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

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

2005年,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词语—蓝海。蓝海思想的提出,不仅在学术界企业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引起了政界的高度重视。

“蓝海”是针对“红海”提出的。在当今的全球化经济中,竞争日趋白热化,各种竞争手段层出不穷,削价“战争”屡见不鲜。众多企业都全神贯注于你死我活的“白刃战”,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整个竞争局势是那么刀刀见血,渲染出一片血腥的红海。若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败对手吗?其实不然。在“红海”中,一些成功的企业会打破并且开拓现有的产业边界,创造出尚未开发的市场空间,于是形成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

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

尽管“蓝海”一词听上去非常新鲜,而且更多地运用在企业竞争当中,但事实上这片海洋并不遥远,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运用蓝海思维寻找成功的路线。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一度不被我们重视的人,忽然之间摇身一变,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便是他们成功地运用了蓝海思维,在你忽视或者并不专注的地方寻找到了成功的机遇。

有一个被引用了无数次的淘金者和卖水者的例子。

在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于是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了加州,梦想着能够淘出哪怕一丁点金子去改变家人的处境。

这个梦是如此美丽,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不但金子难洶,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美梦,反而葬身此处。

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亚默尔和大多数人一样,不但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口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那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突发奇想:既然淘金的希望如此渺茫,还不如卖水呢。于是亚默尔放弃了挖金矿,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纱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去卖给那些淘金者。

刚开始的时候,同亚默尔一起来的同伴很不理解,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到加州来,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亚默尔毫不在意,继续卖他的水。

结果,很多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赚到了几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亚默尔的这种策略正是蓝海思想在经济领域的现实运用。

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假如所有的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覆灭。”

因此,当很多人在红海中杀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拥有蓝海智慧的人却总是能够发现别人忽略或是根本不知道的机会空间,并且善于利用和开拓。

他们独辟蹊径,从小路杀到大路上,最终开辟出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由于少了竞争和阻力,他们往往比别人更有优势,因此也更领先一步。

运用蓝海思维,甩开“红海”,与“蓝海”同行,既可远离红海的腥风血雨,又能赢得更大的成功,在人生竞赛中,这不失为条博弈良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