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21年前,一艘叫"弗吉尼亚号”的舰船划过人们的内心,使人们久久不能忘却。

21年后,“弗吉尼亚号”再次吹响了它航行的汽笛,舰船上那名叫“1900”的男子,手抚琴键,奏出独一无二的传奇乐章,炫美的音符使人沉醉。

11月15日,4K修复版电影《海上钢琴师》上映,这部诞生于1998年的影史经典,第一次在中国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

当然了,我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第一时间去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但在观看影片时,周围的观众对1990的评价是懦弱。

但我并不认为1990的做法是懦弱的表现。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当我想写这篇文章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艘巨大的维吉尼亚号。

船缓缓行驶在大西洋上,船舱之中,宴会正进行,乐队在演奏,马克斯吹着小号,1900弹着钢琴。

他面庞清瘦,神情陶醉,手指在琴键上翩翩起舞,弹奏出那专属于自己的旋律。

我听到了。是熟悉的琴声,悠扬的、静谧的、梦幻的,伴着海风低吟。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又听到了。一声巨响,通天的光亮,那是一场巨大的爆炸,维吉尼亚号顷刻间荡然无存,在海面上消失,剩下的只是尘埃和灰烬。

我恍过神来,开始写文章。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我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了,可能是三四遍,又或许是五六遍。

有时看得认真,有时看得潦草。

每一遍看,都有不同感受。

如果在十年前你问我,1900懦弱吗?

我可能会带着满满的遗憾“声讨”他的懦弱,因为我对他的命运感到悲伤,对他的才华更感到怜惜。

他为什么不下船呢?他完全可以下船的。

我常常会想,他在怕什么呢?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1900并不懦弱,他不下船,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足够勇敢。

让我们回到电影中。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那天,1900站在舷梯上,穿着马克斯送给他的风衣,提着箱子,已经准备好了离开维吉尼亚号,走下船去,去找他心仪的姑娘,去开启他崭新的人生。

但他突然停住了。

他凝望远方,长久的静默后,他回到了船上。

他看到了什么?

后来,在人生中的最后时刻,他告诉好友马克斯:

“并不是我看见的东西让我停下,是我没看到的让我停下。”

他看到了喧嚣的城市,躁动的人群,喷涌的黑烟,以及无数条看不到尽头的街道。

那一刻,他或许在想:这样的世界,是我想要的吗?

他说他看不到尽头。

1900不是害怕前路难测,而是担心他的一颗琴心无处寄托。

一个懦弱的人会害怕什么呢?担责任?冒风险?受压力?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1900并不害怕这些。他惊世的才华足够让他在世俗的世界里取得一切他想获得的成功,名利对他来说唾手可得。但他并不在意那些。

1900担心的是,离开维吉尼亚号,他或许会失去自己的世界。

对于1900来说,维吉尼亚号,是他自己的乌托邦。

他可以自由地观察人群,可以自由地演奏自己想要演奏的音乐。

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自己琴声中的国王,对大海倾诉自己心中所想。

下船,则一切都会改变。

1900最终选择了坚守。

他要留在船上,坚守自己的一片乐土,保留自己的精神世界。

1900是孤独的。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在我看来,1900选择不下船,其实是一种对全世界的反抗。

他让我想起卡尔维诺那部《树上的男爵》里的柯西莫,柯西莫一辈子都没有下树,而1900一生都没有下船。

他们都在反抗。

柯西莫反抗的是世俗的桎梏,他要追求专属于自己的自由。

1900反抗的是新世界对于旧有文明的蚕食,他要追求他所坚守的精神世界。

他坚守的是他所笃信的文明,是他的音乐,是传统,是灵感,是琴声不绝。

影片中有他和爵士乐大师斗琴的桥段。这里的斗琴,其实有符号性的意味。斗琴,不是两个人的比拼,而是旧传统和新世界的冲突。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1900代表的是古典,是文明,是一种坚守。

而爵士乐,在某种意义上则是新生事物,它是打破规则的,但同时也是躁动不安的。

遑论谁好谁坏,但对于1900来说,他说坚守的世界正在被蚕食,他说代表的传统正在被倾覆。

他知道,他的音乐,能听懂的人也许会越来越少了。

他要捍卫这一切。

事实是,他不需要下船,心中也有着足够辽阔的世界,他的音乐让他通往世界各地,让他得观世间众生。

对于1900来说,维吉尼亚号就是他的世界。

或者说,他的世界在琴键里。

他要以琴键里的世界,对抗外面的大世界。

这是多么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这场对决的代价,是别人眼中他的懦弱,是那声巨响后他的烟消云散。

一个以生命捍卫自己信仰的人,会是懦弱的吗?

命都不要了,他还会怕什么呢?

后来我再看《海上钢琴师》,看到的不再是淡淡忧伤,更多是悲壮的宿命感。

1900,这个以时间作为名字的男人,用自己的音乐和生命,捍卫了历史,捍卫了文明,他的反抗也许并不有效,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却已经足够庄严。

1900年,那是旧世界开始变革的年代,工业文明让世界发生巨变,人们开始变得躁动,古典音乐依旧神圣,却知音难觅,那些曾被无数人视作信仰的传统与文明,在逐渐遭到瓦解。

后来,战争出现了,一次,两次,炮火让美好荡然无存。

1900看到了一切。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孤独的他守在维吉尼亚号上,用琴键诉说。

他以无可想象的勇气,坚持做一个异类,完成了自己用生命写成的伟大旋律。

一个人要做自己,到底有多难呢?

或许,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要成为1900这样的人,又有多难呢?

也许我们都不可能成为1900。

因为我们才是真的太过懦弱。

因为我们早早地就下了自己的船。

因为我们没有坚定的信念,更不够勇敢。

《海上钢琴师》:钢琴师不懦弱,懦弱的是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