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銀粉"?還能不能吃?

在眾多魚類食物中

帶魚

因為口感良好,肉質鮮美

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但最近

關於“帶魚刷銀粉”的新聞

在網上被大量傳播

引起廣泛關注

新聞內容顯示

帶魚一摸就掉魚鱗

而且黏黏糊糊

用水一泡還大面積脫落

有人懷疑

這是因為帶魚被刷了銀粉

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

那麼

新聞中所提到的“銀粉”

到底是帶魚自帶的呢?

還是被不法商家刷上去的呢?

對身體有沒有影響呢?

趕緊來看

帶魚身上的“銀粉”到底是什麼?

其實,帶魚身上的“銀粉”並不是被人刷上去的,而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稱為“銀脂”,它是一種營養豐富且口感良好的優質脂肪。

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

該脂肪中含有三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6—硫代鳥嘌呤等物質,對於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有較好的作用。

由此看來,帶魚身上的“銀粉”其實是個寶!

那麼既然是個寶,如果“銀粉”掉的厲害還能吃嗎?

嚴重掉“銀粉”的帶魚能吃嗎?

帶魚魚體表面能刮掉“銀粉”很正常,但如果“銀粉”很容易擦落就要注意了。

一般來說,長時間運輸、遭受擠壓、多次堆疊、運輸過程保鮮不當都會導致帶魚“掉粉”,因此,“銀粉”也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帶魚是否新鮮。

水產行業標準SC-T3102-2010中規定合格帶魚脫鱗不應超過體表的四分之一,所以,帶魚“掉粉”實屬正常,但超過四分之一就不建議購買。

雖然瘋狂“掉粉”的帶魚新鮮程度會大打折扣,但也是可以吃的。

帶魚身上的“銀粉”應該去除嗎?

烹飪帶魚時,“銀粉”不但不需要特意去掉,還要儘量留住。

“銀粉”怕熱,遇到75℃的水便會被破壞,因此,清洗帶魚時水溫不可過高,也不建議對魚體表面進行過度刮拭。

烹調時,最好採用清蒸、水煮的方法。如果實在想做油炸帶魚要在外層包裹一層澱粉,不要清炸,否則會讓“銀粉”損失嚴重。

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

既然“銀粉”能吃,那麼什麼樣的帶魚不宜吃呢?

什麼樣的帶魚不宜吃?

不宜吃的帶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泡過福爾馬林的,另一種則是超出水產標準限定的非合格品。

泡過福爾馬林的帶魚主要特徵為:

1、顏色異常。顏色發亮,色澤飽滿;

2、氣味異常。甲醛具有明顯的刺激性氣味,如果從帶魚身上聞到了要當心;

3、魚身僵硬。福爾馬林浸泡過後,帶魚中的蛋白嚴重變性,導致魚身體發硬。

4、蒸煮異狀。如果在蒸煮過程中先鼓起來,隨後又神奇地開了花,魚骨頭都露了出來,那麼這魚很可能被福爾馬林泡過。

關於非合格帶魚,如果具有以下特徵,不建議購買:

顏色異常:魚體未見銀白色,整體色澤暗淡;

脫鱗嚴重:超過體表的四分之一;

眼球異常:眼球塌陷嚴重,角膜明顯渾濁;

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

肌肉柔軟:觸摸沒有彈性;

出現異味:除了帶魚固有的氣味,出現其它明顯異味。

此外,多次解凍的帶魚也不宜食用:

冷凍帶魚解凍過程中細菌會生長,這時如果立刻對帶魚進行烹飪,不會引起健康問題。

但如果再次進行冷凍,因為冷凍速度較慢,細菌便會利用這段時間迅速繁殖,等下次解凍食用時,很可能已經變質了。

接下來,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挑選帶魚的正確姿勢,快跟上!

如何正確挑選新鮮帶魚?

看魚體

新鮮帶魚富有光澤,勻稱且飽滿、肌肉堅實,有彈性,黏液透明。

看銀粉

魚體表面的顏色應是灰白色或銀灰色,如果上面附著一層黃色物質則不新鮮。

嚇人!這樣的帶魚竟被刷了

看魚鰓

魚鰓應呈鮮紅色或紫紅色,如果魚鰓發暗,則不新鮮。

看魚眼

新鮮帶魚應眼球飽滿,角膜清晰,眼球凸起且黑白分明,而眼球下陷且有一層白蒙的則是次品。

看魚肚

觀察魚肚是否完整,魚肚不完整的帶魚通常已經開始腐爛。

聞味道

正常的新鮮帶魚應有魚腥味,如有明顯的刺激性氣味就不要買了。

綜上所述

帶魚的“銀粉”

其實是帶魚本身的優質脂肪

並不是被刻意刷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