公司之一利安德巴塞爾(LyondellBasell)和世界上最大的廢渣可再生柴油生產商Neste 聯合宣佈進行生物基聚丙烯(PP)和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商業化平行生產。這項合作是生物基PP和生物基LDPE的首次商業化生產。這個聯合項目使用Neste源自廢油和渣油等可持續生物基原材料的可再生碳氫化合物。

生物基塑料可用於食品包裝的生產。

一個獨立的第三方使用碳示蹤劑對聚合物產品進行了測試,證實它們含有超過30%的可再生物質。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利安德巴塞爾向多個客戶出售了在試驗中生產的一些可再生產品,其中之一是Melitta Group旗下子公司Cofresco,該公司擁有Toppits®和Albal®等品牌,這是歐洲家用電影領域品牌產品的領先供應商。Cofresco計劃使用Circulen Plus生物基聚乙烯創造可持續的食品包裝材料。

三井化工開發生物基聚丙烯(PP)生產技術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近日,三井化學在日本G20部長級會議上介紹了其生物基聚丙烯(PP)開發項目的概念。三井化學提出了一種商業化生產生物聚丙烯的新方法,包括髮酵各種生物質(主要是非食用植物),生產異丙醇(IPA),然後脫水得到丙烯單體。據三井化學介紹,與其他公司研究的其他生物質生產方法相比,這一方法可能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物基PP生產方法。

英力士宣佈生物基新系列產品

英力士烯烴和聚合物歐洲公司近期宣佈了生物基烯烴和聚烯烴新系列產品,以與食物生產無競爭的可再生生物原料為基礎。該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由德國的科隆工廠生產。

生物基原料佔比衡量了礦物燃料衍生的原料已被可再生或生物原料替代的程度。第三方認證機構將對原料經生產系統轉化為直接使用的烯烴和聚烯烴的過程進行跟蹤。

供應鏈中的每個步驟均已通過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RSB)的全面認證,以跟蹤可再生材料並確保其可持續性。最終產品將根據替代化石燃料的原材料進行歸類。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聚烯烴在一次性用品和包裝方面消費量很大,全球一致的禁塑令對聚烯烴行業的發展發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應對變化與挑戰呢?

2018年,全球生物基產品總體產量約為750萬噸,已經達到化石基聚合物的2%,未來潛力很大。到目前為止,幾乎每種化石基聚合物的應用都有生物基的替代品。生物基聚合物的產能和產量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4%,幾乎與化石基聚合物和塑料的增長率相當。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生物基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對苯二甲酸酯)(PBAT)在歐洲的產能會繼續擴大。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將被替代,金髮科技或成最大贏家

“基礎材料”向“複合材料”鏈條延伸將在未來幾年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也將是中國化工產業的新高點。

來源:第一財經、東方財富、數據寶、中信建投、國信證券、CCUS和生物能源材料、趙辰看週期、東南網、艾媒諮詢

聲明:本圖文內容來源於公開資料或者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若您發現圖文內容(包含文字、圖片、表格等)等對您的知識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