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伙高中毕业回家种红薯,承包600亩地,上百女工争着当媒婆


近日,作者路过河南省汝阳县某村,看到几十名村民在地里忙碌,场面非常壮观。要知道,现在的农村大都是留守老人,每家种的地,也都不是很多,近百口人同时在地里干活,颇有点老人们说的“生产队大集体”的感觉。走近了,原来是在装红薯,怎么现在才收红薯呢?一位阿姨告诉作者:“老板种的红薯太多了,刚开始找不来人手装,现在别家都忙完了,才给他家干,除了这块地,另外一个村子的地里还有三十多个人呢。”

往编织袋装红薯就得100多号人,这老板究竟种了多少红薯?阿姨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一下。“20亩?”作者小心翼翼的猜测。“啥呀,20亩才多少一点儿呀,你只怕没有种过地吧?看见没有,就这一块地,也不止50亩……”阿姨指着地里面开拖拉机的小伙说:“那就是老板,还没结婚,可能干了。家里承包了600多亩地,都是种的红薯。”

不都说种地赔钱吗,怎么这位小哥还有胆量种这么多地?阿姨一边干活一边说:“种地不挣钱是看跟谁说的,种的少,老办法,肯定挣不了钱。我都跟着人家干四五年了,一天80 ,你算算,不挣钱,敢用这么多人?”


在阿姨的指点下,作者发现:上山的小路,刚好把两种不同土质的耕地分开。山上的土壤是白色的,犁过的土地看起来很蓬松,小路下面的是红色的黏土,两块地里种的红薯品种也不一样。上边白土地不耐旱,种的红薯是紫色的,表皮看起来不是很圆滑,下面这块地,种的红薯确是很鲜艳的红色。

“这是新品种红薯。俺老板跟农科院的专家一起开发的,他们叫萝卜,不是,是叫啥呀……对了,水果红薯。这红薯吃着可甜,有水果味儿,上笼蒸一蒸,外面皮晒干,啥时候都能吃。”作者在网上见过这种红皮红心的红薯,价格挺贵的。“那可是得贵,这都是二代苗,培养不出来三代苗,红薯苗都一块多钱一颗呢,你尝尝。”

阿姨以为作者是来买红薯的,聊了好大一会儿,介绍了几种红薯的不同吃法,甚至直接用粘了泥土的手,捡起来一小块红薯,搓掉表面的土,再用上门牙啃掉表皮,吃了起来。“拿点吧,小伙子,不会亏,在地里头,我能给你多装两块儿,你要是到厂里或者到集上,2块钱一斤,人家可不给你搞价钱……”


“俺老板高中毕业就回来种地了,以前老话都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阵暂可不中了,人家都是机械化,惹开着碎草机,过一遍,红薯秧都打成碎草了,他爹一会儿开着刨红薯机,来刨红薯,碎叶子直接埋到土里,可美呀,省事!俺就是光装。这么多地,要是叫人刨,我哩乖乖呀,那不使死球了……”尽管作者没有卖红薯,阿姨还是给作者讲了很多。

“俺老板还没有结婚呢,俺家里是没有侄女、外甥女,那不,那几个死鬼媳妇,都想着给俺老板当媒婆呢。想着自家侄女跟了惹,不用出去打工。你还没去俺窖上看看,最大那红薯窖,大汽车都直接开进去。俺这水果红薯,广东的老板都来拉,老板别看年轻,是真有本事……”老阿姨远远望着年轻老板,眼神里流露出一种不一样的光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