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覺

建言 | 人工智能時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覺

今天在大數據、雲計算、超算、精算等理論以及相關技術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可以說我們人類已經逐漸進入一個人工智能時代。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大發展應用,習近平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政府傳統管理方式需要及時改變和適應並提升,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精神。

原文 :政府治理需有文化自覺》

作者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公管部教授 董立人

圖片 |

網絡

人工智能發展不僅給人們生產生活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等帶來諸多影響。人工智能對政府治理的促進作用是顯然而見的,對政府的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帶來良好的機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是數據,是數據背後的算法,算法統治世界。政府治理中人工智能運用就是通過大數據、超算精算等計算理論,深度學習設計政府組織各種服務系統。事實上,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各種技術模擬人類的智慧,進入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可以讓政府治理更加科學、便捷、精細、透明、公平、高效。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府機構及公共部門的廣泛應用,為提升人民滿意的服務型的政府水平和公共服務質量提供強大技術支持、智能思維、智力工具和智慧渠道。

建言 |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觉

有利於提升政府的決策科學化水平

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治理質量。習近平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了新時代我國發展要“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種高質量當然也包括政府的高質量決策與高質量的治理。人工智能可以通過系統精算超算,提供多元、多維、多位科學決策方案,執行決策、評價決策,給政府機關決策者提供系統的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以保證決策的質量和執行水平。公共決策的水平和質量好壞是政府的治理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據參數。人工智能的主要特點是它的強大學習能力、計算機以冪的速度在公共部門應用,用來改善公共決策、諮詢服務,認知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政府運作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等,將極大提高社會生產率,節省勞動成本;通過優化行業現有產品和服務,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政府利用人工智能通過採集決策過程背後的數字記錄或通過數據的可視化使決策更加透明。

建言 |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觉

有利於推進政府治理體系精細化系統化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應用極大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精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品質。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社會治理、環境治理、城市運行、學校教育、醫療養老、司法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為豐富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技術支撐。

人工智能能幫助各個部門更好地瞭解他們所服務的社會對象,以確保向所有人提供及時的支持和充分的機會。

人工智能計算的強大能力將有助於產生許多新品種的智能系統。一切社會資源、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和公共資源都由人工智能政府下的人工神經網絡合理地分配。

人工智能中的“大數據”“雲計算”為政府的精準治理提供更多的參數選擇,打破政府部門間的行政數據壁壘,便於準確掌握相關決策信息,更好地研判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精細化等。

基於人工智能的應用可能減少積壓,降低成本,克服資源限制,幫助工人從平淡無奇的任務中解放,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將智能投入到成千上萬的流程和系統中,並處理人類靠自己無法輕易做到的許多其他任務。

人工智能促使碎片化的社會治理向網格化體制轉變,尤其是在社會安全管理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準確感知、預測、預警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的重大態勢及潛在風險,人工智能技術從根本上把模糊治理、預估治理推進到了全過程透明治理的新時代。

人工智能的“精細化”、“系統化”有利於政府經濟主管部門收集各類企業的數據信息,通過綜合分析提煉,實現對市場信息的高效監管。

建言 |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觉

有利於促進公民與政府的良性互動

傳統政府與公民的關係是相對剛性的,當公民有需要的時候才通過相對狹窄的渠道與

政府發生關係,如諮詢、申請、求助等領域,總而言之,一方面政府缺乏足夠的人力和相對的渠道實現非常有效的公民聯繫,另一方面,當公民與政府發生交互時,實際上也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給政府,而傳統的交互方式則很難收集和分析這些信息用以改進政務服務。然而人工智能在這兩方面都產生了新的技術支持。一方面,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建立公民的政務服務助手,實現隨時隨地對政務服務的諮詢和協助解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將互動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改進政務流程。人工智能為廣大民眾民主參與政務服務提供便捷通道。公民有效參與是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智能化”時代的政府治理中,公民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從間接參與轉變為有序直接參與提升。

習近平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9年1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隨著信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智能給我們新時代帶來新的動能。我們希望能夠把握這個新時代,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智慧

政府“善知”、“善植”、“善置”、“善治”、“善智”、“善質”水平,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的美好未來,迎接一個“人機和諧共生”的科學政府治理體系,為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慧驅動。

建言 |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更需文化自觉

2019年8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賀信中再次強調了人工智能發展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推進,智能產業快速發展,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信息時代的當今,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徵。可以說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進入新階段。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應用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社會生活生產生存交往等方式,而且給國家治理、

政府治理、社會治理、市場治理等帶來很大影響。面對人工智能時代,政府要積極適應人工智能帶來的各種挑戰,提高決策水平、公共服務質量、創新治理能力、優化治理方式以不斷提高智慧政府文化自覺。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工智能發展與政府治理創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號:19BZZ011)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81期第3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