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天府廣場:公認的成都市中心。



是成都的心臟區域,也是外地人到成都必去的地方。因為,毛爺爺就在那裡,向你招手。

然而又有多少人記得,天府廣場以前的名字,其實叫“皇城壩”。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事實上,天府廣場成為市中心,並不是成都發展的偶然,更不是人民的一時興起。而是,歷史的沉澱。

皇城壩——

平日裡茶餘飯後,老人們最愛在孫子輩面前回憶的老成都的過往。

聽說在以前,居住在“皇城壩”附近的成都人閒暇時間總愛去貢院街的鑫記餐館點一碗“包面”——也就是今天的抄手。

帶筋的牛肉被手工剁得細碎後用牛肉原湯煮得浮起後出鍋,那叫一個香味逼人、酥嫩可口啊。因為每碗只賣四個銅錢,適合每個檔次的消費者,故成為了勞動人民經常光顧的大眾化館子,日日高朋滿座,生意火爆。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拉黃包車的、推車、抬轎的,則喜歡在貢院北街馬婆婆開的蒸牛肉小館子裡坐一坐,兩張長方條桌,沿桌子各擺兩張長條凳,十二三人圍在一起,六個銅板就可吃一碗。“肥合”的蒸牛肉吞下肚,一天的煩惱便可一掃而空。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貢院街北口有個“大茶鋪”,寬有四間門面,裡面寬敞,可容茶客四五百位。平日沒事的時候,辛苦勞作的大家就在此處相聚,叫上一杯茶水,閒聊著東家李掌櫃家新增的海外幹雜,西邊油糕鋪的香脆糕點。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沿街擺攤的小吃總把小朋友的口水饞得直往下掉,東鵝市巷口賣的“酥餅”,街北口“大茶鋪”門口賣的蒸紅苕和芋頭,經過這裡就要纏著母親買來嘗一嘗。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而如今,這些東西在現在的年輕一代記憶中早已銷聲匿跡,人們心裡沒有留下一絲當初老皇城的面貌,即使查看網絡上的圖片也只是浮光掠影。雖皇城已不復存在,但卻不能阻止我們對當初那個年代它的好奇。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371年

明太祖封11子朱椿為蜀王,在成都城中心修建的蜀王府,方向為正南北,外繞“御河”,俗呼皇城。蜀王府嚴格按照明代禮制建造,作為僅次於皇宮的親王府邸,建築格式、佈局基本上仿照皇宮,蜀王府可以說是縮小版紫禁城。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644年

張獻忠攻佔成都,稱大西皇帝。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率大西軍撤離成都,縱火焚燒成都宮室廬舍,夷平城垣垛堞,皇城和成都大城亦毀。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655年

四川省會由保寧遷還成都,披荊斬棘,把這片荒場劃出前面一部分,改為三年一考試的貢院,將就藩王府正殿殿基修成規模不小的至公堂;又將就前殿殿基修成一座頗為崇宏的明遠樓。所以皇城壩街又稱為貢院街。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51年

"皇城"的城門洞以南被拓開了70米寬的人民南路。"皇城"從此開始進入危境。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68年

明代“蜀王府”城牆及城內明、清兩代的古建築群被大部分拆毀。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69年

皇城門樓、"明遠樓"、"致公堂"等最後的古建築被拆除。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70年

"皇城"的護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築地下防空工事。老皇城原址上修築"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79年

“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更名為“四川省展覽館”。人民政府在調整總體規劃中,再次修改了中心廣場規劃,四周為道路圍繞的中心廣場,並考慮為綠化廣場。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1997年

政令擴建中心廣場,兩側民居被拆除,廣場內近百株茂密梧桐樹被砍光而未進行移植,自清代倖存下來的“皇城清真寺”被夷為平地。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2007年

天府廣場改建完成,由成都市文化局對天府廣場周邊規劃的文化設施組織國際性設計招投標。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2011年

天府廣場再次改建,最大變化為橢圓中心廣場變正圓形。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公元2016年

“成都中心”規劃出爐,將在“天府廣場-後子門”片區,打造上千畝的成都版中央公園——“成都中心”。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如今的天府廣場

如今的天府廣場,八卦陣上游人如織,四面環繞歷史人文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白日的光輝和夜晚的霓虹交融在這裡,就像歷史的沉澱始終不散得籠罩在天府廣場上空,和諧共存著。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廣場上依舊有人在賣著老照片,但手機的普及,像以前那樣拘謹站在毛爺爺面前拍照的已經不多了,而紙質的照片,更成為這個年代越發稀少的珍貴回憶錄,就像當年的皇城,一點點被新事物替代和更新,最終不復存在。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成都不斷地向前發展,但老皇城的歷史變遷卻讓人唏噓。成都市中心的毀滅、建設、毀滅、再建設是否也從反面體現了時代發展中的冒進?一個城市除了GDP其文化軟實力也是彰顯地位的重要組成,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我們也要在發展過程中學會珍惜現有的文化遺產,真正超越城市“大破大立”的僵化思維。

成都未來的發展到底是怎樣,是不斷拆遷開發建設,還是注重保護文化遺產,值得我們深思!

罷了罷了,皇城已然不再,惟望輝煌永存。



天府廣場,一個消失的皇城

via:成都生活君,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