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集团的前生今世!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匮乏“富豪”的国度,尤其是在过去20多年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层出不穷的致富奇迹。马明哲就是中国金融保险业在改革开放时势下造就的一个披着“神话”色彩的“富豪”。

围绕“平安神话”的疑团

据《商务周刊》报道,2004年6月24日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不过,这一天还是诞生了许多重磅新闻。比如平安招股价为每股10.33港元,根据这一天同时公开的平安自然人持股情况,如果将尚不能流通的法人股按该招股价计算,12个亿万富翁和2个准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冒了出来,身价超过10亿港元的也有4人之多,他们的身价合计约为91亿港元。这些自然人中,既有平安的两大 “高管”马明哲和孙建一,有刚刚离任的健力宝集团总裁张海这样的“资本大鳄”,也有平安第五大股东源信行“所有者”美女刘方这样的“无名之辈”。

谁是刘方?

恐怕没有人能想到刘方会是平安保险公司上市之后最大的自然人持股者——持有按市值计算高达29.44亿港元的平安股权。据媒体报道,刘方的真实身份是:女,1979年6月7日出生,高中学历,家庭住址是北京东城区某街道,1997年毕业后,一直在北京一家著名高档商务中心市场销售部担任市场拓展经理。她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狭窄拥挤的小四合院里,父亲刘振江是首汽的出租车司机,母亲在一个机械厂当工人,并且两人都已退休。

曾几何时,新闻记者这样写到初次进入公众视野的刘方给人的印象:“她身材高挑,穿着深蓝色西服套裙,齐肩直发,淡妆,举止礼貌得体,显得很职业……(下属反应)刘方非常能干,有自己的秘书,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这位高中毕业后工作仅7年的姑娘,仍然难以让人相信她是一位拥有近30亿港元身价的亿万富豪。”

那么,刘方和刘振江父女俩是如何得到并控制了37亿港元市值的平安股权?北京市工商局的登记资料显示,平安公司第五大股东源信行投资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27日,但刘方、刘振江父女进入这间公司是此后一年的事。2001年12月10日,父女俩各以5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金,在同一天分别成立了北京恒丰永业经贸有限公司和北京裕昌隆工贸有限公司。两天后,只有3位股东的源信行投资公司就将2000万元人民币的出资以两个1000万元分别转让给了恒丰永业和裕昌隆。刘方、刘振江父女开始正式出场。

一个月后的2002年1月16日和19日,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刘氏父女以投资者身份,将5亿元人民币投到源信行投资公司,恒丰永业和裕昌隆一跃以55%和32%的股权成为源信行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不到10天,父女俩再一次增资。2002年1月28日,恒丰永业和裕昌隆又向源信行投资5亿元,将源信行原来1亿元的资本金提高到了11亿元。刘方接任源信行执行董事和法人代表。增资扩股的故事还没完。工商记录表明,一个月后的2002年2月26日,源信行又增资5亿人民币,资本金达到16亿元,这一次投资者是一家名为武汉益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但3个月后的2002年5月24日,武汉益利将这5亿元人民币全部转让给了刘氏父女控制的恒丰永业和裕昌隆。自此,父女俩以半年15个亿的投资速度,完成了对源信行投资公司的控制。

郑建源浮出水面

据媒体报道,源信行投资公司2002年以7.6437亿元人民币的货币资金长期投资中国平安保险股份公司,所占比例为8.56%。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这部分平安股权购自招商局和转让自中国香港新世界集团。至于刘氏父女哪里来的如此巨资投资平安,与此相关的故事中的另一个关键主角——郑建源也粉墨登场。这位神秘人物郑建源与其说是富翁,倒不如说更像一名导演,至少是源信行刘氏父女财富故事的现场导演。

从郑建源在北京的暂住档案中,可以发现郑建源是在1999年3月26日来京,并于2000年4月27日以500万元注册了宝华投资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新源联动投资管理公司。当年10月27日,他又以3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源信行投资公司,并担任两家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办公地点与次年刘方父女注册成立的恒丰永业和裕昌隆的办公地点相同。

显然,在平安保险财富故事的背景之下,发生了一系列的资金和股权腾挪。早在1992年,中国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的中国香港新世界与武汉建设投资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武汉武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郑裕彤之长子郑家纯担任董事长。就在郑建源来京的1999年,武汉武新花费1.5037亿元人民币获得了中国平安保险4.4%股权。1999年年底,新世界方面又将所持有的50%武汉武新股权转让给了武汉宏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当时这个公司的掌控者是郑裕彤控制的位于广州顺德的周大福珠宝加工厂工作的3位自然人。2001年8月22日,武汉宏基更名为武汉益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变更股权,北京新源联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52.94%,上海银峰(郑建源于2001年7月在上海成立并控制的公司)占47.06%。虽然不清楚具体操作,但平安股权向郑建源转移的通道由此形成。

2001年12月,北京新源联动公司更名为宝华投资,2002年12月,在董事长郑建源主持下的股东会,再次将其更名成为今天的宝华集团。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一家名为深圳致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2001年12月向宝华投资了1.37亿元人民币。一月后的2002年1月23日,这家深圳公司又向宝华增资5.5亿元人民币。两天后,另一家北京汇宝华科贸发展公司也向宝华投资了5亿元人民币。此时的宝华注册资金达到了13.62亿元,和16亿元的源信行一样,没有任何经营活动,只是个“钱袋子”。2002年年底,平安股权发生了两件大事,发起人股东中远集团和招商局将自己持有的9.9%和14.3%的股权进行了转让,退出平安。同时,股东中出现新面孔——宝华投资和源信行投资。很显然,与其说刘氏父女是富翁,倒不如说更可能是在当初外资入股国内保险公司尚存在政策障碍的情况下,郑建源手中所掌控资金在国内“曲线救国”所选择的代理人,他们拥有的可能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郑建源的背后

那么,郑建源又是何方神圣呢?在平安,许多人似乎都比较熟悉这个名字,一致的说法是,“郑裕彤的代表”。事实上,郑建源和郑裕彤两人确有关系。工商登记资料显示,郑建源于1994年8月——1997年5月曾在郑裕彤的新世界(中国)公司任经理。另据一位和郑建源在新世界共事多年的陈姓同事透露,郑建源神秘富翁的身份是一个误会。实际上,宝华公司的性质是海外华人富豪以公司型基金的形式管理在内地的个人投资项目,郑建源是投资基金管理人,作为自然人由投资者委托而持有股份。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郑裕彤也不是郑建源的最终控制人,郑裕彤顶多是个“抬轿者”。那么,最终的控制人到底是谁呢?根据来自多方渠道的消息,对最终掌控者的描述是:30来岁,常住北京,在美国留学归来后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公司,一直从事IT方面的工作,曾经帮助平安保险以及一些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从事IT项目的建设与咨询。

关于平安,到底还有多少故事?作为平安的老总,马明哲和这几大股东之间是个怎样的利害关系,对此他又知道多少内幕,采取的是何种立场,这种非体制化的操作程序对平安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到现在我们都不得而知。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保险市场对境外资本正在逐步开放,商场上的形势是既卧虎藏龙又风雨满楼,政治因素和政府行为的影响自然要比以往少了很多,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有效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取得的个人财富才是长久的财富,“首富”的称号才是光荣和令人羡慕的,这也才体现了我们崇尚财富的初衷。让我们祝福平安好运,马明哲好运。

每天早上8:30分,平安保险公司在全国300个城市的220000名员工都会以合唱公司司歌的方式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四海之内,心手相牵。衷心祝福,中国平安。”司歌结束以后,仪式开始:公司各机构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向带队的老师行45度的鞠躬礼,这种以鞠躬屈身表示尊敬的礼节,一度在文革时期被认为是孔夫子的封建余毒而被禁止。而后,员工们陈述公司的服务宗旨,由领导进行讲评。每天10:30分以后,平安的员工们便开始上街发展业务,通常很晚才能结束自己的工作。

这种晨会表现出了这个中国企业管理中独特而真实的一面,而平安保险公司的独特更在于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和基础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克耐尔·亨利,全球著名的金融财团高盛公司的一名高级官员曾经这样评价说。

我是平安的一名推销员

平安在1988年成立之初,总收入只有418万元,利润190万元。但是据统计资料截至到2003年年底,平安保险集团的个人客户数量达到3080万名,资产总值达2035亿元人民币。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旗下的平安人寿已经是全国第二大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产险也成为了全国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马明哲驾驶着他“中国平安保险”这艘事业旗舰,在中国保险业这片激流险滩十几年的迎风驶进中,一步步壮大,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领导风格和经营理念。平安保险,一家在产权结构、业务延展、市场操作、集团架构各方面都不断挑战现行政策底线、突破业界旧规形成表率的金融公司,并因此在16年历史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可以说,它也是眼下中国仅有的一家由企业创始人明确而强烈的战略意图推动而逐渐成形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仅此两点,平安已可被记入中国金融企业进化史册并独立成章,其创始人马明哲的思想及操作当有被详细记录的价值。

马明哲在自己的著作《繁荣危机》一书扉页上写的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愿一生为之奉献的中国保险业。”对此,他解释说:“这才能代表我的心声。我非常热爱保险事业。保险是一份综合理财计划,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稳定的保障。1988年,我曾在纽约保险学院学习过一年,那里培养了我对保险事业的感情。经过12年从业,现在,即使不给我工资,我也一样愿意在保险业工作。我一直说,我是平安的一名推销员,我向国家和政府推销平安的商业运作机制;向世界推销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向股东推销平安的管理运作和人才资本;还向每一位平安同仁推销平安远景和平安价值观;向社会推销平安的品牌和文化;向客户推销平安的诚信和保障。”马明哲的经营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在这句话里可以说是得到了最好的概括。

诚信—最本色的企业文化

除了我们在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平安那种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诚信”也是马明哲一直强调的、平安人一直恪守的企业理念。马明哲指出,平安立业之本,核心就是“诚信”两个字。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对保险公司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保险公司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客户今天交给保险公司的钱,可能要过二三十年后再从保险公司领取收益和回报,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经营上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从长计议,诚信守约,客户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平安进入“500强”和“400优”,只是一个近期的目标,把平安建设成有着诚信金字招牌的“百年老店”,才是平安员工的最终愿望,这需要平安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平安一直在员工中倡导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价值观。有这样一个保险理念,在平安可谓是深入人心:如果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放弃诚信,企业终将一无所有。虽然现在平安家大业大,但对客户永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谈到客户,马明哲的话语中充满深情:“客户给我们的是他们的血汗钱,可能就是他们给子女深造和婚嫁的钱,可能就是他们的养老金,也可能就是他们的救命钱,他们给我们的更是一种信任,托付给我们的是他们终身的幸福。如果我们对他们不诚实、不讲信用,我们将问心有愧,我们的这口饭就会咽不下去,我们拿钱的手就会发抖,我们自己的良心就会不得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