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

01.記憶

我不太記得清我第一次看的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了,腦海裡只留下了一個模糊的印象,像是帶上了一副渾濁的眼鏡,記憶中對這部影片只留下了一些模糊不清的片段。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然而,在這部影片上映後的第21年,它又迎來了被萬眾矚目的時刻。

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將會重回熒幕。

當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還是難免有些悸動,雖然曾經的記憶已經模糊,但是這部影片依然是我心頭縈繞不去的一次感受。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這次是我第二次看這部影片,這一次我是抱著朝聖的心態去的。

有些人經常說,一本書有很多種看法,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歷史書來看,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故事書來讀,或者你還能從中窺探到社會學的真諦。

電影也是同理。

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的時候,也正是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

出生在船上、從未踏足陸地、海上鋼琴天才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這幾個簡單的字眼,強烈的吸引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

這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神奇的故事,為什麼會有人一輩子沒有踏足過路陸地。

除了傳說中的海神波塞冬,好望角的美人魚,這些玄乎其玄的神話故事外,怎麼可能會有人一輩子不上陸地。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我便帶著這個好奇心,深入的去了解這部影片。

雖然後來發現電影中的1900確實只是個人,但他獨有的魅力,卻讓我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

他的魅力不僅僅只有他神秘的身份,還有他充滿想象力的鋼琴,和他那對事物的見微知著的能力。

儘管第一次觀看讓我被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所吸引,但依然留有遺憾,沒能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內涵。

所以這一次,我是抱著問題來的。

雖然這部電影將故事和人物刻畫到了極致,但是我卻想明白,其中的情感支柱從何而來?

為什麼1900他會選擇自我犧牲。

當我帶著這樣的情緒去觀影時,去仔細的觀察到我能發現的每一個細節,我最終恍然大悟,沒有什麼的是非對錯,一切都只有理所應當。

02.價值觀

不得不說,天才真的是極具魅力存在,是上天賜予世界的寵兒。

1900的一舉一動都會吸引到所有人的目光。

讓人不自覺的忽略周圍的存在。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只要他在船上,他就是船上的精靈。

他生於船上,被遺忘在船上,被船工所收養,被眾人所照顧。

奔走於船上每一個角落,船上的一切他都瞭如指掌。

船是他最溫暖熟悉的世界,他同時也寄生於船中。

船少了他,船依然存在,他離開了船,便毫無所託。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這樣的1900,讓人不自覺的想起形單影吊的寄居蟹。

自本無家,寄身於殼。

而相比較之下,反而是寄居蟹能夠活的更好一點,而1900卻永遠離不開船。

船是1900所能觸及到的一切。

養父在船上教他讀書認字,教給他船上的世界觀和價值。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媽媽是賽馬,孤兒院是監獄。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每日眺望變化無常的海面,感受海的無邊無際,只有身處的這艘船在航行。

鋼琴的彈奏聲是船上的唯一慰藉。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船上的人永遠也只有2000人,船上的大小永遠也不會變。

從船頭到船尾的距離,與88個琴鍵都能盡在掌握。

現實的遼闊與精神的浩瀚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這就是1900心中對世界的定義。

03.鋼琴

鋼琴是1900自養父死去後的唯一陪伴。

養父的死去與鋼琴的和鳴自成一體,鋼琴聲成了他的寄託。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天賦的引領下,1900和鋼琴結緣。

他在船上能做的也僅僅只有彈琴而已。

他的世界只有船這麼大,可是他去過的地方卻不計其數。

只要是他能想象的,沒有什麼地方是去不了的。

鋼琴成為了他表達的一種方式。

他可以用鋼琴彈奏出別人的節奏;

他可以用鋼琴彈奏出自己的心聲。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鋼琴對他來說是一種聖神不可侵犯之物。

當莫頓想要通過鋼琴來挑戰他時,他從最初的驚喜到感動,再到最後的憤怒。

他本無任何的爭鬥之心,但絕不允許他人將鋼琴淪為一種鬥爭的工具。

但只有鋼琴才能打敗鋼琴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開始學會了像鬥士一樣拿起了手中的劍,迅速而有力的擊打對方。

沒有人能擋住一位天才的憤怒,何況這裡是他的主場。

他需要本不需要證明自己,他本來並無名利。

浩瀚的海洋孕育了他的純潔。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龐大而有限的輪船給予了他不被世俗所擾亂的環境。

他本是高傲的座頭鯨,他不允許被名利所侵染的人存在他的地盤。

他要打敗他並趕他出去。

他對於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物,只會用一句話來概括

“去他媽的爵士樂。”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04.自由

在海上鋼琴師最後一幕中,大部分人的惋惜都是來自於對1900的死。

為什麼他寧願死也不下船,如果下船了,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當初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寧願死,也不願意下船。

雖然他在結尾也說了自己理由,不願意面對這個看不見邊界的世界。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依然很難接受,或說很難理解。

也是,一位天才的想法要是人人都能理解,豈不是人人都是天才。

天才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天才,而被世人所致敬時。

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特立獨行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

就像是他就是海神賜予世界的寶物一般。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當回顧1900一步步走到最後的歷程中,我慢慢發現了一些曾未注意過的東西。

在1900的一生故事中,我的心緒始終跟著1900在變動。

看到1900被收養時,感受到來自周圍的溫暖;

看到1900的養父死亡後,心中的不忍;

看到1900在人群中彈奏,周圍人群卻被自由女神像吸引離開時感到的寂寥;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看到1900面對暴風雨閒庭漫步的自在,我感受到了驕傲;

看到1900面對心愛女孩躊躇不前時,不自主為他焦慮;

看到1900站在舷梯中轉身回船時,心中莫名的低落;

……

我的情緒完全被影片中的1900所帶動。

他所經歷的一切彷彿所有人都會感統身受。

但是我們的感覺就是對的嗎?

如果我們的感受是對的,那他為什麼依然會隨著輪船在爆炸中離去?

我們感受到的1900是有著充沛情感而立體的人。

按理來說,他應該會為了自己的慾望去追求自己所要的生活。

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與船共沉眠。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之前的所有感受都是通過我們這個客觀的角度去分析解刨。

就像是我們曾都以為他是孤獨的一般。

他卻從來沒有親口說出。

當我再次去感受它曾經歷的每件事後,才能明白為何他會做出如此極端的選擇,

就像是前文所說的,沒有所謂的是非對錯,在他自己看來就是理所應當。

再次回顧1900在輪船被炸燬前與小號手的那一段對話。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討厭陸地上沒有邊界的世界,討厭未知和不能掌控的事情。

因為那裡是不自由的。

1900一生都在船上,從未感受到世間的美善醜惡,他猶如一顆被細細保養的鑽石,純粹而有價值。

當他第一次遇見心愛的女孩時,他第一次露出出不屬於他的眼神,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陌生的情緒。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這是一種人類本源的情感,愛情。

他無法抵擋這來勢洶洶的愛情。

他很害怕也很慌張,他一遍又一遍的對著鏡子演練對話,又或拿著唱片躊躇不前,在床頭偷吻女孩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因為了這個女孩兒做出了下船的決定,他願意為了愛情而離開自己家。

可是當他真的踏上了舷梯時,他卻猶豫了,原本站在圍欄上曾無數次看過的景象,曾在記憶裡一遍又一遍出現的城市,這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又開始變得陌生了起來。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仔細的觀察了這個他即將踏上的陸地,一幢幢樓房有規則的排列聳立,街道橫豎筆直的交叉在一起,路上車流人流秩序井然。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天空上自由飛翔的鳥兒與下方嚴陣以待的鋼筋水泥樓房有了鮮明對比,形成了極為諷刺的一幕

這個世界裡,規則無處不在

這是人們被名利,被情感所套上鐐銬的世界,彷彿看不到未來,不覺讓人心寒 。

他突然明白了,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喜歡海洋的一望無際和毫無規律;

他喜歡船艙下口無遮攔的煤爐工;

他喜歡輪船上毫無法律與法規的限制;

他喜歡跳出曲譜的束縛,彈奏出自己的琴聲;

他喜歡船上人們熙熙囔囔雜亂無章的擁擠在一起;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喜歡能夠讓他思想無邊無際發散的地方。

他害怕的從來不是所謂的無邊無際和不可控制;

他所害怕的只是被世界無形的鎖鏈所框柱的意識。

他習慣了這樣的船,他喜歡精神自由的生活。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他的愛情,他選擇遺忘;

他的生命,他選擇拋棄。

他只想做一個追尋自由的鋼琴家。

就像是《自由與愛情》中曾說道的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雖說這首詩中的自由是用來描繪在國家存亡的表示,但我依然覺得可以用在1900的身上。

我才不管你們說的是什麼,就算是生是死,也要我自己說了算。

就像是船自由的航行的大海之上。

他追尋自由是毫無界限與規則,他恐懼被規則所束縛的感覺,就像是他曾經被兩個黑人男子追逐,害怕被外界的人所抓捕,最後躲在儲物倉中的樣子。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而他的答案也很簡單,就算他過了那麼多年,還是一如既往的如同當初他第一次坐在鋼琴前面對船長的質問一般。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去他媽的規矩。”

05.謊言

在最後的最後,其實當看到1900西裝革履的在破舊的,我心中多麼確切的希望,這一切都是小號手的幻想。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在那麼長的時間裡,船販子反覆搜索了船艙,取出可以取出的任何有價值的物品。

在沒有儲存食物和水源的情況下,1900依然做到了衣冠整潔,神態沉穩。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唯一的猜測,便是1900並沒有在船中死去,從頭到尾也只有小號手一個人的敘事和探索船艙,但任何人都無法確認這個開放性的結局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但我依然相信,這是小號手編造的善意謊言,他想要留住在他記憶中的那個一塵不染的天才鋼琴家,寧願用自我犧牲的謊言,保住1900的聲譽和自己對他最後的懷念。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天才不孤單,也許天才也期待幸福。

從不踏足陸地的人,真的會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