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打好“组合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淮北市在安徽省率先实行包保责任制,首创全域覆盖、分层推进、定向抽查、一抽多检、联合惩戒“五一体”改革模式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出实招、重落实、优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加速剂”。2018年,淮北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证照分离”改革在安徽省综合评估中位列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8亿元,同比增长16.6%。

在强化组织推进上做“加法”添动力

建成源创客、方正智谷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1个,总孵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吸引创客750余人,在孵企业229家、创业团队65个。

在降低成本负担上做“减法”去阻力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在安徽省率先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减税降费重点任务督办制度,对各行业、各层次纳税人开展差异化培训辅导,优化纳税服务,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减税降费合计达7.2亿元。

不断降低企业成本。出台降成本“新20条”,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新增电力直接交易企业57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1.2亿元。高新区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即将建成使用,推进轻资产招商。海关机构改革后安徽省首个新设隶属海关开关运行,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基本建成,企业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深入实施简政放权。在安徽省率先推行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同比精简60.3%。在安徽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代理服务中心,1550项权力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成运行安徽省首家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集中建成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六大中心组成的“五分钟”服务圈。

在推进创新发展上做“乘法”焕活力

抓融资创新。设立60亿元产业扶持基金,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开展“4321”政银担业务,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23.87亿元,淮北市融资担保金融服务模式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案例并向全国推广。大力推进“税融通”,今年以来累计投放3.1亿元,有效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成立安徽省唯一区域四板市场融资服务中心——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7家企业挂牌新三板,175家企业挂牌省区域四板市场,今年以来实现直接融资106.57亿元。

抓技术创新。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即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深化“政产学研用金”融合,今年上半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居全省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居全省第3位。大力培育铝基、硅基、碳基、生物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特别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出世界领先水平的合金材料——陶铝新材料,被称为“人类第四代航空材料”,被科技部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抓人才创新。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70万元安家补贴、1070万元工作经费、500万元融资担保扶持,真金白银扶持人才创新创业,近5年共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端人才136名。

在扫除外部障碍上做“除法”聚合力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扎实推动省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改革试点,首创全域覆盖、分层推进、定向抽查、一抽多检、联合惩戒“五位一体”改革模式,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有效解决了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成立安徽省首个金融法庭,实现全省首例长三角地区协作跨域立案,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全国第三、安徽第一的名次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262个地级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排名第4位,跻身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昔日“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为企业营造了宜居宜业宜商的发展环境。今年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35个、新开工项目109个。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全国领先出台容错纠错制度,在安徽省首推受处分人员暖心回访,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认真筹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集中整治服务企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4起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抓早抓小的强烈信号。

淮北:打好“组合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淮北:打好“组合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