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確切答案

隨著新一股冷空氣的逐漸逼近,天氣將會越來越冷。與此同時,網上有關“冷冬”的傳言也逐漸增多,甚至有傳言說:2019年是冷冬,且從今往後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

對此,有關部門闢謠稱:此說法十分離譜、十分荒謬,吸引公眾眼球,製造公眾恐慌。

現在農業生產應用了很多高科技,但是“靠天吃飯”的本質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就拿今年夏天的乾旱來說,遇到乾旱天氣雖說可以澆水,但當水庫河裡的水都抽乾了之後怎麼辦?筆者老家山東的今年就遭受了比較嚴重的旱災,水利條件不好的地方玉米、花生基本絕產,即使水利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也只是保下了部分產量。而冬季氣溫的高低對於北方冬小麥的生長具有重要影響。

今冬是寒冬还是暖冬?专家给出确切答案

國家氣候中心表示:預計今年秋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據統計,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我國冬季偏暖的概率較高,所以今年冬天氣溫還會較常年偏暖一些。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當監測區海溫連續3個月滑動平均值大於等於半攝氏度,則被判定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國家氣候中心聯合多家科研機構及省級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冬季我國氣溫可能偏高,意味著出現大範圍、持續時間長的冰凍雨雪災害天氣的可能性較小,但是也不排除階段性強降溫事件的發生,需關注臨近天氣預報。

國家氣候中心介紹,氣候預測是專業性很強的專業,需要足夠的氣候觀測資料為基礎、高分辨率數值預報產品為支撐、動力和統計的診斷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學結論。

所以,“2019年是冷冬”的傳言是假的!

對於暖冬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北方種植小麥的農民,因為暖冬會對冬小麥的生長造成影響,暖冬會導致小麥個體偏旺,群體質量下降,另外還會導致小麥拔節提前,導致其抗低溫能力下降,一旦遇到低溫將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凍害,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最後就是暖冬有利於各種害蟲越冬,容易加重病蟲害,所以農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今冬是寒冬还是暖冬?专家给出确切答案

目前北方的小麥不僅播種完畢,也都已經生長很久了,這也就不能通過選擇播種期和減少播種量等措施來預防暖冬造成的損傷,建議農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防止暖冬給小麥造成危害:

1)重點防治病蟲害,在來年小麥返青至拔節期間,應使用井岡黴素進行紋枯病的預防,另外使用氧化樂果進行蟲害的防治。

2)注意肥水管理,暖冬氣候小麥不宜使用臘肥和返青肥,以防止單株過旺和分櫱過多。重點應該加強拔節孕穗肥,而且應該重施氮肥,另外還要補施粒肥。

今冬是寒冬还是暖冬?专家给出确切答案

雖然今年將會是暖冬氣候,但是專家也表示並不排除氣溫高低起伏的變化,也就是說來年開春存在“倒春寒”的可能,所以種植果樹的農民也需要給外小心,因為暖冬果樹的花芽發育比較早,一旦在春天遇到倒春寒很容易造成凍傷,造成減產甚至絕產。

其實,不管冷空氣什麼時候來,大家都要時刻注意防寒,冷空氣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哦~

今冬是寒冬还是暖冬?专家给出确切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