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這是走吧網推送的第 61 個與眾不同的旅者故事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本期嘉賓:漫遊者大雄

黃志雄,綽號漫遊者大雄,70年代生人,是一位喜歡文藝與遠方的資深戶外運動玩家。早期是一位建築師,後又投身房地產,如今是一位自由職業人,“漫遊中國”全民悅讀計劃的倡導者與踐行者。

自2017年6月起,以吉姆尼硬派小車為工具,單人單車無後援漫遊中國10萬里,滾滾車跡遍及中國30個省級行政區域。


Q1、大雄老師您好,不少吧粉朋友聽說過您“99天自駕漫遊中國”的旅途故事,也知道您的壯舉,但還是先向走吧網的200萬吧粉做個自我介紹吧。

漫遊者大雄:走吧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漫遊者大雄,一位喜歡文藝與遠方的頑童大叔,很高興成為走吧網的一名新成員及大家的新朋友。我從2003年起參加各類戶外運動,經歷了登山、朔溪、穿越、漂流、騎行、射箭、皮划艇等運動的慢慢打磨,如今也熬成了一位資深戶外運動玩家,可見人笨只要去做,依然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雖然不是人人皆可成為射鵰英雄郭靖,但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出生在《長征·七律》中“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五嶺之一湖南騎田嶺區域的首府郴州,這裡崇山峻嶺、峽流縱深,部落紛紜,地勢險要,自秦以來便已建城,歷來是南蠻與中原的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卻因山水旖旎,民俗多彩,氣候溫和,交通便利,成了華南地區的戶外運動與休閒旅行的新熱點,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我因此有了一種“霸蠻又包容、無畏又謹慎”的極富矛盾與衝突的性格,但這種特點在我後來漫遊中國10萬里的單人單車自駕中,確保了我的一路平安與順利。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是“漫遊中國”全民悅讀計劃的倡導者與踐行者之一,致力於宣傳“行萬里路,破百卷書”,提倡全民出行,在漫遊中國中,深入民間,閱讀現實裡的當代中國,體驗時代繁華與滄桑,知中華復興艱鉅與必然。

Q2、您是什麼時候辭職的呢?是什麼原因讓您選擇了放棄過往熟悉的生活模式轉而開始“陌生”的自駕天涯呢?

漫遊者大雄:我是2017年4月1日辭職的,那一天是愚人節。我喜歡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做一些重要的決定。辭職之前,我在房地產行業工作了十年。房地產是一個喧囂而鋒利的行業,也是當今人們最痛而有恨又時而有喜的聚集了高智商與詭異格局的產業。我喜歡藍天白雲、清風習習的地方,不求大富,但求有趣,遠離愚弄,唯貴誠信。該去哪裡呢?關鍵是哪裡會有,我也不知道,那就先去天下漫遊幾圈吧。一則可看真實的中國,二則可廣交朋友,或許還可共同創一份業,於是備好資金,我就辭職出發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然後在約一年的時間裡,以吉姆尼硬派小車為坐騎,用200餘日孤車單人漫遊在中國的30個省級行政區域,歷經了中國大陸環線、新疆南北環線、河西走廊大環線、滇西三江環線、滇藏線、新藏線、山南線、哈拉湖無人區等。

Q3、從自身的舒適圈跳到“顛沛流離”的生活節奏,這份勇氣和探索精神是很值得學習的!所以如果現在有年輕人(或者中年人)向您請教該不該告別過往的生活模式,像您這樣轉投“新”的生活裡,您會怎樣回答呢?為什麼呢?

漫遊者大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好像最好的方式就是人生沒有急轉彎,但多數人都會犯錯,知錯而止,任何時候都不晚,不要因為還沒找到對的方向,就讓自己繼續錯下去。但往往對錯是很難區分的,如果你以臨死之前的遺憾來判斷,通常就簡單且容易出結果。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如果明天就會死,你卻對現有的生活很不滿意,也看不到若其延續下去你就會開心,那就應該啟動告別倒計時,戰略上,要義無反顧,戰術上,要不打無準備的戰,不要讓自己告別舊生活就馬上進入水深火熱的困境。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告別舊生活,不亞於一場革命,需要蓄謀,需要儲備,需要理性,需要信念,只有成功後,你才會回到主流社會,而這期間,主要是孤獨、質疑與反對一路相隨。如果你失敗了,也就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的那位堅毅的老人,依然能贏得極少數人對你的尊重。其實,人若有天命,誰又能在此前告訴你,唯有努力做了才知,即如是,那就不如去一搏求變。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Q4、我們知道在您自駕環遊中國之前有過3次長途旅行(第一次:湘桂千年瑤(瀟賀古道);第二次:沿海赴獨龍(獨龍江);第三次:初探無人區(哈拉湖))可以看到是難度不斷在加大,您的核心是否認為旅行就是不斷的“挑戰”呢,能否介紹一下您的旅行觀?

漫遊者大雄:記得齊秦有一首歌唱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想,歌裡的無奈也可理解為在外面遇到了困境。本來的我做不到一次漫長的旅行,說走就走,因為我沒有長途(超過3000公里)獨自自駕旅行的經驗,但我也受不了那冗長的準備與等待,最後,我決定用旅行代替旅行,在替代旅行中獲得一定實戰經驗後,再去進行漫長的旅行。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99天的獨自旅行,不是簡單的天數與里程的疊加,更不是週末兩日遊的經驗就可以應對,它幾乎是對一個人進行全能的考驗,首先是對車的考驗,似乎還與你無關,其實與你的知識有關;其次是對你心理的考驗,如何應對各種危機;接下來是對你健康的考驗;往後就是對你技能、性格、社交與運氣等等的考驗,最後終結為一句話,就是考驗你對未知世界的掌控力。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行嗎?我當時也不知道。怎麼辦?是騾是馬,先出去溜一圈看看。我首先選擇有歷史、尚偏僻、非漢族的山區,在衛星地圖上一找,發現湘桂邊境五嶺地帶有一條秦時修築的古驛道,此道又稱“瀟賀古道”,其方圓百里內有五個千年瑤族古村,正符合要求,就去了7天,也是在那裡練手了拍攝製作、山林穿越,感覺很好。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回來不久,覺得應去深山大峽非漢族區域,就有了第二次出發,依舊看衛星地圖,發現雲南怒江峽深山高,於是用了60天單人單車自駕經廣東到南海,然後沿南海海岸線穿過廣西,再轉雲南邊境山區進入怒江大峽谷、獨龍江大峽谷,深入獨龍族棲居地,其後又翻越了碧羅雪山上剛開通的德貢線,之後從德欽沿金沙江而下告別雲南經廣西返回。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這一趟自駕旅行8000公里,即順利又平安,特別是有驚無險獨自通過了那麼多的危峽公路,同時又忍受了一人出行的孤獨,讓我內心有了很多的自信,但總覺得還有什麼沒考驗到,因為環中國最危險的是新藏線的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要途經多個無人區,我能經受這樣的高原考驗嗎?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不知道,那就又找個地方試試看,繼續按老辦法,打開衛星地圖,發現西北青海湖上面還有個青海第二大湖哈拉湖,平均海拔4000米,就在祁連山主峰腳下,而且是個無人區,非常好,就是它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圖片僅用作輔助表述

此行用了40天,先穿大巴山北上到阿拉善,再西線沙漠戈壁一路到哈密,然後南下阿爾金山經德令哈直上哈拉湖,最後從祁連山回果洛再轉甘南返回。此行亦是一路有驚無險平安歸來,且到此為止,中國多類地貌、氣候、民族均已接觸,心中有了獨自環中國的底氣,但時間已到2017年末,冬季已經到來,考慮西藏冬季穿越極難,於是確定來年春天出發,環遊中國,來一場從春到夏的中華之旅。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好像跑題了,哈哈!我是想說,發生的這些事,初看似乎我在不斷挑戰自我,其實,挑戰自我不是我的旅行觀,感受生活的真實與豐富,發現平凡背後的新意,與目的地來一場與眾不同的到達,才是我當前的旅行觀。

Q5、您是單人單車進行了自駕環遊中國的壯舉,這路上有怎樣的難忘經歷或故事呢?

漫遊者大雄:這一路,99天,確有很多難忘的經歷與感受,但最難忘的,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如同最美的風景,一定在心靈某深處,是任何一張照片所不能替代的。

每個人都怕死,我也一樣,每次獨自出行,無論家人、朋友、初級同好,首先都會關心安全,安全第一怕遇見壞人惡人,第二怕遇見自然災難、第三怕交通意外,這三樣誰不怕,遇上就像被狂犬狠狠咬了一口般惶惶不安。我以為這其實就是對未知的恐懼,很多人因此駐足不前,越想越覺危險,最後可能是在等待同伴與確保的安全中年華老去,很遺憾。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記得我遠行獨龍江那次旅行,是出發前偷寫過一份遺書的,因為我所看到的關於雨季怒江大峽谷與獨龍江公路的描述,沒有一個不是聳人聽聞的,即使到了當地,軍警、交警的講述與回覆,都會讓你覺得活著返回完全靠運氣,這樣的氛圍怎不讓你感到內心惶恐。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而實際上,怒江沿岸的車流不息,雲雨恍惚的獨龍江公路雖然一天見不到10臺車,只要聚精會神,卻也是一路順利,死亡依然是低概率,此後我再也沒寫過遺書,認真開好車,墨脫、勒布、亞東、阿里、新疆南北也平安過了,人,有時要相信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好運氣,光有理性,是很難堅持一往無前的。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但死亡依然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我父親是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的,那種前一分鐘話說好好,再過一秒就人天兩隔,讓我深感生命之脆弱與易逝,是啊,誰都可能瞬間消失,下一個會是誰?如何面對?

我的99天環遊中國始於3月18日,結束於6月24日,選擇318,是想向老318國道致敬,隨著這一路新隧道的逐一開通,高速公路的不斷延長,在提升人們到達拉薩的速度的同時,很多過去必經的天險絕境也將與大眾漸行漸遠,真是英雄遲暮,變化滄桑,但願老兵不死!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其實我在出發前已經連續服了14天的中藥,醫生說我體內溼寒,脾腎皆虛,不能遠行,同時,我還有膽結石與膽囊炎,特別是急性膽囊炎一旦發作,得不到及時治療,危不自言。

我本來身體很棒,但去年的西部之旅,在極乾旱乾燥西部地區環遊20餘日後,因快速回到潮溼陰冷的初冬湖南,結果身體如一個乾燥的海綿,瞬間吸收了超量的溼寒,全身疼痛,乏力怕冷,眼看出發在即,我的詠春拳師傅奧籍華醫李國華先生,見我執意14天后出發,就給我開了14天的中藥,說按時服完可保我45天。我掐指一算,45天應已過高寒西藏到了溫暖乾燥的南疆,繼續前進,就是不遠的夏天,身上的寒溼就不是事,反有可能就此恢復健康,後來果然如此,這是一次成功。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當你有決心要去做一件事時,成功是要以理性為基礎的。按照醫囑,只要不飲酒,不吃油膩,多飲水,備上藥物,膽囊炎發作的概率只有5%,我會為5%的風險放棄95%的安全嗎?不會,所以最後我是按計劃的日期出發。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十年前,我在理塘有過較嚴重的高反,那裡的海拔是4000米,這次要過阿里,有100公里在海拔5000米,我能過去嗎?不知道。而且我一個南方人,不帶氧氣與防曬油橫穿西藏高原去新疆,那必經的新藏線是世界著名的天路,也是世界十大死亡公路之一,聲名赫赫的死人溝、麻扎(墳墓)達板都在那裡,我能一車過去嗎?不知道。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是的,最後我都順利通過,而且沒有曬出高原紅,這是又一次成功。大家是不是認為我在用生命冒險,我想很多人會這麼看,其實,我有我的沙盤推理與實地演練,夢想源於感性,實現要靠理性。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告別德欽,前往拉薩的路就進入了高海拔區域,荒山雪嶺越來越多,我將這一段設置為高原適應區,我用了15天途徑察隅、墨脫、南迦巴瓦、錯那才到達拉薩,在海拔3000-5000米區域反覆攀爬或下降,這樣做是想人與車經過短期密集折騰、徹底適應高原氣候,即使有問題也好修整調劑,畢竟不是無人區,也許是運氣好,這一路一直人車皆正常,臉上也沒有高原紅,於是,膽子又大了。這會是一件好事嗎?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膽子越來越大,並不是一件好事,第一次生死之危很快就隨機而來了。事情發生在從錯那拿日雍措去哲古湖的路上,正常的路線是從拿日雍措回到乃東再南下哲古湖,一個倒“v”路線,全程230公里山路,我通過衛星地圖選了一條70公里直達哲古湖的小路,詢問了當地人,說上週大雪不通,但最近天晴,有見車從那邊過來,於是我就出發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知道這70公里有4/5是無人區,但我忘記看海拔了。我獨自上路,在荒原上不斷爬升,沒有陡峭,只有急彎,慢慢開,不知道害怕,路越來越窄,很擔心是否偏離主道,手機信號沒有了,還好有GPS衛星信號,但衛星地圖不能更新了。路只有2米多寬,越來越泥濘,接下來是雪泥混合,不時出現打滑。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走對了嗎?

但掉頭倒車都沒有地方,只能繼續前進。非常希望迎面能來一臺車,那我就走對了,但是,真來一臺車,這雪坡上的一條2米來寬的路,如何會車呢,自上了這雪原小路,已過1小時,一路就沒看到寬的地方,心中此時又害怕起真有車來,據說藏地車是不讓內地車的,我沒有能力在這溼滑的小路上倒車幾公里而不翻下山去。心情開始變得沉重起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但也沒選擇,只能繼續前進。又過了1小時,看地圖,目的地的直線距離還有3/5,我已到無人區中央了,天空,還好,是晴朗的,繼續前進,又是幾個急彎,驚喜的事來了,哈哈,有個鐵桿路牌,高興,走對了,哈哈。開到近前,看個清楚,心情更沉重了,牌上8個紅色大字“蹦漿路段,小心駕駛”,什麼是“蹦漿”?我要車陷雪原沼澤麼?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想又何用,只能前進,果然路更爛了,路上的老車轍也越來越深,有些近半尺,還好,我一直開著四驅,吉姆尼車輕,善於走熱帶雨林泥地,而且,我車裡還有四條帶倒刺的防滑鏈,心理這般不斷安慰自己,很快,麻煩來了,真擔心什麼來什麼,車突然就打滑動不了,原來後輪陷了,那就裝防滑鏈吧,兩條不行,就裝四條。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下車,舒展了幾下身體,順便看看海拔,不看不打緊,一看心就“嘣”的一下,完了,要停止跳動了,“5315”,海拔5315米,頓時覺得天旋地轉,我還從未開車到這樣的高度,而且是在無人區,時間已過下午5點,我的睡袋只能抵禦零下15度,這裡晚上會到零下30度嗎?

我會缺氧嗎?

今晚能過去嗎?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當你感到死亡真的來臨時,如果你還有時間,你首先感到的全是至暗的驚悚、慌張與恐懼,世上沒有不害怕的人,只要破了他的底線。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也不知道我最後怎麼下來的,當晚回到乃東的賓館,已是第二天凌晨2點,這140公里,我用了14個小時。這一次抄近道的嘗試,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再也不單車在海拔5000米以上獨自抄近道,它讓我在亞東再次想抄小路經崗巴、定結赴定日,面對開闊的雪原上無數的時斷時續的小道時,我抑制了豁出去的衝動,選擇了知難而退,也因為這一段近路不再是70公里,而是400公里。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生死一念間”,在實踐中我對此有了深刻的體驗,它讓我在謹慎中順利通過了高風險的新藏線全程,但人總是很容易健忘,健忘就意味著死亡必將再次出現。我到了新疆,再也不要擔心高海拔風險,愜意之餘,來了個“8”字形南北疆環遊:

從葉城經喀什-紅旗拉普-喀什-哈拉布拉克-阿合奇-阿克蘇-拜城-天山大峽谷-庫車-吐魯番-木壘-薩爾託海-可可托海-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賽爾-塔城-托里-阿拉山口-溫泉-賽里木湖-伊犁-特克斯-新源-鞏乃斯-巴倫臺-輪臺-塔中-且末-經若羌穿過羅布泊抵達哈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危險出在神秘羅布泊,每年春季是羅布泊暴風塵的季節,我告別315國道進入前往羅布泊鎮的235省道,這是一條黑灰的鹽鹼公路,在上面行駛如同在搓衣板上,一路顛簸前行,昨日在若羌時,風沙已大起,很擔心羅布泊地段的春季暴風,在315國道也詢問了交警,想知道可有內部天氣警報、強制封路什麼的。交警建議我一臺車不要去,大風暴說不準,有時突然就來了,上個月就有5臺大車被吹翻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從若羌到哈密,正常的道路是1300公里,從羅布泊穿過只要550公里,這條小道太有吸引力,因為過了羅布泊鎮北上就是縱穿神奇戈壁大海道。我看著頭上的藍天,遠處的層層白灰雲,足足猶豫了5分鐘,決定出發,賭一把,5月已是春末,風沙應減少了,人就是如此,你總是會選擇你相信的去相信。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果然3小時後,層層白灰雲已變成團團棕灰霧,從天上一直滾到眼前,十米之外已看不見,車窗一片風沙噼裡啪啦的敲打聲,不時夾雜一陣嘶啞又尖利的怒吼,鹽鹼路上盡是高低參差的同向車轍槽,深的地方超過半尺,車在上面如走平衡木,還不時掉下去,卻聽不到聲音,而大風是一陣一陣如海上狂瀾一般,讓我的車頭不時猛地一震,向左跳躍!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為什麼沒有翻?我也不知道,四周已不再是棕灰,而是大小顆粒匯成的鍋灰色狂風,當時是午時,卻如傍晚,人們總是想知道我當時的心裡到底是什麼感受,有沒有害怕、恐懼,其實只有緊張與專注,緊張會讓你沒別的可想,專注會讓你看似麻木的在開車前進,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衝、衝、衝出暴風圈。有時候,感覺生死又不是一念間,而是運氣,運氣又是那麼的詭異,但是不做,又怎知運氣的好壞,正如不行動,又怎能走向成功。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告別哈密,99天已過2/3,接下來我沿G7穿過內蒙古,經大興安嶺-漠河-滿洲里-五大連池-伊春-撫遠-東極島-雞西-延邊-長白山-鴨綠江-大連-威海-嶗山-淮安-大運河-揚州-杭州-溫州-福州-沙縣-饒平-汕頭-河源後穿越梅嶺在計劃結束的那一天平安回到出發點湖南郴州,全程30475公里,而地球一圈是40075公里。在我的微信與微博會陸續推出此行的視頻與圖片,歡迎大家前往觀看,也希望這些圖片與視頻能為你的出行提供有效的參考。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Q6、您這一路都是吃住在車上嗎?很多朋友會關心柴米油鹽的實際問題,那這一路花費大概是多少呢?您有什麼建議(關於安全、車輛、行程等)可以分享給同樣有計劃環遊中國的吧粉朋友呢?

漫遊者大雄:

吃住在車的方式,在國內自駕遊群體並不普及,考慮此行可更好為大家出行提供參考,我選擇了更為大眾化的旅行方式,且不進大、中城市,以村鎮、縣城為落腳點,住民宿,吃小館,偶爾搭個帳篷來次野餐。民宿日均100-150左右,用餐日均60-100,剩下就是油費、路橋費、景區門票,汽車保養等。

這次環華日均總費用控制線設定在600元/日內,事實上,做到了,如同我對日期與旅程的規劃,規劃99天,做到了,規劃3萬公里,超出500公里,也算做到了。這些還是獨行,如果你多人同行,個人費用其實是不高的。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我在99天的環華規劃中,預留了7天修整日,分別用在了西藏拉孜、新疆喀什與吐魯番,內蒙古額濟納旗,其他時間則是馬不停蹄每天一處新地方。車輛在西藏山南市、黑龍江加格達奇做了保養。在新疆托克遜換了全部輪胎。全程交通違規3次,扣5分,罰款400元,都是超速。車輛全程未出故障。個人全程疾病無染,故疾未發。

我說這些細節,一是說環華自駕,時間可長可短,69天也能走完,但最好不要行色匆匆,多留些時間在路上,日均300-400公里,這個節奏比較好,西藏、新疆很多地段限速,最低有20公里/小時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遵守,有時交警也會讓你再回頭跑幾十公里去交罰金的。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二是說環華自駕,雖不用擔心車的保養,但依然要預選地方進行保養,確保配件及時供應,也可自帶一些剎車片、皮帶、火花塞等小配件,確保在小鎮也能快速修理。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三是說環華自駕,大家的健康,預防是首要,其次,飲食在講究衛生之餘,多吃當地人的日常食物,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入鄉隨俗,我在西藏就大喝酥油茶,在沒有用高反藥與氧氣的情況下,橫穿西藏20餘日到達新疆葉城,途中身體就沒有發生明顯的高反。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Q7、您曾說過一句話“做一個不尋常的平凡大眾”而結合您的經歷,我們總結到的關鍵詞很多是“前進、發現、改變”,那您根據您自身的經歷來說,您認為旅行會讓人發生怎樣的改變?

漫遊者大雄:

經歷一次有深度與廣度的旅行,人們通常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也許是好,也許是壞,甚至是尚不自知而已生變,但多數都會變的更積極樂觀的面對人生,會有一個更高的格局去看待現實中的困境,能思路更開闊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也許那時,你依然還很平凡,但你已不再是那些思路常常處於封閉與狹隘的尋常人了。

在西藏與新疆的一些了無生機荒涼之地,每次發現一處意料之外的綠洲,都不得不感慨,這裡怎麼會有水源,有樹木,有村莊,有自得其樂的人們,他們那麼真實的存在,存在於我們的想象力之外。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然而,這種訝異,卻沒有打擊我的自信,而是讓我在每遇困境瓶頸時,無論工作、情感,都會去想,是不是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問題不是無解,而是我還沒有找到,放飛思路,不要早下結論,堅持到最後,如此這般,現實中往往也確實多有意想不到的好結果。在戰略上藐視絕境,在戰術上敬畏絕境,是一種較好的面對難題的心態,這與旅行的見多識廣、切身體會會有很緊密的關聯。

“前進、發現、改變”,是我為長途與長期的旅行設計的3個關鍵詞,或者說是口號。我的意志未必堅強,我需要不斷的自我提醒,不能放棄,只要在“前進”就行;我難免不迷失於風景的顏面之美,脫離現實,我需要不斷的自我提醒,“發現”比感受一場豐盛的視覺盛宴更重要。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即使有一些發現並不讓人感到愉快;我沒有忘記,我還是一位大叔,中年的危機時時縈繞,我喜歡一個關於鷹的傳說,說鷹若活到了40年,就會啄掉自己的羽毛與老爪,瀕臨九死迎來新的大羽與利爪,得一新生又40年,我想用3年改變前20年,換一個新的未來20年,我需要用“改變”,來時時提醒自己。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Q8、大雄老師在微博上、視頻網站上發佈了非常多優秀的旅行風光/趣聞視頻,但聽說製作視頻、甚至攝影您都學得比較晚,那您是怎樣兼顧日常行程與視頻製作分享呢?特別是西部地區網絡條件比價惡劣,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漫遊者大雄:有一次,在我的99天環遊中國的分享會上,一位旅友說,去年剛看到你出發不久的旅途分享照片,覺得很普通,但僅僅兩週之後,照片就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色彩還是構圖。我說,主要是風景美,其次,是我惡補了風景攝影及相關基礎課。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其實,能快速提升,一定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如我曾做過十年建築設計師,如我哥哥對我的指導,他有三十年攝影經驗,以及我對攝影的另類思考等等。如今,無論是照片還是視頻,我的畫面風格定位是“不求最美,但求不同”,視頻定位是“做最樸實的紀錄片”。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在旅行中為及時分享而製作視頻是一件很讓人疲憊的事情,因為從拍攝、剪輯、配樂、文字、合成、轉換、上傳等當前只有我一個人,而製作一段2-4分鐘的視頻,通常需要3-4小時工作時間。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所以正式的視頻節目在旅行時一週只會做1-2集,然後在有網絡的地方及時上傳,剩餘的主要在旅行結束後平均每天1-2集來製作。在西部,多數小鎮的餐廳茶館和固定安檢站都有網絡,有時會在那裡及時上傳手機拍攝的照片與短視頻與大家分享。

Q9、長時間的旅行生活,您又是怎樣和家庭生活取得平衡呢?家人對您的計劃又是怎樣的看法呢?

漫遊者大雄:旅行前,一定要平衡好各類關係,特別是與家人的關係。我能長時間旅行,主要是家人都在一個好的且能獨立生活的階段,如母親、兄弟身體都好,又有自娛之樂,女兒讀書即繁忙又優秀,而我又是單身等等,所以我是很幸運的,我有這個空窗期可以去遠行。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任何超越尋常的想法或計劃,都會招來不同程度的懷疑或反對,這在中國很正常,常被當做不務正業的旅行亦是如此。家人對你最大的期待一定是你會越來越好。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行為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好,即使大家反對,也應該去做,但要儘量避免激化矛盾與衝突,有時無聲是勝過有聲的,如果你真做對了,你一定會越來越好,那時,反對之聲亦會漸漸遠去,認可之音亦會逐步歸來,屆時,放過並友善對待所用懷疑過你的人,你將會有一個接近完美的結局。


Q10、您的經歷十分具備衝擊力,更是身體力行地展現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那接下來還有怎樣的旅行計劃或者規劃嗎?

漫遊者大雄:在接下來的旅行中,我有三個方向的規劃,一是繼續99天這個系列,完成環遊地球五大洲;二是繼續西遊系列,以中國西部為重點,深入非旅遊熱區的山地與鄉村,瞭解當地的生活、人文與風景;三是新增一個讀書訪實系列,以所讀書中記錄的路線去旅行,在旅途中對應書中描述,發現古今的異同,感知時間的力量,歷史的變遷。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獨行不是我的最佳選擇,歡迎走吧的朋友們或相關製作機構共同參與。我亦將一如既往,一路提供圖片與視頻,與大家進行真實、簡潔、快速的精彩分享。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Q11、非常感謝漫遊者大雄作客《走吧有約》,最後您有什麼想對吧粉們說的呢?

漫遊者大雄:首先很高興走吧有約給我一個平臺與大家分享我的旅行故事,我想說如果人類如同恐龍,果真是地球上的過客,那人生何嘗又不是一段旅途。誰都知道人終有一死,可見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而過程呢,顯然經歷一個豐富多彩又自己喜歡的人生,勝過一死的簡單結果。

行動吧,從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始,認真、執著、堅持,讓我們那遙遠的臨終回憶擁有更多的浪漫、激情與美好吧。

走吧有約·初哥說

曾在旅行前寫下遺書,70後大叔“消失”99天,回來後令無數人感動!

大家好,我是走吧網CEO好夢成真!

99天,於漫漫人生裡或許只是一個微小的刻度

但恰恰是這微小的刻度,如漆黑中的螢火蟲

光芒十足,直照心底!

漫遊者大雄的勇敢,更在於突破尋常生活的邊際

讓平凡的每一天都充滿無數的可能性與未知的精彩

不禁讓我思考到這些年來

到底是經歷了一年365天,還是一天重複了365日?

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