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降息,楼市、股市如何演绎?

我们就知道,如果我们要参与股票,需要股票提供比国债更高的回报率,因为我们为了投资它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所谓的高风险高回报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回报率的差值,就是前文提到的股权风险溢价。它反映的是投资者要求投资这类资产获得的补偿。

比如投资者希望股票的回报率是9%,而国债收益率是4%,那么5%(9%-4%)就是股权风险溢价,就是你希望获得的补偿。

看上去股权风险溢价只是个差值,但要理解他并不容易,根据DDM模型,股权风险溢价=β* 风险评价/风险偏好。其中,风险偏好是影响风险溢价最主要的因素。

风险偏好依赖于很多因素,比如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厌恶风险的程度。而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又依赖于资产本身属性和外界宏观因素等。

比如一个人生性保守十分厌恶风险,那么他的风险偏好就低。再比如宏观经济刚刚复苏,或者国家出台重磅改革政策,这时股票类资产的不确定性变低,人们信心恢复,风险偏好会提升。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决定股票价格的核心要素有3个,分别是:企业盈利能力、无风险收益率、风险偏好。

对股市整体来讲,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无风险收益率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风险偏好和投资者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和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DDM模型的价值,不在于利用它准确计算股票价格,因为你根本无法准确计算。企业盈利是未来发生的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准确估计。无风险利率也在时刻变化,风险偏好更是个动态变量。

这个模型真正的意义,在于给投资者建立了一套完成的思考框架。提醒我们分析市场时,要抓住这几个核心变量变化方向。

03

牛市会不会来?

有了前文的铺垫,我们终于可以讨论牛市来不来的问题。

1)企业盈利大概率触底

当下企业盈利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分别是时间维度和社融维度。

先来看时间维度。历史来看,企业盈利的下行周期为7到8个季度,而本轮企业盈利增速的下行周期已经9个季度,已经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这轮企业盈利回落时间已经足够长。

央行连续降息,楼市、股市如何演绎?

从社融增速和企业盈利的关系来看,社融增速的拐点,领先盈利增速1到2个季度。本轮社融增速的拐点,出现在今年1季度,而当下企业盈利增速低点已经超过社融增速低点2个季度。

这里稍微解释下社融增速和企业盈利间的关系。社融,全称为社会融资总额,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实体经济拿到钱以后,才会去做投资和扩大生产,进而使得经济逐步活跃,企业盈利开始回升。所以,社融是企业盈利回升的领先指标。

央行连续降息,楼市、股市如何演绎?

不过,由于今年由于贸易摩擦等因素,企业融资意愿并不强烈,社融增速经历了年初的走强后,后劲不足。此外,10月经济数据也不太理想。所以,本轮企业盈利能否如过去那样出现明显回升,需要再观察。但企业盈利已经大概率触底。这意味着指数深度调整概率较小。

2)无风险利率逐步下滑

如前文所述,无风险利率和央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近期,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频吹暖风。

这也使得近期代表无风险利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缓步下行,从10月31日的3.31%下降到3.17%。

央行连续降息,楼市、股市如何演绎?

而这一系列操作,是建立在较高通胀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当下非洲猪瘟依然严重,猪价暴涨使得CPI冲到3.8%的高位。根据券商测算,本轮通胀压力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二季度后才可能减轻。也就是说,理论上想看到央行货币宽松,最快要等到明年二季度后。

所以,近期的连续降息,属于超预期事件。这解释了为什么近期各大指数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3)风险偏好有望回升

前文我们提到,风险偏好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既依赖于投资者自身厌恶风险的程度,也依赖于资产本身风险水平的高低。

从目前来看,影响股市风险水平的因素有两点,分别是贸易谈判问题,以及国内改革问题。

贸易谈判是这两年市场波动的核心变量之一,近期虽仍有反复,但股市对这一消息敏感度正逐步降低,这从消息出来后股市波动收窄可以看出。

国内改革方面,毋庸置疑,从今年年初政治局会议集体学习谈金融供给侧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是未来一个阶段最值得关注的政策领域。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在于,一方面,在金融供给过剩,或者说给资金扶持过多的领域继续去产能(比如房地产、国企、地方政府);另一方面,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供给质量,最终为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供动力。

也就是说,金融供给侧改革让资金流向它该去的地方,中长期来看这对降低经济风险有重大帮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中期有好处的事情,对短期就未必了。最典型的就是近期针对再融资的松绑,受此消息影响,11月11日指数跳空大跌。

长期来看,松绑再融资,有利于解决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反过来想,当下市场本就低迷,选择此时放松再融资,也可能会率先增加市场的股票供给,这将考验市场的承接力。

所以,针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中长期会降低市场风险,但是短期某些政策的出台,会对市场构成一定冲击。

04

小结

DDM模型是一个刻画市场的良好模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市场的框架。

当下,企业盈利处于低位等待反转,无风险利率已经开始下降,短期有再融资事件冲击影响风险偏好,市场可能维横盘震荡格局。

但中期来看,随着企业盈利的企稳,明年二季度后货币政策有望加大宽松,市场参与者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风险偏好逐步抬升,市场有很大概率走出一波有力的行情,”牛“转乾坤有望成为现实。

短期震荡,中期走牛,应该是对当下市场的一个概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