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41分难吗?就这样子复习,你也可以做到

考上公务员也有一年了,翻看着已经有点陌生的贴吧,竟发现很多去年相互鼓励一起备考的童鞋还在备考。细看了一些帖子,有两点体会,一是很多人的精力都没花在点子上,二是很多人走一条效率很低的路。觉得有些备考方法不能不说,对于还要上班上课、拿不出大块时间复习的童鞋,效率应该会大大提高吧。

去年国考我是以行测行测76分,申论65分,笔试成绩一次拿下的,职位我就不透露了,竞争也是极端激烈的,但实际上我复习的时间也只有不到两个月,请大家注意这个数字。 我当时就是这样复习的:

国考141分难吗?就这样子复习,你也可以做到

行测复习方法

第一轮(浅尝辄止阶段)

主要目标:吃透考试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考试大纲是当年考试的根本依据。当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从具体的内容范围、题型特点到考试要求都取决于这个大纲。无论中央国家机关还是地方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从内容到形式即使有所差别,也都依然完全以这个大纲为准,亦即都必然会严格依据于这个大纲。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这一大纲,对于进行更明确具体、更集中有效的应试准备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

第二轮(潜心修行阶段)

主要目标:对不同的考试内容和题型进行专门训练,掌握相应的特殊技巧、要则和本领。研究、揣摩真题,把握试题的难易程度。

要进行专门的做题训练,形成善于做每一种题型的熟练性,特别是要掌握该类内容测验、该题型应试的专门方法和技巧,最好是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同样一类内容和题型来做到非常牢固地掌握相应的特殊技巧、要则和本领,使自己对于同样的或类似的测验能够完全娴熟自如地应对。仔细研究分析真题,真题往往反映了人才招录政策的走向,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一“晴雨表”,可以使大家预测未来试题的发展趋势,而这种预测在实际考试中对考生心理上的支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轮(重点进攻阶段)

主要目标:总结做题经验,突破薄弱环节,对应试方法和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要总结每次做题练习或模拟训练的经验体会,逐渐形成一套应对考题和整个考试的自己的思路、习惯、方法和技巧。通过专项练习和模拟实战来痛切了解和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全部特点和一般情况,并进行实际模拟。应试的实践体验和测验的真切感受是考前准备的一大重点。如果缺乏这样的准备,哪怕相应的应试理论、方法、要略接触一百次,也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四轮(全面开花阶段)

主要目标:保持题感,调整心态

考前一周,一切的活动都要停下来,为心态让路,调整状态和作息规律。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那些原来已经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让自己保持做题状态。

国考141分难吗?就这样子复习,你也可以做到

申论复习方法

首先说明一点,我不是申论高手,申论成绩总在60分左右徘回,先把一些自己的心得写出来。

第一句话:自己的套路

申论最终的评分标准可能连阅过卷的人都说不清楚。海量阅卷的前提下,总感觉免不了要“靠脸吃饭”。其中包括字迹清晰、条理性,但经过向从事文字工作的公务员请教和考试结果证明,“第一句话”真的是重中之重(因为其他内容我基本都是拼凑的)。

四道小题

对于小题来说,每段“第一句话”把核心关键词体现出来了,采分点应该就有了。如果语言的总结归纳能力再强一些,印象分可能会再加一些。业内人事忠告:切忌拐弯抹角、环顾左右而言他。纵览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材料,大多都是每段内容第一句用不超过十个字概括某个方面的内容,后面再具体诠释。这也是我在练习和考试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思路。

大作文

对于申论文来说,套路与反套路是个问题。我复习时间比较紧张,且当时的工作也不是从事文字工作。实事求是地讲,没有套路都不知道怎么下笔,所谓的“备考”在我看来就是做好一切可以利用考试之外时间能做的准备。个人感觉“套路”是一定要有的,但这个“套路”必须是自己设计的,同时可以适用各种题目,这样才能避免“躺枪”,临场也可以灵活自然地调整应用。

申论文设计要素包括:题目、整个首尾段、中间分段首尾句。在仔细琢磨出一个框架之后,我在方格纸上模拟了7套不同的题目,又进行了一些修正,基本能达到切合任何题目。(批卷时间也很紧,要素内容经调整后务必切题,具体内容也就顺下来了,而且阅卷人也无暇仔细推敲)。我自己琢磨的这个套路在这里就不写了,一来是怕被才子们笑话,二来模仿的人多了就被坑了。

国考141分难吗?就这样子复习,你也可以做到

最后,以冰心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心得,与各位考友共勉:“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看看贴吧上国考牛人们一摞摞的复习资料,一张张的准考证、火车票,一个个挑灯夜战的身姿,或许你们会从中看到将来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