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計劃:新中國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一五”計劃:新中國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一五”期間,鞍鋼興建的第一座大型軋鋼廠生產能力迅速超過設計標準。圖/新華


“一五”計劃

新中國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宋春丹



毛澤東曾說:“國難思良將,家貧思賢妻。”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想到的是陳雲。

1954年2月12日,春節剛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宣佈成立“編制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八人工作小組”,由陳雲任組長。

毛澤東要求,從2月15日算起,用一個月時間,拿出五年計劃綱要草案稿。陳雲、李富春覺得時間太緊,壓力太大,請求延長一些時間。毛澤東只同意延長5天。

難怪毛澤東著急。“一五”計劃是1953年到1957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進入1954年了,卻連初稿都沒拿出來。

這就是極具特色的“一五”計劃:先執行,後計劃;邊計劃、邊執行。

缺席第四稿


陳雲領導了“一五”計劃前三稿的編制,但缺席了第四稿。

1951年五六月間,為落實中央“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方針,在周恩來、陳雲、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劭文六人小組領導下,由陳雲擔任主任的中財委對五年計劃進行粗線條試編。當時抗美援朝戰爭還在進行,全國經濟建設的大局未定,特別是還未能徵得蘇聯的援助,因此,這個計劃綱要還不能算一個正式的計劃。

1952年7月,陳雲領導中財委試編出《五年計劃輪廓草案》25本小冊子。周恩來、陳雲和李富春帶著這個輪廓草案赴蘇聯,徵詢蘇聯政府的意見。

斯大林告訴周恩來,草案中規定中國工業總產值每年遞增20%,太高了,應降到15%或14%。蘇聯專家說,修一萬公里鐵路根本做不到。有人直接表示,這不能算是五年計劃,甚至作為指令也不夠。

根據蘇方的意見,1953年一二月間,陳雲等組織了“一五”計劃的第三次編制。

1953年4月,蘇聯就中國製定“一五”計劃的問題提出了正式答覆意見。5月,雙方在莫斯科簽訂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新建和改建91個建設項目,加上1950年確定的50項,共141項。

據此,“一五”計劃開始第四次編制。

這時,在中財委之外,新設了領導8個工業部門、有“經濟內閣”之稱的國家計劃委員會,高崗被任命為主席。當時,中央決定逐步撤銷大行政區,將高崗、鄧小平、饒漱石、鄧子恢、習仲勳這5位大行政區主要負責人調進北京,人稱“五馬進京,一馬當先”

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理應由國家計委負責,但高崗提出自己對全國情況極不瞭解,編制五年計劃工作“懇請由陳雲同志為主”。

陳雲回應:“這不適當。因為要把五年計劃編制好,這不是一兩個月的事,實際上是一兩年或兩三年的事,要邊做邊改。國家計劃委員會是專做此事的。因此應該以高崗同志為主。”

1953年3月起,陳雲請病假,赴南方休養。由國家計委主持的編制工作在周恩來指導下進行,周恩來甚至每個重要數據都要過問,親自計算。

高崗覺得自己這個國家計委主席名不副實。他對饒漱石說:“現在黨內,劉少奇有個圈圈,周恩來有個攤攤,咱們要搞個‘根據地’(他認為有“根據地黨”和“白區黨”兩個部分)的大圈圈。”

1954年2月,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批判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分裂活動”。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七屆四中全會上作報告,建議在年內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討論發展國民經濟“一五”計劃綱要及其他有關問題。會後,高崗的國家計委主席職務由李富春兼任。

全會閉幕後的第二天,2月12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成立編制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八人工作小組,由陳雲、高崗、李富春、鄧小平、鄧子恢、習仲勳、陳伯達、賈拓夫組成。陳雲任小組長,再次主持“一五”計劃編制。

對於陳雲擔心的時間緊迫,毛澤東做他的思想工作:蘇聯援助的項目已經定下141個,朝鮮戰爭停戰減少了軍費和意外支出,總路線一經宣佈後已深入人心,此前又有幾次編制計劃的經驗,因此,短時間內完成是有可能的。


“一五”計劃:新中國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一五”計劃。圖/FOTOE


“剩下的,只有搞合作化了”


從2月15日開始,陳雲每週兩三次,到國家計委聽彙報。

他說:“像拉胡琴一樣,弦不繃緊,調不正;繃得過緊,弦就斷了。我們剛開始搞計劃經濟,編制的是頭一個五年計劃,應特別注意計劃的可靠性,免得絃斷了,挫傷群眾的積極性。

2月19日,陳雲、李富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文教各部部長會議,研究五年計劃綱要編制問題。

在討論中,有些部門提出,希望先了解其他部門的需求,如鐵道部希望商業部門先提出五年貨運指標,高等教育部希望工業部門先提出五年中需要多少高級、中級技術人員的指標。大家討論後認為,這樣做在時間上來不及,還是先各訂各的計劃,訂好後再由國家計委綜合平衡。

討論中還提出有些項目的投資歸口問題,如林區鐵路的投資應歸林業部還是鐵道部,討論結果是,由國家計委對這類問題確定統一的原則,再個案解決。

陳雲要求各部門指定部長或副部長一人,專門負責搞五年計劃,且一定要親自動手。

他提出,保證141個蘇聯援助項目的建設完成是第一位的任務,維持市場供應是第二位的任務,提高農業發展速度是第三位的任務。“要搞工業建設,人民生活上不得不受一點苦,但也不能相差太遠。如果許多人天天站隊,或者向毛主席請願,那也不好。”

國家計委的初稿完成後,陳雲組織了一個由國家計委專職委員張璽、國家計委辦公廳副主任梅行等組成的“五人材料處理小組”,晝夜連軸轉,歸納整理材料。

陳雲告訴大家,蘇聯專家搞的表太複雜,不能完全照辦。中國是農業國,不可能把每家有幾隻雞、幾頭豬都統計起來。開始建設時,計劃的線條是粗的,將來由粗到細。

陳雲帶領這個小組,用15天時間編出《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綱要初稿》,於4月15日印好後呈送毛澤東。

4月22日,編制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工作小組在中南海政務院東花廳舉行第一次會議,高崗因“正在反省中”而沒有參加會議。

陳雲主持會議。他介紹說,計劃分直接計劃與間接計劃,蘇聯主要部分是直接計劃,中國則主要是間接計劃,這樣就影響到計劃的可靠程度。他說,支出突破預算不對,有錢不用也不對,但不左不右、恰恰正好是最不容易的,要邊走邊看。鄧小平插話:“要穩當一點。”

陳雲談到,“一五”計劃的重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141項重點工程。農業計劃增長28%,因為輕工業原料主要靠農業,農業跟不上,輕工業投資再多也沒用。

他估計,工業發展速度的14.7%的指標大體可以完成,有可能超過。基本建設特別是141個項目可能完成,也可能有些項目完不成。完不成不完全是因為錢不夠,141個工程項目是蘇聯設計的,資料收集如何,圖紙怎樣,設備能否按時交付,都可能有問題,特別是經驗不足。總之,基本建設還是列得穩一些為好。

5月3日,陳雲在政務院東花廳主持召開編制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

會上反映,各經濟部門都要求增加投資。陳雲說:“我們中國這樣窮,這樣規模的建設已很不得了。”他強調,在增加收入把握不大,行政費、國防費、財政預備費又不能再減的情況下,增加投資搞建設要謹慎。

陳雲認為,鐵路運輸至關重要,給鐵道部增加3萬億元投資還少了。他請李富春、薄一波再商斟一次。農林方面,他向農業部長廖魯言解釋,已增加兩萬億了,不能再增加了。廖魯言表示同意。

5月6日,陳雲在國家計委會議室主持召開小組第三次會議。

關於農業增收問題,他反覆斟酌後指出,在“一五”計劃內,大規模開荒,時間長,投資太大;大規模興修水利,現在也無條件。剩下的,只有搞合作化了,它比國營機械化農場投資少,見效快。

陳雲認為,這個計劃是一個緊張的計劃,所以現在就要研究會不會“崩”的問題。他提出了三個問題:建設項目會不會完不成?遇到大的天災怎麼辦?財政上有無“崩”的可能?

他的回答是,一些基建項目可能完不成,一些產品可能達不到指標,因此不一定把列入計劃的建設項目都對外公佈,但141項蘇聯援建項目是影響到工業化的重大建設項目,不能削減;如果遇到大的天災,20萬億元也不解決問題,那就只能推遲計劃;如果工業建設的292萬億(注:此為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等於1955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1元)投資能儘量不超支,並對其他方面的投資加以限制,財政可以夠用,而且“一五”計劃的後三年,財政有可能增收10萬億,但現在不能列入預算。

陳雲的結論是:現在可以穩步前進,不必再削減項目,有些問題可以在年度計劃中解決。

三次討論結束後,陳雲、李富春、賈拓夫、張璽對討論中提出的問題逐個研究,研究到哪個口就請哪個口的負責人參加,對五年計劃綱要初稿又進行了一個多月的修改。


“一五”計劃:新中國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1954年,毛澤東和陳雲在北戴河。圖/新華


“緊張的平衡”


6月29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擴大會議,討論編制“一五”計劃問題。

陳雲作了彙報。他說,計劃中最薄弱的部分是農業生產,能否按計劃完成很難說。工業生產計劃可以完成,基本建設可能差一點,鐵路運輸很緊張,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可以按期實現。

他說,針對農業生產落後於工業發展的問題,有開荒、修水利、合作化三種辦法。“這些辦法都要採用,但見效最快的,在目前,還是合作化。”

他指出,重工業的問題,現在主要是尋找石油資源的問題。對今後鐵路運輸緊張的問題,他主張目前應首先保證141項建設和舊線挖潛的需要。技術力量不足,則要靠工廠多辦技術學校和訓練班,培養技工。

他重點闡述了編制五年計劃的指導思想,即“按比例發展”和“綜合平衡”原則。

他說,中國經濟落後,要在短時期內趕上去,因此計劃中的平衡必然是一種緊張的平衡。“所謂緊張的平衡,就是常常有些東西不夠。”計劃中要有帶頭的東西,就近期來說就是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樣樣寬裕的平衡是不會有的,齊頭並進是進不快的,但緊張決不能搞到平衡破裂的程度。”

他說,平衡包括財政收支平衡、現金收支平衡、外匯收支平衡、購買力與商品供應之間平衡這四大平衡。農業與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重工業各部門之間、工業發展與鐵路運輸之間,都要按比例發展。

陳雲主張初稿不要過早出臺,繼續堅持邊執行、邊觀察、邊調整。由於間接計劃部分很大,因此這個計劃還應經過地方黨委在更大範圍內加以討論。

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由陳雲和李富春主持,張璽、國家計委綜合局局長楊英傑、辦公廳副主任梅行等在北戴河把五年計劃綱要初稿又修改了一次,拿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初稿)》。八人小組接連舉行了17次會議,對草案逐章逐節地討論和修改。

9月,八人小組將修改後的“草案”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認真審閱了這個初稿,逐行逐句圈點,作了許多批註,並請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閱。

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用經濟計劃指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改造,使生產力不斷提高,以改進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鞏固國家的獨立和安全。”

國務院成立後,中財委工作結束,各部由國務院直接領導。陳雲在國務院副總理中排第一位,仍然主管全國經濟工作。

大會結束的第二天,9月29日,赫魯曉夫、布爾加寧、米高揚率領的蘇聯政府代表團來華,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週年慶典。

來華前,赫魯曉夫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在141項援華工程的基礎上再增加15項,並提升技術含量。伏羅希洛夫發言稱這是蘇聯經濟難以承受的,赫魯曉夫說非如此不能使中國人感受到友誼。

周恩來、陳雲、鄧小平、李富春等同蘇聯政府代表團多次會談,雙方達成蘇聯政府再幫助中國政府新建15項工業企業和擴大原有協定規定的141項企業設備的供應範圍的議定書。至此,蘇聯援建項目達到156項。

對此,後來陳雲曾感慨,156項,確實是援助。在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陳雲提出,要把國際力量對中國革命的援助寫進決議裡,這個意見被起草小組吸收。

“看了覺得很高興”


10月底至11月初,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先後離開北京到廣州,用近一個月時間,集中審議修改“一五”計劃草案初稿,李富春陪同。

在此期間,由陳雲代理總理職務,主持國務院工作,同在廣州的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保持密切聯繫,隨時聽取他們對“一五”計劃草案的指示。

11月15日至25日,陳雲主持召開討論五年計劃草案會議,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京中央委員等全都與會。11天的會議中,討論最多的是石油、農業和交通問題。

薄一波說,石油是致命的問題,建議對石油問題組織一個專門小組來研究。陳雲說,石油只要找到資源,投資就要滿足它,現在主要的辦法是請蘇聯派成套的人馬來,幫我們勘察。

陳雲說,農業計劃變動就會影響整個計劃,這是個極大的問題。他對照研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農業計劃,分析了中國經濟恢復時期和1953年、1954年的糧食增長情況後,得出結論:農業是最薄弱的一環。

王首道對五年計劃草案在次序上把交通運輸放在商業之後提出批評。他認為,按生產秩序講,應該是工、農、交、商,不應該是工、農、商、交。陳雲插話說:“可考慮如何放法。”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在廣州審議五年計劃草案時,認為亟須各省市的地區計劃,要求各地對五年計劃草案提出意見、訂出各地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綱要,於12月10日送中央。

在中央和地方提出的修改意見的基礎上,陳雲、李富春等對“一五”計劃草案再一次進行補充和修正。

中央原打算1953年3月召開全國黨代表會議,聽取“一五”計劃的報告,沒能如期進行。1954年冬,召開全國黨代表會議的問題再次被提出來,毛澤東要求陳雲寫出關於“一五”計劃的報告。

12月中旬,陳雲寫出了報告草稿。毛澤東審閱後說:“整個報告是很好的,看了覺得很高興。”他作了些小的修改,並建議商業部分改寫一下。

陳雲對報告草稿修改後,又於1955年3月14日再次送請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在5天內審改完畢,退給陳雲。

1955年3月21日至31日,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通過《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一五”計劃草案的決議》。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一五”計劃(1953~1957)》。

“統購統銷”


在“一五”計劃的最終稿中,指標被定為:五年內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8.6%,其中工業總產值五年共增長98.3%,農業及副業總產值增長23.3%。

這是激進(“冒進”)和保守的雙方妥協的結果。

隨著1953年7月朝鮮戰爭的結束,毛澤東希望加快國民經濟建設。他說:“1950年時美國的鋼產量是8700萬噸,中國只有61萬噸,雙方相差140多倍。國力之間的差距太大了,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剛剛獲得獨立的民族距離真正的強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反保守”的思想指導下,工業建設的力度和熱度進一步加大。那段時間的中國,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設項目開工。

1953年,財政出現了30多億元的赤字。基本建設鋪得過寬,全國城鎮人口猛增,吃商品糧的人口激增到2億,國家糧食供給非常緊張。

為了解決糧食供求矛盾,陳雲反覆權衡後認為,實行糧食徵購和配給是唯一的辦法。他不是沒有顧慮。那時中財委副主任薄一波剛因“新稅制”問題捱了批,而糧食問題更是不得了的問題。他後來說:“又徵又配,農村徵購,城市配給。硬傢伙。我這個人膽子小,有一點怕。我跟毛主席講,我怕開除黨籍,二十幾年了,搞不好就搞翻了。”

毛澤東、周恩來等同意了陳雲的意見。徵購被定名為“計劃收購”,配售被稱為“計劃供應”,兩者簡稱“統購統銷”。

雖然出現了“高指標”的問題,“一五”計劃時期仍然是新中國的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到“一五”計劃完成的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原計劃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4%。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農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24.8%,平均每年增長4.5%。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19505萬噸,比1952年增長19%。

蘇聯援助的“156”項,最後落實的工程共150項。這是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起步。過去中國不能生產的高級合金鋼、矽鋼片、複合不鏽鋼板、無縫鋼管、噴氣式飛機、坦克、大口徑火炮、警戒雷達、汽車、萬噸海輪、大容量成套火力和水力發電設備、大容積高爐設備以及新型機床等,現在都能生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