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是我國道教鼻祖,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後人尊稱他為"太上老君"。他的傳世之作《道德經》對後世影響深遠,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所以也叫老聃。他是春秋末期陳國(後為楚國)苦縣人,老家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

老子在周王室做過管理書籍的官,可以說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加上他善於動腦筋,智商和情商都特別高,說話很有見地,在當時屬於教授級別,老子的名氣非常大,就連孔子都向他請教。

後來,老子看不慣東周王朝的腐敗,便騎著青牛四處雲遊,有一天路過一個村莊時,他的青牛"哞哞"直叫,說啥也不走了。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心中納悶,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到村子裡向人們求助,鄉人中有專為牲畜治病的獸醫,看過之後不慌不忙地告訴老子,青牛並無病症,只是要下牛崽了。

老子雖然學識淵博,但對牛生崽子這種事兒束手無策,淳樸敦厚的鄉民們把老子請到家中熱情款待,村中獸醫找鄉鄰幫忙接生,青牛順利產下一頭小牛。

因青牛剛剛生產身體虛弱,老子無法繼續趕路,只得在村中住了下來,閒暇無事,他便給鄉民們講學。當鄉民們得知他就是名聞天下的老子時,對他更是尊重有加,大家得空便聚到一起,聆聽老子講經傳道。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老子的青牛被鄉民們養得又肥又壯,小牛也歡蹦亂跳了。老子向大家辭行時,感念鄉民們對自己的悉心照顧,便把小牛留給鄉民讓他們耕田用,鄉民們為了紀念老子,就把自己的村子叫做"牛留村",後來,村子人口多了分作前後兩村,前面的就前牛留村,後面的叫後牛留村。

時間久了,人們漸漸簡化成了"前村"、"後村",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浚縣善堂鎮的前村和後村。前村現有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奶奶廟碑記載,古時這裡叫做牛留村。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在浚縣前村留下小牛後繼續雲遊,路過函谷關的時候,關令尹喜留住老子住了幾日,請他寫本書再走,老子用幾天的時間完成了5000字左右的《道德經》送給尹喜,然後騎著大青牛出函谷關西去了。

如今的前村和後村早已告別了用牛耕田的時代,村子早些年就形成了尖椒種植基地,靠經濟作物提高了農田收入,近年來,不少家庭又投資四五十萬元買輛大貨車搞起了運輸,人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老子的牛留在了浚縣這個村子

這裡的鄉風淳樸,人們祖祖輩輩知書達理,很多人都說是兩千多年前老子的教化,一直延續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