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的冬天》

人生许多事和人,我们小的时候无法懂得,等懂得时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们总是经历的太快,现在老了,又想起了小的时候,而小时候这一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我认为小时候就是出生到不懂事,从成长中成熟到懂事,又从懂事到不会干事这一过程,我出生在60年代,到了70年代,我也长大了,但,自己的童年时代也就这样结束了,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七口人,那时,劳动力少,人口多,每年都要吃返销,每个人都定量,吃不饱饭,生活非常的艰苦。

散文《家乡的冬天》

那个年代的冬天,大人们在生产队里劳动,孩子们在尽情的玩耍,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人们见面,首先是第1句话是吃了吗?对于相互的问候和关心,平时吃一顿饺子那就是过年,一进入到冬天,夜长昼短,那个时候定量每个人以多少为标准,超出以后就去吃反销,到时候分不到生产队里的红利,干一年还得倒拿钱,之所以每家每户每一顿饭都计划着吃,一年吃不上几顿细粮,记得有一天晚饭,母亲做的菜包子,白面萝卜馅儿的包子,一家人坐在炕上,围着一张长条桌吃着饭,在我的印象当中,我们家吃饭都有边吃边聊的习惯,说说屯里的事张家长李家短,队里的劳动情况以及家里的事,我觉得今天很奇怪,怎么没有人说话呢?我大口的吃着菜包子,吃着吃着觉得不对味,好像有点儿面发霉的味道。其实大家也都吃出来了,怕的是影响这顿饭,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面饭。

散文《家乡的冬天》

那时,母亲过日子是个仔细的人,生产队里分了几斤麦子,拿到碾房压成面以后,吃上一顿剩下的就留起来,平常是不随便吃的,留着家里来了客人以后以及孩子们馋了再吃上一顿,就这样,由于时间长潮湿产生酶,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生活。

冬天到了,每个孩子都穿上了棉袄、棉裤、棉鞋,都是母亲亲自一针一线做的,这在当时是母亲做的最漂亮的服装。

在我们的村东头,有一个大池塘,村里人都管他叫洗澡泡子,里面有很多小鱼,岸边长着芦苇和一些杂草,一到了夏季,人们便来到这里摸鱼,洗澡,到了冬天就去滑冰刀,冰车,尽情的玩耍,不亦乐乎,冬天刺骨的西北风刮起来没完没了,时不时还下起鹅毛大雪,那时候的雪非常的大,雪停了,大人们就去扫雪,淘气的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

那时候的冬天见不到绿色的东西,唯一能见到的绿色的东西,就是母亲用小盆小罐栽的小葱和蒜瓣,把小盆里装上土,把葱、蒜瓣栽入土中,浇上水,慢慢的长出了绿叶,在屋里散发着清晰的味道,给这寒冷沉睡的冬天带来了绿色的生机。

父亲是一个木匠,生产队里的木工活都是父亲来做,打车棚、制作木犁、耙犁以及各种灵活,村里也有父亲做的活,有人家的饭桌板凳,还有一些家具,

我们的村子是一个400多户的一个村庄,每当要过年的时候,母亲也忙起来了,给我们做新衣服,同时,各家各户也都忙起来了,刨猪肉,杀小鸡儿,买鞭炮,买年画等,日子过得好一点的,要杀上一头年猪。

散文《家乡的冬天》
散文《家乡的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