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在塘尾——記吉安市優秀留任駐村第一書記曾新華

“曾老師”在塘尾——記吉安市優秀留任駐村第一書記曾新華

曾新華(右一)走村入戶調查貧困戶信息

開欄語

今年,我市163位第一書記懷抱初心,主動擔當使命繼續留任,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拼搏與奉獻推動脫貧攻堅,讓一個個派駐村舊貌換新顏,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社會的認可。他們的扶貧故事引起了人民日報、新華社、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集中關注和報道。從今日起,本報開設“我們的初心·留任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專欄,向讀者講述13位留任第一書記的感人“初心”,駐村工作背後的酸甜苦辣,充分展示他們紮根幫扶村組、矢志脫貧幫扶事業的為民情懷。

□本報記者 龍玉然

11月13日,晨曦中的青原區天玉鎮塘尾村,農戶的新屋在幾棵巨大古樟的掩映下,顯得特別有精神。由於新105國道和虎青公路穿村而過,離市中心城區不過30分鐘車程,塘尾地理位置有點得天獨厚。在這裡白天遇不到幾個村民,“大家都去城裡做事了。”記者驅車在村子裡轉悠,根本無法想象這曾是一個省級“十三五”貧困村。

“我們村2018年脫貧摘帽。2016年6月我任村支書之前,村裡還欠了80多萬元外債,這兩年陸續還清。”塘尾村支書、村主任梁崇耀向記者介紹。

2017年前,這個村子髒亂差問題比較嚴重,到處是泥巴路、斷垣殘壁和土坯房。單是2018年,共拆除危舊土坯房432棟2.35萬平方米。再經過改水改電改廁、綠化亮化美化,如今用村民的話說,“真正是舊貌換新顏。”

這麼短的時間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是如何做到的?記者走門串戶問村民,受訪者大多是留守老人,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我們村多虧來了個‘曾老師’,來了個駐村扶貧工作隊。”

老人們嘴裡的“曾老師”,就是來自井岡山大學、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曾新華。曾新華長得黑黑瘦瘦,40來歲,話不多,但實在。駐村扶貧工作隊一共3人,白天晚上都在村裡,除了週末,沒有休過假。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工作?

讓產業強起來:從零開始

塘尾村委會共有5個自然村,全村面積2.1平方公里。散落著346戶人家,有1332個村民。“這裡的每家每戶我都熟悉。”記者跟著曾新華在村子裡轉悠。

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80人。2014年至2018年脫貧23戶78人,還剩3戶未脫貧,貧困發生率0.37%。“2017年之前村集體經濟為零。”梁崇耀告訴記者。

2017年後,井岡山大學共投入扶貧資金79.6萬元,分別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醫療衛生、教育、組織建設等方面,因地制宜開展全方位幫扶。“產業是大頭,我們共花了65萬元左右,建了光伏站、菌菇和鬱金種植基地。”曾新華說。

在村口一棵古樟旁的小山坡上,100KW的村級光伏電站沐浴在仍然有點燥熱的冬陽之下。這個已經併網發電、全村26戶貧困戶入股分紅的“無煙工廠”,(下轉A3版)每年為村集體帶來8萬元左右的固定收益。

68歲的貧困戶林拾香,在村裡的吉安綠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裡給藥菜施肥拔草。她告訴記者:“我以前在家沒事可幹,去年7月份來到這裡務工,平均每天可以掙60元,加上兒子在城裡做泥工、兒媳打點零工,日子過得還不錯。”

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正是梁崇耀。這是一個農光互補農業產業項目,共規劃用地208畝,一期共建設光伏設施農業溫室大棚8000平方米,光伏裝機容量780KW。“全鎮有62戶,其中我們村裡有8戶貧困戶入股分紅,20多戶貧困戶進行土地流轉,6戶貧困戶來基地務工。我能為他們做點事是應該的,也多虧了曾老師引介來的井岡山大學生科院的各種技術支持。”

另外,村裡還有源中園紅芽芋合作社、玉興艾草合作社、青青家庭農場……如雨後春筍,為產業脫貧注入活力。

“即將有2戶3人批准脫貧退出,2020年就只剩1戶2人是貧困戶。”“公司+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是曾新華這個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創新做法,事實證明,這種精準脫貧效果非常好。

讓村莊美起來:內外兼修

“能住上這個新房,還不是曾老師幫的忙啊?我很感謝他!”62歲的朱賤根腳部有點殘疾,也是一名貧困戶。曾新華見他一個人帶著身有殘疾的女兒蝸居在一幢老屋的單間裡,灰暗雜亂、煙熏火燎,便積極幫他申請了危房改造“交鑰匙工程”。

不但朱賤根有了新房,全村的危舊土坯房也得到了大力整改,這項工作在2018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記者在村委會看到一個賬本,上面密密麻麻寫著這兩年來的一些基建數據:綠化亮化工程10萬元,安裝20餘盞太陽能燈;巷道硬化30萬元,5600平方米;排水溝建設16萬元,2360米;2個池塘整治建設10萬元;貧困戶改水改廁13戶、各自然村新建公廁6座……

“曾老師來到村裡後,不但給我們帶來了扶貧資金,而且他們是知識型人才,對我們村的規劃建設起了很大作用,讓我們的眼界變得更寬。”梁崇耀說道。

塘尾村幹部是個只有5人的團隊,文化程度都不太高,甚至連使用電腦都有點困難。曾新華來到這裡後,建立健全了村裡的各項管理制度,抓好“黨建+”系列活動的開展,優化鄉風民俗,讓整個村子變得有了靈魂。

藉助背後有井岡山大學的支持,曾新華的駐村扶貧工作隊聯合政法學院,長期免費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聯合圖書館,幫助提升該村綜合文化活動室服務村民的能力和水平,還為小學生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聯合醫學部、附屬醫院,開展送醫、送藥、送技術,為村民提供醫療服務、為村衛生室提供醫療指導;協調電信學院,派出暑期社會實踐團,為村小捐贈運動器材、圖書和學習用品。

“他能自願留任,一方面是他的境界高,另一方面也是村民們的呼聲高。”梁崇耀跟記者說。

讓村民笑起來:用愛感動

1985年生的劉厥強是個返鄉創業人員,對農業產業情有獨鍾。目前他創辦的青原區青青家庭農場,共投資200多萬元,做的是生態、循環、立體農業項目。農場裡除了套種40畝的獼猴桃、葡萄和火龍果外,還養殖了1700多羽孔雀。“曾老師經常會來我們這裡,幫助解決一些產業發展遇到的難題,特別是在環保和各種扶持政策方面提供了許多技術、方案。”

梁崇耀告訴記者:“發展一個產業,帶動持續增收,致富帶頭人很重要,曾老師對貧困戶更是關懷備至。”

為貧困戶脫貧想辦法、出點子,調動他們創業就業積極性,讓他們儘早富起來,一直是曾新華的夢想。

73歲的王仁福,夫妻都是殘疾人,生活過得很拮据。曾新華不但為其申請了低保,而且還說服王仁福做了村級光伏電站的管理員,每月有300元的工資。“我們家真得感謝曾老師幫忙!”王仁福的妻子、65歲的鄧長元反覆說著這句話。

對於朱賤根來說,除了光伏發電站入股分紅,曾新華又讓他在村裡的鬱金種植基地做管理員,每個月可領到400元工資。平時朱賤根在附近打點零工,加上曾新華也為他申請了低保,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曾新華的案頭有4本寫得滿滿當當的第一書記工作手冊,10多萬字裡幾乎都是與貧困戶有關。“兩年多來,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曾老師是個做事非常有效率的人,今日事今日畢,任勞任怨,幹勁十足,總是追著村幹部把工作做好。”梁崇耀說。

“只要這邊有需要,我會一直幹下去。”在午後燦爛的陽光中,家裡有個不到1歲小孩的曾新華,最後淡淡地跟記者如此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