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卖猪

图:来自网络

在我小时候家里每年都养猪。一直到1999年父亲才把修了几次的猪圈推倒,家里不再养猪了。

乡村纪事:卖猪

猪当时是我们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不仅如此,猪圈里放上麦秸,猪在里面折腾,还能帮忙沤农家肥。现在都是秸秆还田了。那时麦子收了之后,麦秸垛成麦垛,玉米秸秆留着烧当柴火。

喂猪吃的都是麦秸面和玉米糁、麦麸。夏天的时候割青草、拽红薯秧喂它。红薯收获后会挑小的红薯煮一大锅。在和猪食的时候放一些捏碎。就连夏天吃个西瓜,瓜皮也是要单独留到盆里喂猪。养大半年猪才能出栏。

上世纪90年代,我上初中。一个深秋的晚上,一家人正在吃饭。母亲对父亲说,今天邻居把猪卖了,4块一斤。父亲说,正好有些需要花钱的事项,手里不宽绰。卖了猪,好解解燃眉之急。吃过饭母亲去找村上的一个猪经纪人打听。母亲说问了价格是4块1一斤,比前几天涨了不少,比邻居家卖的价格还贵一毛钱。

父亲说,要不把猪卖了吧。趁现在价格好。让母亲明天晚上忙好跟猪经纪人说一声。因为那人白天要逮猪卖猪,白天不在家。父亲让母亲明天晚上去跟人家说一声,后天来逮猪。

第二天晚上。母亲给我们做好晚饭,跟父亲说,我跟人家说赶明儿逮猪了哈。父亲点头同意。

我听见跟着跑出去了,追到大门口。我小声说,妈妈,要把猪给卖了吗?不卖行不行!

我心想,那只小猪苗从春天买来的时候还是还是小小的、白白的,很是可爱。我几乎每天给它喂食,它一看见我过来,会马上抬起头,拖着那慵懒的身子起来。我对它就像我自己喂的猫儿、狗儿之类的宠物一样。我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如今说要把它卖了,我真是有点不舍得。

母亲听见了我说的话,停住脚步。就在我们家大门口南边一点。我看见母亲停在那里。我接着说,要不别卖了!有一点哀求的语气。

我又想起了,如果把这只猪卖了。我知道它的命运就是变成餐桌上的一道菜。过春节的时候,我见过在家里宰猪。那时候会用一身直径1米多的大铁锅用几块砖头垫起来烧开水。有专业逮猪的人用钩杆子勾住猪的下巴,猪不愿就范,嗷嗷的嚎叫。但也不敢乱动。几个人有的拽尾巴,有的抓腿侧放在案板上。有一个专业的人员负责宰。想起这些场面,我联想到我自己喂的小猪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我心里不由得心里一紧。

母亲沉默了许久还是没有动。我猜似乎母亲也是不舍得。但我看不清母亲的表情。

我想再为自己的想法再争取一下。又跟母亲说,要不别再卖了,前几天3块6,没几天就长到4块1了。再等几天万一价格在上涨呢!

似乎母亲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她叹了一口气,就转身往家里走了。到了家里,饭菜都凉了。母亲对父亲说,再等等吧,万一价格再涨了呢!父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吃着饭心里暗自庆幸母亲听了我的建议。以为我救下了我喂大的小猪。

乡村纪事:卖猪

过了大概有半个月晚上做饭的时候母亲对父亲说,生猪2块7一斤了。这半个月一天一个价。我接话茬说,那怎么办呢?价格会不会越来越低!要不把咱养的猪给卖了吧!

母亲对父亲说,要不卖了吧!谁知道价格会不会更低!天气凉了,要给他们三个添置衣服了;还有喜酒要喝;还要买些化肥······

我听了心里特别不好受,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吭声,吃了饭悻悻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我想一只猪300多斤,就是我一句话让父母少卖好几百元钱!反正养猪就是为了卖了换钱的。况且它是我们一家人重要的经济来源。我和弟弟们的学费、我们每年都要添置的新衣、我们每日的吃食,都是不小的开销。几百元钱,当时能替父母解决太多的难事。

我埋怨自己目光短浅,价格越是高越不卖,还想着价格会更高;价格越低越是赶紧出手,担心价格会更低。

母亲看我不高兴。走过来劝我,吃一堑长一智。这不怪你,我们都是这样的。

猪被拉走之后,做饭之前不用再烧开水烫猪食了。省事是省事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过了大概一个星期吧,母亲又买了一个小猪苗。一切又如旧。

过去这么多年,这件事情依旧是历历在目。可是吃了一堑,也没长一智。类似的错误也犯了不少。从1999年以后家里就没再养猪了,生猪价格如何,我们不再关心。

前几天从外地回老家。回娘家时花60多元买了二斤猪肉。父亲母亲都接连说猪肉价格那么高,早知道就不让你买了。我跟他们说就是因为贵我才买的。我知道你们节省,我猜猪肉贵了你们就不舍得吃了。

乡村纪事:卖猪

母亲点了一下头说,是的呀。上次吃猪肉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大概一个多月以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