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日本,中國也有兩座小島面臨“消失”危機,其一是旅遊勝地

我們生活的地球,距今已存在了46億年,在漫長的過去,地球的形態、地貌曾發生過無數次變動,直到今天形成了以5大洲、7大洋為主體的結構。

由於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處在板塊交界處的國家通常要面臨火山噴發、地震等災害,同時,處於板塊邊緣還有一個天然劣勢——在地質變動和海水上漲的影響下會有被淹沒的風險。

不僅是日本,中國也有兩座小島面臨“消失”危機,其一是旅遊勝地

日本地處板塊交界處

我國的鄰居日本就有這樣的困惑。據日本科學部門觀測,日本島不僅處在活火山地帶,而且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板塊移動,其方向恰恰是深達萬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理論上講,在未來的某一天,日本整島都可能被海洋吞沒。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在我國也有兩個地方面臨沉沒的風險,其中一處已經快要消失。

不僅是日本,中國也有兩座小島面臨“消失”危機,其一是旅遊勝地

據統計,我國有人居住的島嶼多達450個。而在山東省煙臺市下轄的長島縣,就是由32個島嶼和66個明礁組成的,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是10座。從2012年開始,長島縣的人口就開始出現了負增長,而目前長島縣的人口總數才5萬。因此有一種說法認為,照這樣發展下去,長島縣可能會有“消失”的一天。但就目前來看,長島地理位置絕佳,資源豐富,旅遊業發達,“消失”說很可能會不攻自破。只要解決了人口負增長問題,長島自然會越來越發達。

不僅是日本,中國也有兩座小島面臨“消失”危機,其一是旅遊勝地

而與長島不同的是,位於我國廣東湛江的羅鬥沙島,卻是名副其實的一座即將消失的小島。該島面積4.9平方公里,形似海馬,島上海沙細軟。羅鬥沙島屬於一座沙洲島,成型與400年前。但根據有關部門測量,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羅鬥沙島的面積已經縮小了近一半。在未來,這座小島隨著海水的沖刷侵蝕最終消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僅是日本,中國也有兩座小島面臨“消失”危機,其一是旅遊勝地

其實不僅是日本和我國,世界上有許多小島都面臨著下沉消失的風險。比如大家熟知的“蜜月勝地”馬爾代夫,就因為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的問題面臨著消失的風險。此前有報道樂觀地表示,馬爾代夫最多還有50年的壽命。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只有真心去愛護它,它才能反饋給我們最美好的東西。否則大自然一旦對人類展開反擊,消失的將不僅僅是幾座小島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