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天眼是指我國在貴州平塘建立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天眼的直徑達到了500米。

中國的天眼現在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深空射電望遠鏡,天眼就像是一個被動雷達一樣接收並探測著宇宙中天體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就算是有人在月亮上打電話,我們的天眼也能探測到他打電話的電磁波。

天眼在和平時期可以用來尋找脈衝星或者黑洞,未來還可以用來尋找外星人,在戰爭時期則可以當做被動雷達來服務國防,畢竟天眼擁有地球上最強大的探測能力,雖然不能像正常雷達一樣主動向外發射電磁波,但是可以利用其強大的探測能力來定位發射源。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迄今為止我國的天眼已經探測到了44顆新脈衝星,未來這一數字還會繼續增加,天眼的科學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讓我國能建立脈衝星計時陣並且研究脈衝星導航系統,為未來人類的星際時代做準備,除此之外天眼還能用來探測引力波以及可觀測宇宙的邊緣。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天眼雖然遠遠看去像是一口大鍋,直徑長達500米,很多人就擔心,萬一下了大雨,天眼是不是會存滿水?

中國“天眼”工程,從最初的想法到歷經多地考察,再到最後的建成啟用,總耗時超20年的時間,這麼龐大的前提工作可以說對“天眼”各種事件都進行了充分考慮。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想輕易就對這口“大鍋”造成破壞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問題來了,直徑500米的大鍋為什麼多年來屹立不倒,也從未出現過積水問題呢?

有那麼多人好奇“天眼”積水這個問題,主要原因還是中國“天眼”FAST的建成後,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到現場親眼目睹了這項技術的真面目,大多數都是通過圖像或者視頻瞭解這口“大鍋”。

不管是圖像還是視頻,都沒能把整個“天眼”項目系統拍全,當大家看到這樣的一個整體,很多人感覺裡面每塊反射面都是緊密連接在一起,之間沒有縫隙。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其實,天眼被設計成“鍋”的形狀,是因為這樣可以把每個鏡面接收到的微弱信號反射到中央的饋源,但它可不是一口不漏水“鍋”,所用的鏡面實際上是充滿孔洞的。

天眼索網上安裝4600個反射面單元,2400個節點下方連接下拉索和促動器裝置,促動器再與地錨連接,形成了完整的主動反射面系統,每塊都是等邊三角形構造,表面有很多孔洞,所以不必擔心水灌滿天眼。

並且設計成充滿孔洞的模式,還可以降低可能受到的風力,空氣可以從孔洞中吹出,天眼口徑500米,如果用沒有孔洞的面板大風時節遭受的力很強,而天眼的面板又是經過不斷調試組裝的,比較精細。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除了這些在外形上做了排水順暢之外,“天眼”在當初建立的時候,在天眼的結構中挖了排水隧道,這個隧道分為二部分設計,一段明挖段,一段是暗挖段,隧道總長1121米,有這樣的明暗隧道溝渠排水設計,可以說完全不用擔心存在積水問題,面對這樣浩大的工程,越細推敲你就會越發現工程師科學家們的厲害及智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最後“天眼”幾十年來屹立不倒還與總設計師的選址有莫大關係。

在貴州中南的黔南自治洲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有一個天然的大窪坑,因屬於喀斯特地貌,溶洞,裂隙密佈其中,岩石亦有上佳的透水性,這真是天造地設的一處大窩凼,方便建設,方便排水,位置選得堪謂極盡周詳。

貴州多喀斯特地貌,下部水系孔洞比較發達,從天眼漏出的水,會通過各處的排水設施進入地下或者河流,也不必擔憂天眼鏡面下的設施被水淹沒。選址還有一個要求是天眼這麼大,總體會對地面有較大的壓力,因此地質環境的穩定也是很重要的,經過實地調研,這處山窩的地層硬度也可以支撐天眼的重量。

假如中國“天眼”遇上大暴雨,到底會不會被裝滿,又該如何排水?

​當年為了“天眼”項目的選址,總師找了上千處窪地,僅為選址共用了長達12年時光,才選中此處。

可以說我們能想到的問題,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論證過的,天眼這種國家大型科研設施的建設更是如此。目前天眼還在測試調試階段,但已經發現了50來顆脈衝星,觀測靈敏性是頂尖水平的,未來也將發揮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