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今天上午,媒体突然爆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修订2008版限塑令,不久后会公布

,其中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被全部替代。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限塑令”范围扩大,背后涉及千亿市场

往前追溯,这份即将被修订的“限塑令”即是指2007年12月31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至今为止,“限塑令”已经发布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781元,而去年为36396元,涨幅高达230%,但塑料袋的价格却与10年前持平;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快递外卖的兴起,塑料垃圾还出现了增量。

2018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编织袋约53亿条、塑料袋约245亿个、封套约57亿个、包装箱约143亿个、胶带约430亿米,国内使用的包装胶带一年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

网络订餐是另一大消耗源。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3.58亿人,2019年将超4亿人,若4亿人每人订一次餐,一次需4个餐盒,一年就产生了16亿的餐盒数量。而由于清洗难度大等原因,这些餐盒几乎都与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很难回收。

数据显示,中国塑料加工企业有10万多家,从业人数约400万人。中国每年的塑料消费超过1亿吨,约占全球消费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消费也达到了惊人的82公斤。

而根据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改性塑料市场规模高达1335亿元,按照年均增长率11.9%计算,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环保趋严、废塑料进口禁止,同时受“限塑”新政即将出台影响,对诸多改性塑料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近年来行业内也出现诸多大型并购案,国际巨头在华投资也呈现不断扩张的现象。

谁能吃上“新禁塑令”颁发后的第一块蛋糕?

改性龙头企业——金发科技能否拔得头筹?

金发科技,第一家以改性塑料企业身份加入聚丙烯阵容,磁场强大;是否现有市场的玩法会被打乱呢?金发科技的市场战术是如何进攻的呢?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金发科技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龙头,海内外合计产能超过200万吨,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均属全球一流水平。

新材料业务步入收获期


公司新材料品种分为四类: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和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全球禁塑令推行和国内垃圾分类试点的启动点燃可降解塑料需求迎爆发期。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用于购物袋、厨余垃圾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领域,是不可降解塑料的一种替代产品。

金发科技是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生物降解塑料供应商。

以上海、北京为试点城市,未来将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全面推广和要求垃圾分类,生物降解塑料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特种工塑的核心壁垒在于树脂聚合技术,目前基本被海外大型公司所掌握,而国内生产水平较为落后,长期大量依赖进口,2018年国内总消费量超过了10万吨,但产量不到2万吨,自给率不足20%。

高温尼龙主要应用于LED支架材料、连接器、汽车结构件、家电等领域,LCP主要应用于电子连接器,及5G通信中的天线、电路板基材等。金发科技拥有5000吨级规模半芳香聚酰胺(10T和6T),另LCP产能3000吨。

宁波海越主要资产包括6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60万吨异辛烷装置和4万吨甲乙酮装置,以及配套的码头、储罐、蒸汽和环保装置。

丙烯产业链收入囊中

金发科技于2019年完成对宁波海越的全资收购,将打通丙烯-聚丙烯-改性塑料全产业环节,既增加原料供应,同时节省丙烯高额的储运费用,有利于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

金发拟在宁波海越(现已改名为宁波金发)原生产规模基础上新建“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主要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80万吨/年聚丙烯和40万吨/年改性聚丙烯新材料生产线和配套设施,预计于2023年投产。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改性塑料稳扎稳打

金发科技当前产销量最大的业务板块是改性塑料,占2018年总销量的比例超过90%;其中改性聚丙烯(包括车用和非车用两大类)是最大的细分类别,占比近50%。改性塑料下游多为汽车、家电等消费品,采购原材料是各种合成树脂,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晴-丁二烯-苯 乙烯共聚物(AB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等。

生物降解与改性塑料将迎来风口

国信证券:国内塑料改性率逐年提高,对改性塑料的需求也稳定增长。改性塑料的主要上游原材料是聚烯烃和聚苯乙烯树脂,国内近年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市场供给较为宽松,因此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有利于改性塑料行业恢复盈利空间。

中信建投:目前中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产能非常分散,绝大部分为产能不足3000吨的小厂,万吨以上生产企业只有不足70家,呈现典型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国内企业若想在技术、规模和产业链方面与国际化工巨头抗衡,毫无疑问需要在龙头企业中寻找机会。

今年5月,187国政府签署协定,同意将限制塑料废物贸易加入《巴塞尔公约》,以应对全球塑料污染挑战。全球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禁塑令给出时间表,欧盟规定2021年起全面禁塑。中国也必将有所行动,因此,此次新版“限塑令”格外受业内关注。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Bioplastics的预测,到2023年生物降解塑料全球规模将由目前的91万吨增长至130万吨

,行业需求复合增速约为7%。部分知名企业已经开始研发生产一次性塑料的代替品。

生物基聚烯烃

利安德巴塞尔和Neste联合宣布生物基LDPE和生物基PP开始商业化生产

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化工和炼油公司之一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和世界上最大的废渣可再生柴油生产商Neste 联合宣布进行生物基聚丙烯(PP)和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商业化平行生产。这项合作是生物基PP和生物基LDPE的首次商业化生产。这个联合项目使用Neste源自废油和渣油等可持续生物基原材料的可再生碳氢化合物。

生物基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的生产。

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使用碳示踪剂对聚合物产品进行了测试,证实它们含有超过30%的可再生物质。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利安德巴塞尔向多个客户出售了在试验中生产的一些可再生产品,其中之一是Melitta Group旗下子公司Cofresco,该公司拥有Toppits®和Albal®等品牌,这是欧洲家用电影领域品牌产品的领先供应商。Cofresco计划使用Circulen Plus生物基聚乙烯创造可持续的食品包装材料。

三井化工开发生物基聚丙烯(PP)生产技术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近日,三井化学在日本G20部长级会议上介绍了其生物基聚丙烯(PP)开发项目的概念。三井化学提出了一种商业化生产生物聚丙烯的新方法,包括发酵各种生物质(主要是非食用植物),生产异丙醇(IPA),然后脱水得到丙烯单体。据三井化学介绍,与其他公司研究的其他生物质生产方法相比,这一方法可能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物基PP生产方法。

英力士宣布生物基新系列产品

英力士烯烃和聚合物欧洲公司近期宣布了生物基烯烃和聚烯烃新系列产品,以与食物生产无竞争的可再生生物原料为基础。该产品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由德国的科隆工厂生产。

生物基原料占比衡量了矿物燃料衍生的原料已被可再生或生物原料替代的程度。第三方认证机构将对原料经生产系统转化为直接使用的烯烃和聚烯烃的过程进行跟踪。

供应链中的每个步骤均已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SB)的全面认证,以跟踪可再生材料并确保其可持续性。最终产品将根据替代化石燃料的原材料进行归类。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聚烯烃在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方面消费量很大,全球一致的禁塑令对聚烯烃行业的发展发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应对变化与挑战呢?

2018年,全球生物基产品总体产量约为750万吨,已经达到化石基聚合物的2%,未来潜力很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每种化石基聚合物的应用都有生物基的替代品。生物基聚合物的产能和产量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几乎与化石基聚合物和塑料的增长率相当。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生物基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对苯二甲酸酯)(PBAT)在欧洲的产能会继续扩大。

一次性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将被替代,金发科技或成最大赢家

“基础材料”向“复合材料”链条延伸将在未来几年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也将是中国化工产业的新高点。

来源:第一财经、东方财富、数据宝、中信建投、国信证券、CCUS和生物能源材料、赵辰看周期、东南网、艾媒咨询

声明:本图文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者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若您发现图文内容(包含文字、图片、表格等)等对您的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侵犯,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