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当前社会,机关事业单位稳定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吸引着无数的年轻学子为之奋斗。而“国考”又是其中最高级别的选拔考试,近日2018年国考成绩已发布,有喜有忧,2018年各地市事业编、省考大幕也缓缓的拉开,每年上千万的考生去争取仅仅几万个岗位,既有幸运儿,也有失败者,很多人抱怨竞争的残酷,那么我们古代的前辈们,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国考"。

1、夏、商、周时代:

这时的选官制度叫"世卿世禄制",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血缘关系至关重要,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即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哪怕你再有本事,哪怕你获得再多军功,不好意思,那都是奴隶主的。这个时候想当官只能祈祷投胎到奴隶主家。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2、秦国: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第一次有机会当官应属于秦的按军功授爵。"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杀敌越多,军功越高,决定了将士"尊卑爵秩等级"的高低。但是还有赏罚并行,立功有赏,无功者罚,赏罚分明的原则。即自己队伍之中如有一人战死,自己也要获罪。将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杀敌:死一人杀一人。所以想得到"斩一首爵一级"的奖赏,必须是在斩杀敌人的数量中扣除了己方死亡人数后,方能获得。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想而知难度多大。

3、两汉: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虽说首次打破了拼血缘或者比军功的选人,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当官依然遥不可及,因为仅有的推举名额还是牢牢把握在各大士族之间。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实行九品中正制,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但实际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后期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5、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

这时的老百姓真正的第一次有了公平的机会,通过"国考"可以上朝为官。这里我们以清为例,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想通过"国考"入朝为官,需要通过由国家举行的四级科考: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

取得"入学"的资格考试。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这里我们主要说第一种,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知府(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朝时期经过童试成为生员,录取比率10%左右。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吕秀才就是典型)。再看现在我们普及了义务教育,好像过关率100%(为祖国感到骄傲)。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乡试

成为了生员,就是正式的学生,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国考",乡试就是"国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这时期的乡试录取比例一般是20比1,也就是说老百姓成为举人只有0.5%的机会,这仅仅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会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这时期会试录取比率在20~30比1不等,不过如果有幸成为这0.25%,那么说明已经是官了,只是"国考"还有最后一关。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殿试

"国考"的最后一步,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这时候体现了皇帝的绝对权威,看谁顺眼谁上)。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3人能够三元及第,在唐朝有二人、宋朝有五人,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商辂一人,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我们的古代前辈们,经历了怎样的“国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